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霞
- 作品数:62 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困境与突围:基于教师身份认同的视角被引量:1
- 2022年
-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和美育的重视不断加强,书法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然而,由于诸多现实因素,书法教育发展受限。其中,教师的身份认同是其重要影响因素。面对书法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构建美育专业共同体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 岳曲杜霞
- 关键词:书法教师身份认同
- 文以化人,学以成人:新课标视域下的传统文化教育被引量:3
- 2022年
-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文化人,学以成人”的核心精神与新课标的理念高度契合贯通。因此,藉由新课标的颁布,有必要对其进行充分的研读和梳理,理清传统文化与新课标的内在联系,明确核心素养导向下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把握新课标中传统文化体现与渗透的特点,为传统文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真正落实探寻出路。
- 杜霞周梦宇
-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 最美丽的遇见
- 2015年
- 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
他只要看到某一个东西,
那个东西就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 杜霞
- 关键词:散文诗文学文学作品
- 奥巴马的赞美诗
- 2012年
- 孩子,我可曾说过,你是多么富有创造力?有一位女士,名叫乔治亚·奥基弗,她走进沙漠,描绘花瓣、枯骨、树皮。她引领我们从细微处发现大美:岩石之坚,羽毛之柔。《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写给两个女儿玛丽亚和萨沙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和女儿一道领受赞美的,还有乔治亚·奥基弗、爱因斯坦、海伦·凯勒、华盛顿等13个杰出的生命与灵魂。而画家洛伦·朗则以他精妙的图画,让这份"赞美"拥有了色彩、质感和更丰富的表达。
- 杜霞
- 关键词:赞美诗奥巴马美国总统爱因斯坦创造力女儿
- 在山的那边,在海的那边——再读《蓝精灵》被引量:1
- 2012年
- 相信在每一个70后的记忆里,都有一个蔚蓝色的精灵世界,在我们童蒙初开的80年代,它和阿童木、花仙子.还有聪明的日本小和尚一休一起,让每个周末的黑白银屏幻化出迷人的色彩与光芒,也让一个昂扬奋进、讲究效率与速度的时代葆有了些童真的纯美、温情,以及难得的想象力。
- 杜霞
- 关键词:《蓝精灵》读后感随笔
- 话语与故事的背叛
- 2004年
- 杜霞
- 关键词:《绿茶》语文影视评论
- 从留学生到新移民:身份焦虑与文学进化论被引量:3
- 2009年
- 几年前,坊间一部海外华文作品的风行引起了我的关注。那是一部由作家出版社精心打造、被冠以“新移民小说丛书”的长篇《轻轻地,我走了》。这部小说曾先后在国内四家晚报上连载,引起了相当的反响。在未读小说之前,相关的评论已看了不少。因此,我对小说本身的感觉相对淡化,而围绕文本所展开的批评话语,反倒引起我更多的兴趣。
- 杜霞
- 关键词:文学进化论身份焦虑新移民留学生移民小说批评话语
- 文本解读中的“知人论世”:以《背影》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作为一种文学精神与批评方法,"知人论世"在中国文论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深远的影响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各种文艺新思潮的涌入,"知人论世"这一研究范式也受到了严峻挑战,并遭到质疑。名篇《背影》一文在理解上的分歧,说明"知人论世"在文本解读中的必要性、适用性,也说明在文本解读中,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 杜霞
- 关键词:文本解读知人论世《背影》
- 文本细读:构建绘本的意义世界
- 2021年
- 依照英美新批评文学流派的观点:文本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存在,其意义需要读者的"细读"方能体现。而所谓"细读",即是对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研读和评论,认真审慎地分析研究作品的词法、章法、修辞和意象等。文学文本的"细读"可从声音层面、意义单元、意象和隐喻、象征和象征系统等几个层面进行,文本只有经过读者细致的分析解读.
- 杜霞
- 关键词:文学流派英美新批评文本细读文学文本意象
- 你的内心,我愿意倾听
- 2013年
- 一 下课了,走到楼梯口时,那个女孩子追上来,有些怯怯地拽住我:老师,我想跟你说……我停下了脚步,每每这时候,心里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就像刚刚过去的那段夜晚时光,和这些年轻的男孩女孩们一起在光影音画中流连徜徉,间或听着他们年轻的毫无遮拦的笑声,或者在黑暗中感受他们无声的啜泣……坐在讲台一侧的我,会不由地转过头去,借着投影的光亮,看他们眼神里的清亮,面庞上的悲喜。
- 杜霞
- 关键词:内心孩子老师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