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障碍及相关因素研究
-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探讨社会及躯体因素对心理问题的影响,以期指导临床治疗。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院血透室患者30例,男24 例,女6例。平均年龄54±14.5岁。进入透析时间最短9 个月最长5年,...
- 杨剑明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
- 文献传递
- 双亲型吸附树脂血液灌流器联合血液滤过对脓毒症患者内毒素清除有效性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究双亲型吸附树脂血液灌流器联合血液滤过对脓毒症患者内毒素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5-02至2017-10天津港口医院收治的37例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18)和试验组(n=19)。对照组采取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continuous high-volume hemofiltration,CHVHF)治疗,试验组采取CHVHF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治疗中分别检测和比较两组内毒素及细胞因子水平,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并随访40 d的病死率。结果 (1)治疗后,试验组40 d病死率为47.37%(9/19),低于对照组的88.89%(1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34,P=0.007)。(2)内毒素水平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液中内毒素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10,P<0.001;t=7.941,P<0.001),且两组的内毒素下降率分别为99.53%和48.61%;治疗后试验组血液中内毒素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55,P<0.001)。(3)炎性因子水平比较:组内比较显示,试验组治疗后2 h和72 h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均较0 h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72 h较0 h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试验组72 h的IL-6、IL-10、TNF-α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命体征指标比较: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后72 h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均较0 h上升,治疗后72 h的心率和乳酸均较0 h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VHF联合HP治疗脓毒症能高效清除内毒素及炎性细胞因子,提高患者生存率,在脓毒症抢救治疗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于杰杨剑明崔辉向勇平刘爱兵
- 关键词:血液灌流脓毒症血液滤过
- 盐酸贝那普利和倍他洛克对血液透析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 实验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和倍他洛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研究对象: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37-67岁,平均55.2岁。所有病例在试验前一年未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受体拮抗...
- 杨剑明
- 关键词:盐酸贝那普利倍他洛克离散度
- 文献传递
- 血液透析治疗挤压综合症致急性肾衰多脏器损伤1例
- 2001年
- 康乃新杨剑明王丽红陈宝兰郭永昌
- 关键词:血液透析急性肾衰多脏器损伤
- 浅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联合组行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观察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尿素氮(Bun)、肌酐(Cr)、血红蛋白(Hb)等指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PTH、β2-MG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PTH、β2-MG等中分子物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薛海丽王天生杨剑明
- 关键词: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尿毒症
- 双亲型吸附树脂血液灌流器联合血液滤过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究双亲型吸附树脂血液灌流器联合血液滤过在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重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02至2017-10天津港口医院收治的37例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8)和试验组(n=19)。对照组采取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continuous high-volume hemofiltration,CHVHF)治疗,试验组采取CHVHF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中白细胞分化抗原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人白细胞DR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HLA-DR)水平及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 (1)免疫细胞及HLA-DR表达水平: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 d、6 d的HLA-DR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试验组治疗后3 d、6 d的HLA-DR表达水平,治疗后6 d的CD4+、CD4+/CD8+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3 d、6 d的CD4+、CD4+/CD8+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炎性因子变化: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72 h的IL-6、TNF-α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72 h的IL-6、TNF-α均较0 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亲型吸附树脂血液灌流器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能快速清除机体免疫应答产生的细胞因子,利于机体的免疫功能重建。
- 于杰杨剑明崔辉向勇平向勇平
- 关键词:免疫功能重建血液灌流脓毒症血液滤过
- 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心包炎效果观察
- 2000年
- 康乃新杨剑明郭永昌
-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性心包炎
- 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急性肝衰竭因肝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毒性物质堆积、生理功能紊乱,预后凶险。虽然内科综合治疗近年来取得了不少进展,但病死率仍高达60%~80%。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衰竭惟一有效手段。
- 杨剑明
-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生物型人工肝非生物型人工肝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影响。方法:将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PD)、血液灌流+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P+HPD)。比较两组单次治疗对血清iPTH的清除率。结果:两组治疗后iPTH均有所下降,P值均<0.05;治疗后HP+HPD组较HPD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HP+HPD能比HPD更有效清除iPTH。
- 杨剑明
- 关键词:血液灌流甲状旁腺激素
- 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生存率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生存率分析.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搜集国内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和间歇性血液透析对比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文献.使用Rev Man 5.0统计软件完成Meta分析,以SAS 8.0软件计算失安全系数.结果 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最后纳入6篇文献,包括受试患者476例进行Meta分析,其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通过血尿素氮、肌酐及病死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均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纳入文献和样本量有限,建议进行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高质量临床试验,提供更佳循证证据.
- 寇敏李凤英康乃新杨剑明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间歇性血液透析急性肾功能衰竭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