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乾
-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疏浚吹填区勘测工作平台
-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浚吹填区勘测工作平台。本发明属于地质勘察技术领域。一种疏浚吹填区勘测工作平台,其特点是:勘测工作平台包括底座、支撑桁架、行走机构和平台工作面;两套箱式浮体与连轴相连,形成底座整体;行走机构包括行走马达、链...
- 陈尚士程瑾张勇张乾殷瑞林王天祥曹凯张帆马永刚孙亮李鹏
- 文献传递
- 真空预压法处理高液限黏土适用性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设计真空预压法处理高、低液限黏土的室内模型对比试验,研究真空预压法对某工程高液限黏土的适用性及其对高、低液限黏土两种土样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后各土样的含水率、孔隙比明显减小:密实性、强度明显提高;高液限土样的体积压缩率为47.4%,低液限土样的体积压缩率为22.9%。真空预压法适用处理本工程高液限黏土,处理效果明显。
- 程瑾张云冬张乾张勇
- 关键词:真空预压模型试验高液限土
- 真空预压地基土体沉降及强度增长特征被引量:11
- 2015年
- 结合目前对真空预压的理论认识和工程实践,对某工程真空预压地基土体的孔隙水压力消散、沉降、物性参数、强度参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孔隙负压消散量受土体扰动及沉降导致的排水板弯折和淤堵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其不简单地随深度增大而减小;计算吹填土的沉降量时,经验系数可取大些,下部原位土体的沉降经验系数可适当取小些;加固后的土体物性参数及强度参数明显变好,且在排水板底深度以下仍有强度增长。结合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对真空预压的有效深度和加固效果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土体的有效加固深度受真空负压和土体排水阻力的综合影响;在排水板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加固效果明显,而该深度以下的加固效果则随深度增大逐渐降低并最终趋于无。
- 张云冬张乾程瑾常金钊
- 关键词:真空预压沉降
- 疏浚岩石分级方法的优化被引量:1
- 2012年
- 文章在分析了国内外疏浚规范对岩石分级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岩石特性,提出了首先用完整性指数KV修正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b,然后结合抗剪强度τ对岩石进行分级的新思路。同时引入加权的方法,方便了岩石级别的计算。通过增加新指标和引入新方法,使得岩石分级更加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张乾秦亮
- 关键词:疏浚
- 疏浚土工程级别的加权法判定与分析
- 文章立足于疏浚土工程特性,详细的论述了疏浚土分类定名、工程特性和工程分级的判定依据。结合自行开发的疏浚土分类及工程分级可视化软件,将加权平均的方法运用到疏浚土工程分级中,深入的分析了疏浚土分级各项指标问的相互关系,提出了...
- 张乾刁海岛
- 关键词:疏浚土
- 文献传递
- 疏浚吹填泄水流失率理论分析及控制措施被引量:2
- 2014年
- 依据流体力学理论,并结合大量的工程监测数据,总结出了疏浚工程中影响吹填泄水泥沙流失率的4个主要因素:土颗粒粒径、吹入量、有效库容、流径。运用统计学原理定性或定量分析了这4个主要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流失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值分析拟合出了影响泄水流失率的理论公式。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并提出了控制疏浚吹填泄水流失率的具体措施,对优化疏浚吹填工艺、降低施工成本提供参考依据。
- 张乾张帆程瑾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疏浚吹填区超软土标高预测系统
- 设计研发了可在吹填泥塘中勘探取样、监测作业的疏浚勘测平台,以及一系列取样、制样、真空预压模型试验等装置;采取勘察取样、沉降监测、室内土工试验、模型试验等一系列手段,结合吹填土的物性指标法、分层总和法、一维有限应变法等计算...
- 张云冬程瑾张乾马永刚
- 关键词:沉降计算
- 一种疏浚吹填区勘测工作平台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疏浚吹填区勘测工作平台。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质勘察技术领域。一种疏浚吹填区勘测工作平台,其特点是:勘测工作平台包括底座、支撑桁架、行走机构和平台工作面;两套箱式浮体与连轴相连,形成底座整体;行走机构包括行走...
- 陈尚士程瑾张勇张乾殷瑞林王天祥曹凯张帆马永刚孙亮李鹏
- 文献传递
- 烘干法和重量法测定海水污泥浓度的优劣分析
- 文章分析了烘干法和重量法两种测定围海吹填造地工程施工中,排水口所排出的海水污泥浓度的试验结果。通过试验结果得出了两种方法的优劣,为具体选用哪种方法找到了依据。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张乾闵娟玲
- 关键词:烘干法重量法污泥浓度
- 文献传递
- 关键土力学指标在国内外规范间的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若干关键土力学指标,如液限、塑限及土粒组划分、土命名、标准贯入试验等的试验方法与划分标准在国标、英标及美标的岩土工程相关规范间差异较大,本文通过规范间相应指标的对比分析,结合相关工程经验,初步探讨指标使用过程中的相互转化或经验关系,有利于关键土力学指标在不同规范间之间融合,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 程瑾闵娟玲张云冬张乾常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