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海蜇蜇伤6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分析儿童海蜇蜇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海蜇蜇伤患儿630例,对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程度、蛰伤后首次处理方法与首诊时间、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治疗与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 630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07:1,<5岁67例、5~10岁308例、>10岁255例,轻度492例、中度115例、重度23例。正确处理者418例,就诊时间在10 min^4 h。轻度仅有局部表现,重度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和过敏反应,其中发热27例、心悸7例、胸闷4例、肺水肿1例。蛰伤部位主要在下肢,小腿最多(237例),其次是足部(143例)。293例行血常规检查,195例正常,36例白细胞计数高于15×109/L,其中重度19例;血糖升高19例,13例为重度;106例行尿常规检查均正常;60例行肝肾功能及血清离子检测均正常;37例行心电图检查,心动过速6例均为重度患儿,余均正常。95%患者给予局部治疗,中重度患儿局部加全身综合治疗,除1例肺水肿死亡,均康复。皮损出现反复65例。结论海蜇蜇伤患儿症状大多较轻,轻度海蜇蜇伤者仅有局部表现,短期局部治疗恢复较好,重度者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和过敏反应,需积极联合治疗,7~14 d基本恢复,如为特异体质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 闻卓岩刘建丽康晓华张琪吴庆红
- 关键词:海蜇蜇伤儿童肺水肿
- 2013年北戴河儿童海蜇蜇伤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2013年北戴河儿童海蜇蜇伤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儿童海蜇蜇伤临床特点、治疗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3年7月18日-8月19日于北戴河医院儿科诊治的654例海蜇蜇伤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儿的性别、年龄、蜇伤部位、蜇伤程度及治疗预后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654例患儿中男女发病率无差异。4-12岁为高发年龄。蜇伤面积〈10%者522例(79.82%),≥20%者86例(13.15%)。蜇伤部位主要在小腿以下455例(69.57%),其次为上肢149例(22.78%)。391例局部用药轻症患者,首次正确处理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处理不当组(t=20.51和21.51,P〈0.01);正确处理组出现皮下水肿和/或水疱和/或瘀斑16例(5.94%)少于处理不当组(24例,19.67%)(χ^2=17.21,P〈0.01)。654例中首次正确处理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处理不当组(χ^2=22.45,P〈0.01)。绝大多数病例3-10 d皮损恢复,伴严重并发症者少见,但可危及生命。海蜇皮炎复发者65例(9.94%),复发高峰在第2-4周47例(72.31%),诱因明确者32例(49.23%),饮食是导致复发第1位诱因占75.00%。结论海蜇蜇伤是夏季海滨浴场造成儿童身心危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正确处理治疗尤为重要,预后相对较好,严重并发症致死率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与安全教育,及时规范诊疗与生活饮食指导可促进康复、减少复发、降低恶性事件的发生。
- 张琪刘建丽康晓华闻卓岩牛莉吴庆红
- 关键词:海蜇蜇伤儿童流行病学
- 正确辅食添加对婴幼儿饮食行为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 张琪刘建丽惠敏吴庆红刘世娟郑砚秋冯文杰李慧珍梁君涛李海妍康晓华
- 该课题选取保健150例4-6月婴儿和喂养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78例,对照组72例,干预组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儿科保健医生为喂养人进行每月一次现场育儿知识讲座,定期体检时一对一地进行喂养知识问题解答,并予个体化喂养行为...
- 关键词:
- 关键词:喂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