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红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3-2022年银川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银川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银川市水痘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2年银川市共报告水痘18 179例,年均发病率为78.34/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呈现双峰分布;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04.02/10万);报告病例以学生、幼儿园和托儿所及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83.10/10万)高于女性(73.35/10万);共报告26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发生在学校和幼儿园,主要发生在兴庆区和永宁县。结论 2013-2022年银川市水痘发病率较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学生、幼儿园和托儿所及散居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水痘疫情监测并规范落实防控措施,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
- 马杰虎明明刘素红王光俊
- 关键词:水痘水痘疫苗
- 银川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状况及人群腮腺炎抗体水平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银川市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和健康人群腮腺炎病毒Ig G抗体水平。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腮腺炎报告病例进行分析;对724例银川市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腮腺炎Ig 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2014年银川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97例,年报告发病率为37.64/10万;健康人群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为76.24%,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间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性别、民族、居住类型人群腮腺炎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银川市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效果较好,但应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定期进行抗体水平监测,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必要时建议扩大强化免疫年龄。
- 井伟雷静苗志峰彭捷刘素红李燕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抗体
- 2012-2014年银川市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分析2012-2014年银川市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特征,为科学制定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策略及控制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4年银川市报告的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暴发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累计报告412起聚集/暴发传染病疫情,以手足口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疫情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四季度,91.99%的疫情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构成暴发(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18起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及幼儿园。结论学校及托幼机构是传染病聚集/暴发的高危场所,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为主,卫生和教育部门联合加强学校传染病传染病防控。
- 刘素红李霞马杰
- 关键词:传染病
- 2014—2022年银川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分析2014—2022年银川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变化,为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了2014—2022年期间银川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的数据资料。然后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究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4—2022年银川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21660例,年均发病率575.87/10万,年度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累计报告死亡数14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传染病依次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04.89/10万)、手足口病(121.22/10万)、梅毒(51.83/10万)、乙肝(32.83/10万)和肺结核(28.33/10万)。按照主要传播途径,年均报告发病率主要为肠道传染病(343.95/10万)、呼吸道传染病(103.97/10万)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103.46/10万)。每年的发病高峰在5~8月,县区发病数前三位的是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发病率最高的是金凤区,病例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和学生等群体。结论银川市法定传染病防控应做好重点地区(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重点人群(儿童、农民、学生)、重点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梅毒、乙肝和肺结核)的监测,并进行干预防控;学校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场所,谨防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在儿童和学生中的聚集和暴发流行。
- 马杰刘素红王光俊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疾病控制
- 银川市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现况调查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了解银川市城乡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广泛开展狂犬病防治工作及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6个县区(市)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有效调查1200名居民。结果银川市居民犬类饲养率达45.17%;27.06%的犬类饲养方式为散养和与人共居;定期给犬类接种动物狂犬病疫苗率为35.06%,城乡犬只免疫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7.55,P<0.01)。结论我市居民犬只饲养率高,但免疫率极低,居民狂犬病防治意识淡薄,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犬只管理及狂犬病健康教育工作。
- 刘素红林容容李霞
- 关键词:狂犬病健康教育
- 2014年银川市居民狂犬病知识知晓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银川市居民对狂犬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今后狂犬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分农村、社区和学校对居民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银川市居民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37.00%,其中男性为38.00%,女性为35.90%;城市居民为49.14%,农村居民为30.17%;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居住地和是否被犬(猫)咬伤过为狂犬病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银川市居民对狂犬病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应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防治力度,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 马杰李宏宇刘素红
- 关键词:狂犬病知识知晓
- 银川市孕妇及小月龄婴儿麻疹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掌握银川市孕妇和小月龄(0~7月)婴儿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麻疹免疫策略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各县、市、区中选取6个调查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每个调查点各月龄随机收集2人,每个县区完成调查84人,全市共调查504人;在全市各县、市、区医院产科收集待分娩产妇及新生儿20对,每个县区完成调查20对,全市共调查120对;共计调查744人,采集血标本,检测麻疹IgG抗体,同时对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麻疹抗体水平状况。结果 (1)120名健康孕妇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71.67%,孕妇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263.81 mIU/ml。孕妇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2,P=0.048)。(2)0~7月龄婴儿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67%、51.43%、40.00%、27.78%、20.00%、19.72%、18.92%、14.93%。不同地区(χ~2=55.160,P<0.05)、不同民族(χ~2=6.930,P=0.031)、不同月龄(χ~2=132.921,P<0.001)、不同分娩方式(χ~2=24.250,P<0.001)的婴儿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川市孕妇及小月龄婴儿麻疹抗体水平整体较低,建议必要时对育龄期妇女进行婚前MV复种和研制适用于小月龄婴儿接种的新型疫苗,以降低婴儿的麻疹发病率。
- 雷静雷静苗志峰苗志峰张伟宏刘素红李燕
- 关键词:孕妇婴儿麻疹抗体水平阳性率
- 2012-2021年银川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2012—2021年银川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监测,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1年银川市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及每日流行情况的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和病原分型变化。结果银川市2012至2021年共报道了32512例手足口病,平均发病率为145.50/10万,各年龄组之间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P<0.05),1~4岁组发病率较高。每年的流行高峰为5~7月,次高峰为10~11月。发病率较高的县区为金凤区和贺兰县。优势病原逐渐由肠道病毒71型转变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其他肠道病毒仍为主要病原。结论银川市手足口病呈周期性波动,散居儿童易感,夏秋季高发,其他肠道病毒逐渐成为优势病原,推荐进行其他肠道病毒的分型试验。要对其发病特点进行动态监测,以便对其进行准确控制。
- 马杰刘素红张伟宏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
- 银川市2014年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与报告质量评价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疫情报告质量,为制定传染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和《宁夏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方案》中的要求开展调查。结果共查出乙、丙类及其他类传染病1502例,漏报29例,漏报率为1.93%。乙类、丙类和其他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39%(7/502)、2.13%(16/750)和2.40%(6/250);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16,P<0.05),漏报主要以村卫生室(29.41%)、个体诊所(27.78%)和社区卫生服务站(3.57%)为主。结论传染病漏报主要来自基层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强对传染病报告管理和疫情报告培训,建立和完善医院内部的疫情报告管理机制,加大传染病监督与执法力度是提高医院疫情报告质量的关键性措施。
- 刘素红马杰李霞
-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