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宝琪

作品数:33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包头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包头医药卫生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肿瘤
  • 7篇肺癌
  • 6篇血管
  • 6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5篇化疗
  • 5篇灌注
  • 4篇动脉灌注
  • 4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动脉
  • 4篇支气管动脉灌...
  • 4篇气管
  • 4篇晚期
  • 4篇疗效
  • 4篇静脉
  • 4篇肺肿瘤
  • 4篇肝癌
  • 3篇血管生成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15篇包头市肿瘤医...
  • 14篇包头市第七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包头市第四医...
  • 1篇包头市蒙医中...

作者

  • 29篇石宝琪
  • 24篇张强
  • 14篇郭俊
  • 6篇张继刚
  • 5篇王海江
  • 5篇张辉
  • 5篇钱海龙
  • 5篇钱海龙
  • 5篇吕远
  • 5篇朱丽娜
  • 5篇李春静
  • 4篇王晓红
  • 4篇曹增
  • 4篇张立春
  • 4篇张世荣
  • 4篇张明敏
  • 3篇郭晓光
  • 3篇王长霞
  • 3篇李春静
  • 2篇焦建峰

传媒

  • 8篇内蒙古医学杂...
  • 5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癌血管生成在介入性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张强郭晓光郭俊李春静钱海龙张继刚石宝琪王长霞张辉张立春杨爱玲赵圣杰张健焦建峰王晓红
根据影像技术来准确栓出和量化肺癌血管生成,通过介入性治疗栓塞剂和大剂量抗肿瘤药物及血管生成抑制有选择地送入肿瘤管血,杀灭原发肿瘤抑制远处转移,提高肺癌治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肺癌血管生成研究转入临床应用,与介入治疗...
关键词:
关键词:肺肿瘤介入血管生成
肺癌血管生成研究在介入治疗中临床应用(附56例报告)
目的:研究肺癌的血管生成临床意义,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病理证实的56例肺癌,男性22 例,女性16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3岁。经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DSA,了解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双期增强扫描...
张强郭俊钱海龙石宝琪张继刚李春静杨爱玲田庄
关键词:肺癌血管生成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通过滤器植入后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18例
2002年
郭俊孙小荣张强石宝琪张继刚
关键词:滤器植入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临床疗效
兔VX2肺癌模型的建立及MR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肺内注入肿瘤组织块悬液建立兔VX2肺癌模型的方法。方法:在MSCT引导下将VX2肿瘤组织块悬液注入12只中国大耳白兔右肺下叶内,利用MR扫描观察肿瘤生长和胸腔内转移情况,同时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结果:建立的兔VX2肺癌模型组织学表现与荷瘤种兔相同,接种成功率为100%,胸壁种植率为8.3%,实验动物从接种到MR扫描发现肿瘤生长的时间为(7.0±1.5)d,从发现肿瘤生长到出现右侧胸腔积液间隔(8.0±1.6)d;接种后12只中国大耳白兔自然存活时间为(27.0±4.7)d。结论:采用肿瘤组织块悬液肺内注入法建立兔VX2肺癌模型方法简便,接种成功率高,是建立兔VX2肺癌模型的理想方法;MR DWI用于实验动物的影像学观察准确、无创,值得动物实验采用。
石宝琪刘照信祁辅亮吕远王海江张强朱丽娜
关键词:肺肿瘤
高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高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鉴于高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身疾病较多、体质差、心理负担重、且对介入治疗不甚了解的特点,我们给予患者术前的健康教育、术中的配合...
朱丽娜石宝琪郭俊邬雨春王海江钱海龙
关键词:介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护理体会
文献传递
CT对直肠癌可切除性的评价
2001年
目的 :分析直肠癌的CT表现 ,评估直肠癌的可切除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50例直肠癌术前的CT表现。结果 :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病例 ,术前均行CT平扫检查。CT提示肿瘤侵及周围结构 1 5例 ,未侵犯周围结构 2 8例均为手术所证实 ,可疑受侵 7例 ,经手术证实 3例未见侵犯 ,4例受侵。 50例直肠癌手术切除率 6 4% ,CT术前评估可切除准确率 92 %。结论 :直肠癌CT表现为局限性或环行肠壁增厚 ,肠腔变窄。直肠内充盈造影剂 (2 %泛影葡胺 )可见充盈缺损。肿块浸润直肠周围脂肪时表现为肿块外缘不整或毛刺状、条索状 ,如侵及坐骨直肠窝、提肛肌表现为肿块伸入这些结构。CT发现直肠癌侵犯骶尾骨、盆隔诸肌、膀胱、子宫或前列腺为手术不可切除的指征。
张辉张强石宝琪曹增张世荣
关键词:直肠癌体层摄影术CT手术切除可切除性
兔VX2肺种植瘤与人体肺鳞癌CT灌注成像对照研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
张强巴彩霞石宝琪刘照信李秀凤白雪锋杨永岩张明敏祁辅亮钱海龙郭俊王长霞关太平吕远王海江
1.技术说明:1)荷瘤兔模型的制作,灌注图像的获得、灌注参数的分析、灌注参数与VEGF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研究,获得循证医学证据,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灌注阈值的确定及于人体肺鳞癌的对照研究。2)该实验最大创新在于兔VX2肺种...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诊断动物实验
支气管动脉灌注+外周静脉持续化疗双径路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联合外周静脉持续化疗,静点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治疗Ⅲ期以上肺癌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84例Ⅲ期以上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以支气管动脉灌注+外周静脉持续化疗:a.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DDP 80~120mg或CBP 300~400mg/次或CTX 0.8~1.0/次,12h后外周静点V-P16:100mg/m2/d1~5或V-m26:100mg/m2/d1~3或HCPT 10mg/d1~5;b.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E-ADM 80mg/m2、MMC 4mg/m2、DDP100mg/m2,12h后外周静脉持续点滴5-Fu 0.5/m2/d1~5或NVB 40mg/nm2/d1,8或VDS 3mg/m2/d1~8.对照组42例小细胞肺癌以CE方案为主,非小细胞肺癌以MVP或NP方案为主,全组治疗均在3个周期以上,可评价疗效.结果:近期客观疗效:治疗组42例,CR+PR 32例,总有效率76.1%;对照组CR+PR 17例,总有效率40.4%.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中位缓解期6.5个月,对照组中位缓解期4.2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中位生存14.6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11.5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毒副反应两组无差异.结论:按照细胞周期动力学作用,将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进行BAI联合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外周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可以提高疗效及中位生存期,未增长毒副反应,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毋永娟丁晓岭王晓红鲍力钱海龙张强石宝琪郭俊
关键词: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
化疗伍用扶正抑癌方治疗中晚期肝癌33例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中药扶正抑癌方对中晚期肝癌化疗后减毒增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均采用基本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化疗前2d加用扶正抑癌方口服,10d为1个疗程,服药后症候无特殊变化,可连续服用。化疗2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CR+PR率分别为51.52%、24.24%;不良反应比较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75.76%、93.9%,便秘发生率分别为30.3%、54.5%,白细胞下降、红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18.18%、42.42%和3.03%、21.21%,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03%、2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KPS评分变化比较KPS评分好转和好转稳定率分别为48.5%、27.3%和93.9%、75.7%(P<0.05)。结论扶正抑癌方对中晚期肝癌通过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和抗癌抑癌而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同时可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减轻或防止骨髓抑制,改善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的发展。
刘姣林王晓红郭晓光张强殷文慧张瑾郭俊石宝琪钱海龙潘玉龙王亚平王桂芝
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制作方法改良及模型MSCT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块注射制作兔VX2肝癌模型方法,并与传统开腹组织块种植法进行比较;并用MSCT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中国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分别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组织块肝脏注射及开腹直视下瘤组织块肝脏接种的方式进行成瘤。肿瘤种植后第15 d,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评价肿瘤接种成功率及生长情况,并观察两组动物感染率差别。结果:肿瘤接种成功率两组均为87.5%。肿瘤最大直径穿刺组和开腹组分别为(1.16±0.23)cm和(1.28±0.27)cm,两种方法成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种植后发生感染率开腹种植组(感染率42.3%)明显高于经皮穿刺组(感染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瘤组织块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具有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动物损伤小等特点,可以取代传统开腹直视下肝脏接种造模方式,有利于安全、高效地提供符合实验要求的肝癌动物模型,为肝癌临床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做出贡献。
石宝琪张强刘兆信祁辅亮张明敏吕远刘培满都花
关键词:肝癌VX2肿瘤动物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