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守山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新汶矿业集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引流
  • 2篇神经内镜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微创
  • 2篇微创治疗
  • 2篇内镜
  • 2篇高血压
  • 1篇血肿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治愈
  • 1篇治愈率
  • 1篇神经导航
  • 1篇神经内镜治疗
  • 1篇神经外科
  • 1篇手术治疗

机构

  • 4篇新汶矿业集团

作者

  • 4篇焦守山
  • 1篇陈刚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钻孔引流与神经内镜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单纯钻孔引流与神经内镜辅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单纯钻孔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神经功能以及治愈率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Markwalder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患者治愈率与复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与单纯钻孔引流相似,但可神经内镜辅助在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方面优势明显。
焦守山
关键词:钻孔引流神经内镜慢性硬膜下血肿神经外科微创治疗
持续颅内压监护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0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应用颅内压监护组与未应用颅内压监护组患者预后。结果颅内压监护组的预后优于无颅内压监护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可以更加直观、更准确地了解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可廓清血性脑脊液,避免了脱水剂的过度应用,减少脑的继发性损害,从而减少病残率与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是理想的监测方法。
陈刚焦守山
关键词:颅内压持续颅内压监护丘脑出血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
显微外科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开颅手术,观察组52例,采用显微外科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中,疗效为良的患者有20例,死亡率为8.0%,治愈率为40.0%。观察组中,疗效为良的患者有32例,死亡率为15.4%,治愈率为61.5%。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显微外科微创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焦守山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愈率
神经内镜结合神经导航与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神经内镜结合神经导航与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5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74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7例。A组患者进行经神经内镜结合神经导航手术治疗,B组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及血肿清除率以及半年预后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及血肿清除率均显著优于B组(P<0.05);术后半年A组患者总预后良好率为91.89%,显著高于B组72.97%(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结合神经导航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预后佳,值得临床推广。
焦守山
关键词:神经内镜神经导航显微手术高血压脑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