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谯治蛟

作品数:5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研究
  • 1篇跌倒
  • 1篇新农合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性卫生
  • 1篇意外跌倒
  • 1篇灾难
  • 1篇灾难性卫生支...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合作医疗
  • 1篇农村家庭
  • 1篇疟疾
  • 1篇缺失值
  • 1篇自我效能
  • 1篇卫生支出
  • 1篇老年
  • 1篇老年人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5篇谯治蛟
  • 2篇李晓松
  • 2篇邱培媛
  • 1篇邓子兵
  • 1篇张宇斐
  • 1篇李继平
  • 1篇刘畅
  • 1篇赵星
  • 1篇王楠
  • 1篇武瑞仙
  • 1篇马婧

传媒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卫生政策...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利用Monte Carlo技术模拟研究不同缺失值处理方法对完全随机缺失数据的处理效果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以医疗卫生机构年报资料为数据来源,采用成组删除法、极大似然估计法、多重填补法分别对模拟的完全随机缺失数据集缺失值进行处理,比较不同缺失率下三种方法的缺失处理效果。方法 运用SAS9.3,采用Monte Carlo技术模拟完整数据集及不同缺失比例数据集,利用成组删除法、EM算法、MCMC算法对缺失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处理方法后的参数估计结果,与完整数据集参数估计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完全随机缺失数据,不同缺失率下,成组删除法的准确率均比较好;缺失率小于10%,三种方法处理效果差异不大;缺失率在10%-30%,成组删除法精确度逐渐降低,EM与MCMC准确度与精确度较好,缺失率大于30%,MCMC准确度与精确度相对较好。结论 对于不同缺失率的数据,综合考虑准确度和精确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武瑞仙邓子兵谯治蛟李晓松
关键词:缺失值EM算法MARKOVCHAINMONTE
新农合农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研究——以湖北省孝昌县为例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湖北省孝昌县农村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湖北省孝昌县3镇9村,共约1 168户家庭、4 468人,比较分析新农合补偿前后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新农合补偿后,样本地区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平均差距和相对差距均有所下降;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中有工作的成员的数量、家庭成员住院次数、家庭是否有慢性病患者。结论:孝昌县农村地区家庭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其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降低,减少该县农村地区灾难性卫生支出应该健全完善新农合对于慢性病门诊费用的补偿机制、降低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
唐雨欣马婧谯治蛟邱培媛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灾难性卫生支出
再现性研究及其在疟疾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在我国流行病学研究中推广再现性研究这一概念,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数据分析过程和结果展示策略。方法以疟疾为例,阐释再现性研究的定义、用法以及意义,并利用其常见实现方式R编程语言中的knitr包进行实例演示。结果公开有关疟疾的建模数据和编程,进行疟疾时间序列分析的再现性研究,从而可建立更加精准的疟疾ARIMA模型。结论再现性研究可为我国流行病学证据的有效性验证提供思路,推进再现性研究在人群疾病和人类健康中的应用。
王楠谯治蛟李晓松赵星
关键词:流行病学疟疾R软件
护士长领导风格对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探讨护士感知护士长多元领导风格、护士自我效能、工作投入之间的影响关系,为提高护士工作投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44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护士感知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和交易型领导风格均与护士的自我效能、工作投入相关,且护士自我效能在护士长两种领导风格对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6.5%和25.8%.结论 护士长在管理活动中应根据不同情境权变性采用不同领导风格,同时要重视并采取策略增强护士自我效能感,协同提高护士工作投入水平.
张宇斐谯治蛟刘畅李继平
关键词:护理自我效能
北京、上海社区老年人跌倒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6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两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的现况,分析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开展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分别抽取北京市的4个小区和上海市的6个小区,对其中≥60岁的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接受本次调查并完成全部问卷的老年人共1 345人,2014年内共有342人发生过跌倒,共发生478次,跌倒发生率为35.54%,跌倒的地点主要在家中,占45.6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易导致跌倒发生的相关疾病,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鞋子是否合脚防滑,楼梯台阶高度、坡度是否合适。结论北京、上海两地跌倒发生率较高,跌倒主要发生在家中。为了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应该从个人、家庭、社区等各个方面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唐雨欣郭小牧谯治蛟邱培媛
关键词:老年人城市意外跌倒流行病学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