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秀平

作品数:25 被引量:23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鳜鱼
  • 4篇鱼类
  • 4篇组织学
  • 3篇咽腔
  • 3篇饲喂
  • 3篇饲喂条件
  • 3篇味蕾
  • 3篇线粒体
  • 3篇鲤形目
  • 3篇酶活性
  • 3篇饵料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结构
  • 2篇动物生理学
  • 2篇咽部
  • 2篇扫描电镜
  • 2篇生理
  • 2篇生理学
  • 2篇天然饵料
  • 2篇人工饵料

机构

  • 23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作者

  • 23篇杨秀平
  • 7篇刘焕章
  • 5篇张训蒲
  • 3篇唐琼英
  • 3篇黄祥柱
  • 3篇赵雅心
  • 3篇张金洲
  • 2篇金晓萍
  • 2篇熊邦喜
  • 1篇张敏莹
  • 1篇谭细畅
  • 1篇李大鹏
  • 1篇汤蓉
  • 1篇黎会平
  • 1篇邹海
  • 1篇卢文轩
  • 1篇赵爱平
  • 1篇迟巍
  • 1篇张敏莹

传媒

  • 10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水利渔业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鳜咽腔表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鳜鱼咽腔中除了味蕾以外的其它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鳜咽腔表皮中的上皮细胞、粘液细胞及孤立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其它硬骨鱼的表皮细胞结构极为相似。孤立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味蕾的感觉细胞的结构也极为相似;鳜鱼咽腔孤立化学感受器极为丰富,是对其味觉功能的一个补偿。
杨秀平金晓萍张训蒲赵雅心
关键词:鳜鱼表皮细胞超微结构
鳜脑干组织学与重建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采用银浸染、美蓝及H.E染色技术对5尾鳜成鱼的脑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各主要神经核团及神经束空间构型及走向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研究鳜脑的功能提供基础性资料。鳜脑干结构与其它硬骨鱼相似,囊括了除第1对脑神经之外的9对脑神经中枢。并且感觉中枢多集中于脑干背侧;运动中枢集中于脑干腹侧.脑干视盖、Ⅲ、Ⅳ及Ⅵ核都比较发达,听结节明显,平衡区Ⅷ核范围广泛,说明视觉、侧线感觉在其(摄食)行为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脑干迷走叶隆起,Ⅸ、Ⅹ感觉区范围也较大,Ⅶ核出现早,占据第4脑室侧壁大部分区域,说明味觉在其摄食活动中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杨秀平赵雅心王宝泉黄祥柱张训蒲金晓萍
关键词:脑干组织学
不同饲喂条件下鳜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8
2003年
鳜鱼胰脏蛋白酶活性最高,其次为肠粘膜的,胃蛋白酶活性最低。摄食人工饵料的鳜胃蛋白酶最适pH值为3.0,其余部位均为7.2。摄食天然饵料鳜的胃蛋白酶最适pH值为2.6,幽门垂、胰脏的为7.2,肠粘膜及内容物的为8.0。摄食天然饵料鳜的蛋白酶的活性普遍高于摄食人工饵料鳜的。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摄食天然饵料和摄食人工饵料鳜的蛋白酶活性有显著差异,表现出鳜对饵料具有明显的适应性。
杨秀平张金洲曾可为王桂英
关键词:饲喂条件鳜鱼蛋白酶酶活性人工饵料肠粘膜天然饵料
沙鳅亚科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及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8
2005年
对沙鳅亚科鱼类3属14个代表种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与鲤形目鱼类的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将沙鳅亚科鱼类的控制区分为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三个区域。同时识别了沙鳅亚科中一系列保守序列,并给出了它们的一般形式。以胭脂鱼为外类群,对比条鳅亚科、花鳅亚科、以及平鳍鳅科的代表性种类,采用NJ、MP和ML法构建沙鳅亚科的分子系统树。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沙鳅亚科为一单系,包括3个属:沙鳅属、副沙鳅属和薄鳅属,各属均构成单系。根据分子系统学、形态学的结果及地理分布推断,沙鳅亚科中沙鳅属可能为最为原始的属,副沙鳅属其次,而薄鳅属最特化。
唐琼英刘焕章杨秀平熊邦喜
关键词:线粒体DNA控制区系统发育
宽鳍(?)Zacco platypus(Temminck et Schlegel)的形态变异被引量:4
2002年
采用形态度量与框架度量相结合方法测量了13个地理区域的宽鳍鳃标本,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宽鳍鳃的形态变异主要表现在躯体纵轴及头部特征上。头部的形态变异大于躯体的形态变异。宽鳍鳃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地理位置方面的南北和东西变化特点,各地理区域的宽鳍鳃应视为一个种。
杨秀平刘焕章刘炳印
关键词:地理分布鲤科
鳜嗅板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14
1999年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了鳜嗅板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鳜的嗅板不发达。初级嗅板排列方式属于G型。感觉上皮连续地分布在初级嗅板的外周区。由纤毛细胞、感觉细胞、支持细胞、粘液细胞及基底细胞组成。在扫描电镜下,纤毛细胞顶端的纤毛多而长;感觉细胞可分成有4~8根短管状纤毛的纤毛感觉细胞和有微绒毛样突起的微绒毛感觉细胞;粘液细胞呈球形或棒状;支持细胞表面有微嵴。在透射电镜下,这些细胞具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突出的特点是纤毛细胞内高尔基体两端膨大呈囊泡样,溶酶体在其中形成。感觉细胞内质网及核糖体丰富;支持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囊泡和溶酶体。粘液细胞内有丰富的粘液;基底细胞孕有子细胞。
杨秀平谭细畅王永祥
关键词:组织学超微结构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东亚沙鳅鱼类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沙鳅鱼类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鲤形目Cypriniforme鳅科Cobitidae中的一个亚科。鲤形目是世界上物种最为丰富的淡水鱼类类群,其系统关系仍不清楚,特别是在涉及到鳅科鱼类的时候。目前,有关沙鳅鱼类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关...
唐琼英刘焕章杨秀平熊邦喜
关键词:系统发育关系线粒体
文献传递
刺鲃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生物地理学过程被引量:40
2003年
以中华倒刺Spinibarbussinensis为外类群 ,研究了不同地理种群刺Spinibarbuscaldwelli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 (114 0bp)变异 ,以探讨其生物地理学过程。结果表明 :长江下游水系与珠江水系种群的变异值为 1 2 %— 2 3% ,与闽江水系的为 2 7%— 3 7% ,与九龙江水系的为 3 1%— 4 2 % ,这些值都远远低于它们与中华倒刺的变异值(13 2 %— 14 6 % )。遗传变异值表明了刺的生物地理学过程 ,首先是东南沿海的水系同内地的水系发生隔离 ,然后珠江水系同长江水系隔离 ,这些变化均发生在第四纪。
唐琼英杨秀平刘焕章
关键词:细胞色素B鲤形目线粒体
鳜咽部味蕾神经组织化学的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用神经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支配鳜咽部味蕾神经的属性。在鳜咽部的粘膜褶上分布着大量的味蕾,根据与上皮的关系,味蕾可以分为3种类型。Ⅰ、Ⅱ型味蕾与胆碱能型神经纤维联系,除了化学感受器作用外,高出周围上皮的微绒毛兼有机械感受器功能。Ⅲ型味蕾的微绒毛完全没有超出周围上皮,与肾上腺素能型神经纤维联系。
黎会平赵雅心张训蒲杨秀平金晓萍
关键词:味蕾
鳜鱼口咽腔表皮带突起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1
1993年
鳜[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终生以活饵为食这一摄食习性引起了许多学者对它的极大关注。人们企图从视觉、嗅觉、味觉、侧线感觉及其摄食行为诸方面,采用形态学、组织学、电生理学及行为学等方法来探讨其摄食机制。动物的组织结构是与机能相统一的。长期执行某种机能会使组织细胞在形态结构上产生某种适应性变化。因此研究鳜鱼的主要摄食器官—口咽腔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对全面了解口咽腔在摄食过程中起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秀平向元槐叶益琼
关键词:鳜鱼扫描电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