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
-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黄芪甲苷靶向miR-21调控PTEN/AKT/mTOR通路激活肺泡细胞自噬治疗肺纤维化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IV(Astragaloside IV,AS-IV)靶向miR-21调控PTEN/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抑制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发展进程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气管注射10 mg·kg^(-1)博莱霉素造模小鼠IPF,分别以10、20、40 mg·kg^(-1) AS-IV及5 mg·kg^(-1)醋酸泼尼松连续治疗28 d。对肺样本进行伊红美蓝,马松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实时荧光定量法(qRT-PCR)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样本中miR-21、P62、Beclin^(-1)、LC3B、PTEN、PI3K、p-AKT、AKT、p-mTOR、mTOR等的表达。结果醋酸泼尼松及40 mg·kg^(-1) AS-IV可显著减少肺纤维组织增生与炎性细胞浸润,抑制嗜锇性板层小体变性,促进肺泡上皮细胞中自噬体的形成,显著上调LC3Ⅱ/LC3Ⅰ比例与Beclin^(-1)、PTEN蛋白表达,下调P62、miR-21表达,并抑制mTOR与AKT的磷酸化。但AS-IV治疗对PI3K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AS-IV通过靶向miR-21调控PTEN/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从而激活肺泡细胞自噬逆转IPF。
- 李天浩陈方园高小娟贾睿钟莉周莹朱晓娜
- 关键词:MIR-21特发性肺纤维化
- 青年非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青年非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通过SEER*Stat软件提取SEER数据库中2013年至2016年1 750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非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分析比较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RCC、LCC和RC在性别、组织学分级、T分期、N分期和是否手术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青年结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种族、婚姻状况、保险情况、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T分期、N分期和是否手术是影响青年非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种族、有无保险、组织学分级、T分期及N分期是影响青年非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LCC、RCC和RC患者3年累计生存率及组织学分级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影响青年非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有很多,无保险、组织学分级为Ⅳ级、T4期、N2期和无手术的患者预后较差。在临床工作中,综合考虑相关危险因素,真正实现肿瘤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 张晓庆路宁王艺璇李敏娜周莹崔曼莉张明鑫
- 关键词:结直肠癌青年预后分析
- 抑癌基因miR-302b在恶性肿瘤中的调控机制被引量:1
- 2020年
- 微小RNA是一类具有调控蛋白翻译功能的细胞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衰老,以及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甚至癌症等疾病的发生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miR-302b可参与多种基因的表达调控,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过程中发挥抑癌基因功能.本文就miR-302b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形式、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进行述评.
- 李敏娜路宁王艺璇张晓庆周莹张明鑫
- 关键词:抑癌基因恶性肿瘤
- 中青年与老年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因素—基于SEER数据库的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比较中青年与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影响中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取SEER数据库经胃癌根治手术治疗后的胃癌患者,用方差分析分析胃癌不同原发部位的肿瘤大小差异,采取COX比例风险模型、卡方检验和Kaplan-meier法,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胃癌患者在性别、组织学类型、T分期、分化程度、婚姻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胃癌组相比,中青年胃癌组中男性发生率高,出现印戒细胞癌的比例高,且低分化或未分化所占比例都高于老年胃癌组。年龄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种族、肿瘤原发部位、T、N、M分期、肿瘤大小均是影响中青年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P<0.05),肿瘤大小、T、N、M分期是影响中青年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种族、肿瘤原发部位、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婚姻情况均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P<0.05),肿瘤大小、T、N、M分期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胃癌不同原发部位的肿瘤大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不同年龄具有不同发病特点,且年龄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的转移度、肿瘤的侵犯深度、肿瘤的大小、远处转移均是中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强调早诊早治,是提高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 李敏娜路宁王艺璇张晓庆周莹崔曼莉张明鑫
- 关键词:胃癌预后
- 食管鳞癌患者远处转移部位与预后的相关性及生存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远处转移部位与预后的相关性及生存分析。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年至2015年共439例食管鳞癌伴远处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食管鳞癌远处转移部位与预后的相关性,通过χ~2检验比较两组变量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肺转移、骨+肺转移、肝+肺转移患者预后较好;骨转移、脑转移、骨+脑转移、骨+脑+肝+肺转移患者预后较差。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灶部位、T分期、手术情况、多器官转移情况与食管鳞癌远处转移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情况与多器官转移情况是影响食管鳞癌远处转移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鳞癌伴远处转移的患者整体预后较差,但年龄在60~69岁区间、接受手术治疗与较好的预后相关。仅单器官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中,骨转移、脑转移患者预后较差;合并多器官转移的患者中,骨+脑转移、骨+脑+肝+肺转移患者预后较差。
- 周莹王裴路宁王艺璇张晓庆李敏娜崔曼莉张明鑫
- 关键词:食管鳞癌远处转移预后
- lncRNA在食管鳞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5
- 2022年
-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早期易发生转移,预后差,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癌症之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转录调控因子,可以调控多种基因组过程和细胞过程,如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lncRNA也被证明参与调节与肿瘤转移相关的信号通路。已有大量研究试图揭示lncRNA在食管癌发生和转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强调lncRNA在表观遗传学、基因表达水平以及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途径的作用,综述lncRNA在ESCC转移中的研究进展,对于ESCC患者的预后监测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王艺璇路宁张晓庆李敏娜周莹张灵敏张明鑫
- 关键词:食管鳞癌长链非编码RNA
- 益气活血法通过miR216b/Beclin1介导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自噬的机制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PLGC)模型小鼠微RNA216b(miR216b)/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1(Beclin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干预PLGC的自噬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健康雄性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及造模组(63只),造模组小鼠每日采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MNNG)溶液(150 mg·L^(-1))自由饮用及灌胃,同时每日灌胃雷尼替丁溶液(0.03 g·kg^(-1)),造模12周。按照随机对照表将造模小鼠分为模型组、益气组(黄芪3.5 g·kg^(-1))、活血组(三七粉0.7 g·kg^(-1))、益气活血组(黄芪3.5 g·kg^(-1)+三七粉0.7 g·kg^(-1))及叶酸组(2 mg·kg^(-1))。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后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胃黏膜病理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胃黏膜Beclin1及miR-216b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出现萎缩伴肠上皮化生;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有改善,其中益气活血组改善最为明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胃组织LC3Ⅰ、LC3Ⅱ、LC3Ⅱ/LC3Ⅰ及Beclin1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胃组织LC3Ⅰ、LC3Ⅱ、LC3Ⅱ/LC3Ⅰ及Beclin1蛋白含量均有升高(P<0.05,P<0.01),其中益气活血组升高最为明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eclin1 m NRA表达下降(P<0.05),miR216b m NRA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Beclin1表达升高(P<0.05),miR216b表达下降(P<0.05),尤以益气活血组最为明显。结论:以黄芪、三七为代表的益气活血法治疗PLGC的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miR216b的表达,激活Beclin1,从而促进自噬,发挥修复胃黏膜的作用。
- 赵唯含周莹许雨晴艾亚楠文雯穆恒
- 关键词:益气活血法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 青年科研论坛在培养内科规范化培训医师临床科研能力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索创办青年科研论坛对内科轮转中的规范化培训(规培)医师的临床科研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4名内科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测评的方法,问卷量表信度和效度分别用Cronbach′sα系数和KMO值进行评定。在青年科研论坛创办伊始和1年后,评价研究对象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课件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读文献能力、临床和科研结合能力及论文写作能力。对内科规培医师自身临床科研能力的评价采用Likert 5分制。在开展1年后,对参加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青年科研论坛的开展提升了内科规培医师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课件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读文献能力、临床和科研结合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创办青年科研论坛伊始和1年后,上述临床科研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科研论坛的开展在内科规培医师轮转中,对其临床科研能力的提升可行且有效。
- 张明鑫张灵敏张晓庆王艺璇李敏娜周莹路宁
- 关键词:内科
- 益气活血法对miR216b-Beclin1介导PLGC的研究
-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PLGC)模型小鼠LC3I、LC3II、Beclin1蛋白表达及Beclin1、miR216b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miR-216b靶向Beclin1调控PLGC小鼠胃黏膜细胞...
- 周莹
- 关键词:益气活血法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BECLIN1
- 王捷虹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总结被引量:2
- 2017年
- 王捷虹教授一直从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多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其致病多因湿热之邪,蕴结于胃,灼伤胃阴,阴液不足,胃黏膜腺体失养,故出现腺体萎缩、黏膜变薄;气阴两虚日久致胃络瘀阻,瘀久则出现肠化、增生,临床主张用辛开苦降之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CAG,往往取得较好的疗效。
- 周莹王捷虹
-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慢性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