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浩

作品数:90 被引量:43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文化科学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4篇艺术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新闻
  • 20篇媒体
  • 17篇人工智能
  • 12篇网络
  • 8篇数据挖掘
  • 8篇媒介
  • 6篇社会
  • 6篇社交
  • 6篇数据新闻
  • 6篇媒体融合
  • 5篇信息产业
  • 5篇虚假
  • 5篇教育
  • 5篇大数据
  • 4篇电影
  • 4篇多模态
  • 4篇新闻内容
  • 4篇新闻文本
  • 4篇虚假信息
  • 4篇语义

机构

  • 80篇中国传媒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加州大学
  • 1篇文化部
  • 1篇中国科学院科...

作者

  • 80篇沈浩
  • 11篇袁璐
  • 4篇石磊
  • 2篇陈思源
  • 2篇崔蕴芳
  • 2篇薛宝琴
  • 2篇雷跃捷
  • 2篇邓梦曦
  • 2篇文蕾
  • 2篇元方
  • 1篇沈莉
  • 1篇俞定国
  • 1篇叶家铮
  • 1篇莫小梅
  • 1篇姜雪
  • 1篇刘立丰
  • 1篇田卉
  • 1篇罗晨
  • 1篇刘燕南
  • 1篇张雅欣

传媒

  • 9篇现代传播(中...
  • 9篇中国数字电视
  • 6篇新闻与写作
  • 6篇新闻战线
  • 4篇中国传媒大学...
  • 4篇中国新闻传播...
  • 3篇现代电影技术
  • 3篇对外传播
  • 2篇新闻爱好者
  • 2篇青年记者
  • 2篇网络传播
  • 2篇现代出版
  • 1篇中国传媒科技
  • 1篇当代传播
  • 1篇新华文摘
  • 1篇电化教育研究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新闻大学
  • 1篇视听界
  • 1篇时事报告

年份

  • 1篇2025
  • 14篇2024
  • 5篇2023
  • 11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1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据新闻记者的数据素养被引量:16
2014年
数据新闻强调从数据资料的挖掘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如果新闻记者不具备良好的数据新闻素养,一是会造成重要信息的遗漏,二是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而误导受众。因此,具备良好的数据新闻素养,是数据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首要能力。数据新闻记者不需要对具体行业有较深的数据积累,但必须有效地发现数据和寻找数据,一旦选题确定,要能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获取所需数据,同时也要在机构内部建立一个长期积累的数据库。笔者将数据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总结为以下三点。
沈浩谈和文蕾
关键词:新闻选题社会化媒体新闻教育统计图表新闻业
人工智能:遇见“新影视”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革新,依托于高新技术的各个行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电影作为基于技术发明而产生的艺术,也有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在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代,未来电影技术将不断地向智能化迈进,电影产业将迎来...
沈浩袁璐
关键词:电影技术人工智能
微博重塑“社会关系的总和”?被引量:3
2011年
微博控,可能是2011年中国网民最熟知的一个词汇了。每天可能有几千万微博网民正在不断刷屏,寻找信息,分享和交流周围发生的新鲜事。随着新浪微博在短短四个多月突破1个亿的用户,微博作为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信息、资源、交流和分享的传播平台,成为了多对多传播形态的社会化媒介。微博的出现已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控制与单向度传播,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
沈浩
关键词:社会关系媒介生态环境人际关系传统媒体社会化
基于共情理论引导的多模态虚假信息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共情理论引导的多模态虚假信息检测方法,通过基于共情理论引导的多模态虚假信息检测模型实现,该模型基于共情的两个组成部分: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通过融合共情理论,提高多模态虚假信息检测的准确率;其中,认知共情...
袁璐梁钰滢程南昌沈浩石磊
基于欺骗与反欺骗理论的对抗生成欺骗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欺骗与反欺骗理论的对抗生成欺骗检测方法,包括欺骗判别步骤:S110:将待检测的用户划分到群体,以获取所述用户在群体层面的信息;S120:基于所述群体层面的信息,通过放大共谋模式以识别和去除所述用户的伪装...
袁璐姜航顺程南昌沈浩石磊
全面进击的虚拟数字人被引量:1
2022年
虚拟员工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抓手,可作为企业的品牌官、智能客服与AI助手。未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虚拟员工将发挥实时在线、智能驱动、外形可塑等优势,在越来越多岗位上发挥更大的实用价值。
沈浩张丽锦
关键词:实时在线
网络舆论如何有效引导主流舆论--以“强国论坛”的网络舆论引导为例被引量:13
2008年
崔蕴芳沈浩
关键词:舆论引导网络舆论网络传播技术网民数量
俄乌冲突中社交机器人传播虚假战争新闻的行为及影响研究——扎卢日内新闻事件的个案研究
2024年
由于造假成本低廉且辟谣机制缺失等原因,社交机器人持续参与虚假战争新闻的传播,通过制造与转发虚假新闻的方式,提升账号主体与人类账号间的相似度,制造更强的传播声量,带动整个舆论场发生转向。本文聚焦于俄乌冲突期间社交机器人的舆情干预,通过虚假新闻个案进行深入分析,识别社交机器人在传播虚假战争新闻中的具体行为及其影响。结果发现,社交机器人账号特征、发文趋势表现出与人类的高度相似性;传播规律具有较鲜明的“马太效应”;发文语种与地缘政治间形成某种潜在联系;发文情感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倾向,具体内容可被划分为“信息认知”“战争态度”“中立话语”三种不同话语类属,它们会影响社交媒体用户对于消息本身真实性与否的认知以及用户对于战争立场的选择。
周晓萌沈浩公宣迪
关键词:谣言传播
计算赋能国际传播:认知传播与战略博弈的技术革新
2025年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传播格局正经历深刻的计算化转型。本文从计算传播技术视角,分析其对国际认知传播与战略博弈的影响。当前,认知传播已成为精准传播的核心动力,通过隐蔽传播和公开传播两条路径,实现对受众认知的精准塑造。在此过程中,计算宣传与认知博弈成为信息主权背后的关键战略博弈领域,各国在算法、数据、平台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新的传播生态,应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构建包容性的国际传播新秩序,在技术赋能、渠道协同与价值引导等多维度推进国际传播的结构性转型,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信息主权,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沈浩姚昭璞雷敏
关键词:战略博弈精准传播
网络平台欺骗行为检测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平台欺骗行为检测系统,基于预设的对抗生成网络模型实现;其中的对抗生成网络模型包括判别器和生成器,判别器用于将待检测的用户划分到群体,以获取所述用户在群体层面的信息;于基于所述群体层面的信息,通过放大共谋...
袁璐 姜航顺 程南昌沈浩 赵晴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