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动态心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缺血
  • 2篇血压
  • 2篇缺血
  • 1篇蛋白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心力衰竭
  • 1篇性感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医源性感染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
  • 1篇肾脏
  • 1篇肾脏病
  • 1篇肾脏病患者

机构

  • 9篇兵器工业北京...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梁蕾
  • 8篇李娟
  • 2篇王长远
  • 2篇姜兰
  • 1篇王燕华

传媒

  • 7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院与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肝硬化患者医源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医源性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17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和感染部位;观察与医源性感染有关的因素,如年龄,性别、肝功能、白细胞、凝血酶原时间、实施侵袭性操作、腹水情况、Child-Pugh分级、预防性使用抗菌素等。结果医源性感染率为19.3%;与医源性感染相关因素是预防性使用抗菌素﹑实施侵袭性操作﹑白蛋白水平和Child-Pugh分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较多,要注意纠正低蛋白血症,积极改善肝功能,及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
梁蕾李娟
关键词:肝硬化医源性感染
24h动态心电图在判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诊断应用,积累更多的临床诊断经验。方法对所收录的60例患者资料详细分析,为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科室接受诊治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参照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安排与患者病情相符合的临床医疗措施。结果经过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医师采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辅助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治,提高了医师临床医疗的成效。
李娟梁蕾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影响医务人员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4年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也称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它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条件各方面的客观状态与主观感受。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追求躯体健康的同时开始关注心理健康。因此有关各种人群生活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其中关注更多的是疾病人群,特别是慢性病及肿瘤患者。
李娟梁蕾
关键词:医务人员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B型钠尿肽在老年呼吸困难患者鉴别中的应用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钛(BNP)含量在老年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意义,为准确治疗,防止误诊提供依据。方法我院182例老年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分别检测BNP含量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2组患者血浆BNP含量的差别,并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进行BNP与左室射血分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为(715.2±135.4)pg/mL,肺源性呼吸困难组(62.7±15.8)pg/mL(P=0.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65,P<0.05)。结论 BNP是鉴别老年呼吸困难患者病因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梁蕾李娟姜兰
关键词:心力衰竭
慢性肾脏病患者24h动态血压的特点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掌握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状况,了解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收录了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诊治的30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状况进行详细地分析,总结慢性肾脏病患者24h动态血压的特点。结果动态血压与偶测血压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定期监测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值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结论 24h动态血压能够捕捉到更多的血压数据,方便了医师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李娟梁蕾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在高血压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高血压监测中的作用,为高血压诊治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共收录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诊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先对50例患者的血压等级进行详细地分类,选择动态心电图实施24h监测,参照心电图监测数据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结果 50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等级多数集中于I级、Ⅱ级,总人数33,占66%;其他Ⅲ级、Ⅳ级,总人数17,占34%。结论根据心电图结果,制定个性化诊治方案,所有患者血压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动态心电图监测意义显著。
李娟梁蕾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高血压
浅谈临床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被引量:1
2012年
根据最新的药物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抗生素滥用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的通过对临床手术患者的抗生素治疗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考证,以便为控制抗生素使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的信息系统中调出药品使用情况,从而得出临床治疗中手术患者的使用抗生素的状况。结果在所有住院患者中达到60.5%的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其中普通抗生素占的使用率占60.8%;抗生素的联合使用调查情况为:单种、二联和三联及以上分别占据38.1%、41.3%和20.6%。结论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的监控应该加强,可以从用药时间及联合用药两方面进行着重控制,对于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应加强防范杜绝措施。
梁蕾李娟王长远
关键词:抗生素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检测心肌缺血方面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运用于心肌缺血监测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工作积累经验。方法随机性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患者资料,对36例心肌缺血患者临床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用于心肌缺血监测,实现了24h持续性的动态监测,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论未来心肌缺血患者监测需采用动态心电图,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李娟梁蕾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
老年COPD患者中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老年COPD患者中前白蛋白(PA)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09例老年COPD患者入院第1天与第7天检测CRP、PA,根据患者预后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的CRP、PA的差别。结果存活组第7天的CRP较第1天降低,PA较前升高(P<0.05),与死亡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第1天死亡组CRP和PA与存活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7天死亡组的PA同第1天比较显著降低(P<0.05),CRP含量与第1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PA与老年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同时动态CRP和PA检查可以用于预测老年COPD患者的预后。
梁蕾王燕华姜兰王长远
关键词:COPD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