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支持治疗与吉西他滨或并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观察比较最佳支持治疗(BSC)、单药吉西他滨(GEM)或并卡铂(CBP)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毒副反应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拒绝化疗者人BSC组,接受化疗者随机分为GEM单药化疗组和GEM+CBP联合化疗组。BSC组:最佳支持治疗。GEM组:GEM 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GEM4-CBP组:GEM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CBP AUB=4静脉滴注第1天。化疗组均21天为1周期,每例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BSC组O、GEM30.3%、GEM十CBP组46.7%,组间比较P〈0.05。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尽管Ⅲ~Ⅳ度毒副反应的发生率GEM+CBP组明显高于GEM组(P〈0.05),但耐受性均较好。生存质量:临床受益率BSC组13.2%、BEM组48.5%、GEM+CBP组50.0%,两化疗组优于BSC组(P〈0.05),但两化疗组之间相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晚期NSCLC,化疗优于对症支持治疗,GEM+CBP联合化疗的疗效优于GEM单药化疗,但联合化疗毒副反应相应增加,临床受益率未显示出优势。临床实践中,注意选择个体化方案治疗。
- 张建华黄建国朱斌张雯王爱玲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吉西他滨卡铂
-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 对比观察奈达铂(NDP)联合多西他赛(TXT)及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安全性及生存期。方法 入组病例为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联合组:奈达铂80mg/m^2加入等渗盐水500mL中静滴2h,第2天;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单药组: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每例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患者最多接受6个周期化疗。结果 联合组28例中CR 0例,PR 7例,总有效率25.0%,疾病控制率71.4%;单药组23例中CR 0例,PR 4例,总有效率13.0%,疾病控制率60.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联合组5.2个月,单药组4.4个月,无显著差异。联合组白细胞下降24例,占85.7%,其中Ⅲ/Ⅳ度占28.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占21.4%和42.8%,有2例Ⅲ度血小板下降。单药组白细胞下降11例,占47.8%,其中Ⅲ/Ⅳ度占4.3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占17.4%和13.0%,均为Ⅰ度下降。两组比较血液学毒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防可控,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 黄建国陆建伟
- 关键词:奈达铂多西他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神经纤毛蛋白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检测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NRP-1表达与NSCLC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为NSCLC患者的肿瘤石蜡包埋标本92例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8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SCL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NRP-1的表达情况。以患者手术时间为起始,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16年6月。分析NRP-1表达与NSCLC患者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RP-1在NSCLC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04)。NRP-1表达与NSCLC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是否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值均<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及是否吸烟无关(P值均>0.05)。NRP-1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长于NRP-1低表达组(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NRP-1表达与TNM分期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NRP-1高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较差相关,提示NRP-1可能成为NSCLC患者的一个预后分子标志及潜在治疗靶点。
- 王金爽黄建国张建华王红梅杜秀平韩正祥
- 关键词:基因表达预后
- 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析替吉奥胶囊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2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替吉奥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观察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发展时间平均为(3.56±1.32)个月,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发展时间平均为(0.74±0.5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独使用替吉奥胶囊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发展能够有效控制,提高了患者1年内的存活率,同时治疗中的不良发应情况与单独用药治疗差异不大,但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黄建国
- 关键词:贞芪扶正胶囊老年患者非小细胞肺癌
-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5例,其中23例(试验组)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22例(对照组)采用5-Fu、甲酰四氢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比较观察2组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8.18%和14.29%(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64%和57.14%(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6.8和5.5个月(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和10.2个月,1 a生存率分别为54.55%和42.86%(P均>0.05)。2组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以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主;试验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7.83%vs 31.82%,P<0.05),而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9.13%vs 59.09%,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治疗中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 黄建国张建华陆建伟
- 关键词:雷替曲塞奥沙利铂结直肠癌二线化疗
- 苹果酸舒尼替尼治疗耐药性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观察及其疗效预测因素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后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其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搜集舒尼替尼二线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为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后改为舒尼替尼 37.5mg/d持续给药,观察、统计其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并将32例患者分为2组,A组为出现治疗相关性高血压患者,B组为无治疗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分析总结其疗效差异。结果 32例患者的客观有效率(RR)=25%,疾病控制率(DCR)=6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3周,中位总生存期(OS)为78周;A组及B组的中位PFS分别为74周、26周,中位OS分别为114周、69周,A组的PFS和OS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尼替尼二线治疗GIST患者安全有效,舒尼替尼治疗相关性高血压可作为评估疗效及预后的预测因素。
- 高文佳张建华黄建国韩正祥杜秀平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舒尼替尼高血压
- 非小细胞肺癌予以替雷利珠单抗+化疗治疗未缓解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予以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未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在沛县人民医院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类+铂类化疗的78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效果分为两组(缓解组47例,未缓解组31例),统计影响化疗效果的单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类+铂类化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体质指数、肿瘤家族史、吸烟史、肿瘤转移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肿瘤分期、病灶直径、肿瘤患者ECOG评分、病理分型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病灶直径、肿瘤患者ECOG评分、病理分型均是导致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类+铂类化疗效果不理想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26、3.312、1.755、2.456,P<0.05)。结论采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类+铂类化疗治疗的NSCLC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灶直径、ECOG评分、病理分型等为NSCLC化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对此类患者强化治疗,保障疗效。
- 魏明明黄建国石常庆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联合化疗影响因素
- 周剂量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胃肠癌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周剂量伊立替康(CPT-11)联合5-氟脲嘧啶(5-Fu)及醛氢叶酸(LV)组成二线化疗方案,治疗一线化疗失败后的转移性胃肠癌患者,观察缓解率、安全性及生存期。方法入组病例为转移性胃肠癌经一线化疗失败后的患者,CPT-11 60 mg/m^2,LV100 mg/m^2,5-Fu 500 mg/m^2,每周1次,连续3周,每4周重复,每例至少接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患者最多接受6个疗程。结果全组29例,25例肠癌中,CR 0例,PR 5例(20.0%),SD 9例(36.0%),PD 11例(44.0%),总有效率(CR+PR)为20.0%,疾病控制率为56.0%;4例胃癌中未见有效病例。所有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为2-10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0个月,生存期为5-28个月,中位生存期9.0个月。Ⅲ-Ⅳ度呕吐发生率34.5%,Ⅲ-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27.6%。结论周剂量CPT-11联合5-Fu/LV为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的二线方案,毒副反应轻微,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 黄建国陆建伟
- 关键词:伊立替康二线化疗晚期胃肠道癌
- GEM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GEMOX方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FOLFOX4方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45例中晚期PHC患者随机分为GEMOX方案组(A组,22例)和FOLFOX4方案组(B组,23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进展时间(TTP)、总生存期(OS)、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RR、DCR、中位TTP、中位OS、AFP分别为18.2%和17.4%、63.6%和60.9%、4.3个月和4.1个月、9.2个月和8.9个月、13.2%和1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周围神经毒性。结论 GEM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PHC有效、安全。
- 黄建国陆建伟张建华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FOLFOX4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