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
- 作品数:15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博物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江苏溧阳蒋笪里土墩墓的发掘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 2021年
- 蒋笪里土墩采用"丰"字隔梁法发掘了10座春秋时期的竖穴土坑墓,墓坑较为明确,以熟土浅坑为主。墓葬群以主墓为中心呈向心型布局,整体排列有序。其中,中心墓由墓室、甬道、墓道三部分组成,墓室内分布的柱洞应是祭祀建筑遗存,甬道内存在大量焚烧祭祀痕迹,中心墓堆筑有专属的封土墩;围绕中心墩周边有9座竖穴浅坑墓,再进行封土后形成了土墩的基本面貌;在土墩北侧外缘发现同期的祭祀器物群10处;结合土墩墓的相关发现来综合认识,土墩墓器物群应存在随葬器物群、陪葬器物群和祭祀器物群等三类,其中祭祀器物群应与墩体成型后的祭祀活动相关。
- 高伟
- 关键词:祭祀
- 公元5~8世纪吐鲁番地区家族茔院初探
- "吐鲁番"系"吐蕃"谐音,古称"姑师",为丝绸之路重镇。西汉时期吐鲁番为车师前王庭故地;汉元帝元年在此设戊己二校尉屯田;东汉和帝三年迁戊己校尉驻地于高昌,时称高昌壁;晋置高昌郡;北魏称高昌国;继后又有张氏、马氏、麴氏相继...
- 高伟
- 文献传递
- 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唐代以来环境考古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对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地层进行微体古生物、孢粉、Rb/Sr、Ti及磁化率代用指标的综合研究,发现唐代早期地层中有海相硅藻、有孔虫、鱼类骨骼化石、水蕨孢子等存在,结合岩性特征,判断其应属与海相通的河流低能或静水沉积环境。孢粉、Rb/Sr、Ti分析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表明该区唐代气候整体温和湿润,至宋代逐渐变为温凉。孢粉和磁化率代用指标指示遗址区自唐代以来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不断加强。气候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遗址区向海通道——古河道G13的淤塞,以致填平。南宋以后张家港北部迅速成陆,长江岸线不断东移及入海通道被阻隔,使古黄泗浦丧失了沿江航运的天然条件,最终导致古黄泗浦港的衰败。
- 王坤华朱诚李冰李兰吴立李开封陈刚高伟
- 关键词:孢粉磁化率环境考古
- 鉴真第六次东渡和黄泗浦遗址被引量:4
- 2013年
-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大唐高僧鉴真一行悄悄乘船至黄泗浦,并秘密转搭遣唐使大船东渡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医术、书法、建筑、雕塑、美术等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200余年后的2008年,黄泗浦港口遗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随后进行的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了南朝时期的水井和道路、唐代古河道、唐宋时期的房址、仓廒、灶坑、水井、道路、遗址内出土了大量日常生活用具.尤其是来自全国多个窑口的瓷器.真实再现了唐宋时期黄泗浦港口的社会盛况.这些发掘结果显示.黄泗浦遗址是唐宋时期长江入海口南岸一座规模较大的集镇.并基本揭开了遗址与鉴真第六次东渡的疑团.
- 高伟
- 关键词:遗址鉴真长江入海口遣唐使日本佛教
- 江苏赣榆汉代盐仓城遗址及墓地发掘简报被引量:1
- 2022年
- 盐仓城遗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龙河乡盐仓城村,为一处近方形汉代城址。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南京博物院联合连云港市博物馆、赣榆区博物馆对该遗址城址及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城墙、建筑基址、灰坑、灰沟、墓葬等汉代遗迹,出土了一批重要遗物,为深入了解盐仓城遗址文化内涵和促进鲁南、苏北地区汉代城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 朱国平朱良赛(绘图/整理)高伟(绘图/整理/摄影)高伟
- 关键词:汉代城址
- 黄泗浦遗址的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
- 2008年10月,张家港市骏马农林公司内因花卉种植翻土暴露出大量瓷片及砖石遗迹;经调查后确认了这处六朝至隋唐时期的遗址,因遗址紧邻黄泗浦河道,故名黄泗浦遗址.通过考古工作,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生产生活遗迹和遗物,真实再现了其...
- 周润垦高伟
- 关键词:文物考古唐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