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茜

作品数:19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消毒
  • 4篇慢性
  • 3篇肾脏
  • 3篇衰竭
  • 3篇肝衰
  • 3篇肝衰竭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预后
  • 2篇肾脏病
  • 2篇试管
  • 2篇综合征
  • 2篇消毒装置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慢性肝
  • 2篇慢性肝衰竭
  • 2篇病毒
  • 2篇病科
  • 2篇传染病科

机构

  • 19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剑河县人民医...

作者

  • 19篇张茜
  • 6篇罗新华
  • 3篇查艳
  • 3篇彭虹
  • 2篇袁静
  • 2篇董蓉
  • 1篇李艳春
  • 1篇王荣品
  • 1篇蔡辛
  • 1篇陈爽
  • 1篇吴静
  • 1篇赵健秋
  • 1篇高永棣
  • 1篇罗燕

传媒

  • 2篇贵州医药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MGN1在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明确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中高迁移率核小体结合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nucleosome binding domain 1, HMGN1)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HMGN1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胰岛素组。药物干预8周后处死小鼠取血、尿和肾组织样本,分别检测常规生理、生化指标;使用HE、天狼星红染色法检测肾脏结构及纤维化情况;使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检测肾组织中HMGN1、CD68、F4/80、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血糖、肾脏指数、尿蛋白肌酐比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模型组中,HE染色显示肾小球肥大、肾小管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天狼星红染色显示肾组织内胶原纤维蛋白沉积;且HMGN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增高,CD68、F4/80阳性细胞数增加,α-SMA蛋白表达增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贝那普利干预后上述指标未见明显改善。胰岛素干预后,CD68阳性细胞数、α-SMA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增高(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MGN1表达水平与CD68、F4/80、α-SMA、E-cadherin、胶原纤维蛋白相关,而CD68和F4/80蛋白水平分别与α-SMA、胶原纤维蛋白、血糖相关(均P<0.05)。结论HMGN1参与糖尿病肾病纤维化进展,其相关机制可能与诱导巨噬细胞相关的EMT过程有关。
吴静高永棣俞佳丽吴立波张茜贺蓉袁静查艳
关键词:上皮间充质转化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
一种保温消毒医疗换药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消毒医疗换药车,所述车板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桶体,所述桶体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桶体的内部底部安装有第一紫外线灯,所述桶体的内部横向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板,所述透明玻璃板位于第一紫外线灯的上方,所...
张茜熊庭婷徐孝连
文献传递
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和衰弱的评估与临床管理被引量:8
2022年
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和衰弱是相互联系的多维度问题。营养不良是导致机体衰弱的原因之一,而衰弱是人体机能障碍的综合表现,二者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影响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转归。因此,应及早发现、准确评估并积极治疗营养不良和衰弱,以减少临床并发症、延长生存期及改善生活质量。在针对肝硬化病因及并发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强营养管理和体育锻炼是治疗营养不良及机体衰弱的主要措施,而睾酮替代等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张一骏张茜罗新华
关键词:肝硬化营养不良衰弱临床管理
一种传染病科预防式病原样本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染病科预防式病原样本采集装置,包括试管和导管,所述导管的一侧连通有胶帽,所述导管的另一侧连通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的内腔螺纹连接有采集管,所述采集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加长管,所述加长管表面的一侧呈环...
张茜熊庭婷张炜丰
文献传递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探究观察分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影响因素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分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160例,依据动静脉内瘘失功情况,分为失功组(n=26)、通畅组(n=134)两组,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结果:与通畅组相比,失功组的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病史比例更高、血流量更低、感染比例更高、压迫时间更长、低血压比例更高、甘油三酯、血磷水平更高(均P<0.05);感染、压迫时间≥30min、低血压、血流量<200ml/min、甘油三酯>1.71mmol/L、糖尿病病史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原发病、血流量、感染、甘油三酯、压迫时间、低血压等多方面因素均会影响内瘘的成熟,临床可将其作为内瘘成熟情况的重要判断依据,临床应用可行性高,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和基础。
张茜
关键词:终末期肾脏病自体动静脉内瘘影响因素
应用免疫信息学技术预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抗原表位
2021年
目的运用免疫信息学技术预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B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辅助T(Th)细胞的抗原表位.方法从NCBI数据库检索SARS-CoV-2蛋白序列,根据抗原性≥0.5和氨基酸数≥100进行筛选,最终的蛋白序列用于后续的抗原肽的预测.用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Phyre2进行三维结构的预测、蛋白质模型结构的细化软件GalaxyRefine优化蛋白的三维结构,最后用蛋白质结构同源建模SWISS-MODEL系统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准确性评估.蛋白序列用于CTL、Th细胞和线性B细胞抗原肽预测,三维结构用于结构性B细胞抗原预测.免疫表位数据库和分析资源(IEDB)预测SARS-CoV-2的CTL和Th细胞抗原表位,B细胞线性抗原肽预测软件Bepipred Linear Epitope Prediction 2.0和B细胞结构抗原肽预测软件ElliPro-Epitope prediction based upon structural protrusion分别预测B细胞线性和结构抗原肽.结果从NCBI数据库获得了27个SARS-CoV-2的蛋白序列,去掉抗原性<0.5和氨基酸数<100的蛋白质后,最终选定9个蛋白进行后续抗原肽预测.最终获得了24个CTL、20个Th细胞、12个B细胞线性表位和16个B细胞结构表位.结论获得的抗原表位可用于后续多表位疫苗的设计,相较于只针对单种蛋白靶点的抗原表位而言,多靶点抗原表位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这些抗原表位对SARS-CoV-2疫苗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健秋毛燕董蓉佟小雅张茜张茜
关键词:抗原表位
一种传染病科样本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染病科样本采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设置有试剂盒,所述试剂盒顶部的右侧通过合页活动...
熊庭婷张茜滕远丹
文献传递
基于营养的影像组学-临床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
研究目的和背景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以慢性肝病与器官衰竭(可为肝或肝外)相关的急性失代偿(AD)为特征的综合征,以高短期死亡率为特征。有效识别预后不良的患者尽早进行干预可挽救患者生命。人工智能(AI)应用程序正...
张茜彭云松雷偲艺罗新华王荣品彭虹
关键词:机器学习模型慢加急性肝衰竭
一种传染病防疫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染病防疫消毒装置,包括喷头、喷杆、消毒瓶、消毒开关、微型泵、把手、水管、滚球、活动阀、扳扣、锂电池以及水泵按钮,消毒机主体左侧装配有喷头,喷头右侧连接有喷杆,喷杆右侧连接有消毒开关,消毒开关上侧安装有...
张留鲁熊庭婷张茜
文献传递
抗病毒联合软肝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长期抗病毒联合软肝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0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意愿将分为对照组(单纯抗病毒治疗42例)和治疗组(抗病毒联合软肝治疗64例),随访20~72(平均36)个月,收集患者治疗前及随访过程中的肝硬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12个月、24个月时,对照组肝硬度值分别为10.3(7.3~12.2)kPa和8.6(7.0~10.9)kPa,治疗组则分别为7.9(6.5~10.2)kPa和6.4(5.4~7.3)kPa,对照组肝纤维化逆转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1.67%和36.38%,治疗组则分别为59.46%和83.11%,治疗组肝纤维化逆转累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种抗纤维化药物的肝纤维化逆转累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抗病毒联合软肝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效果优于单独抗病毒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张留鲁张茜彭虹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