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永 作品数:8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罕见部位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GFM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例发生于罕见部位的LGFMS,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例LGFMS分别发生于上颌翼腭窝、乳腺和腹膜后。肿瘤边界清楚,包膜完整,最大直径3~7cm;切面灰白、灰红色,局部区域有黏液。镜下见肿瘤组织由纤维母细胞构成,细胞密集区和细胞稀疏区交替排列,其间过渡突然。细胞密集区间质胶原纤维丰富,稀疏区间质黏液样变,可见较多鸡爪样或树枝状管腔闭合的毛细血管。肿瘤细胞形态温和,胞核无明显异型,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MUCA特异性(+)。发生于上颌翼腭窝病例术后3年局部复发,发生于腹膜后和乳腺的病例分别随访5年和2年均无瘤生存。结论LGFMS因细胞形态温和及组织形态多样性极易误诊为其他具有黏液样间质的梭形细胞肿瘤。该瘤发病部位广泛,最常见于年轻人;其生物学行为呈惰性经过,治疗上对肿瘤作局部切除已足够。 蒙国照 丁宇 陆明深 陈贤永关键词: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 甲状腺乳头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癌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以该院同期收治的38例甲状腺乳头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和超声检查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与病理学特征。结果两组均以单灶为主,且两组病灶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特征、各项病理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癌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学均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科学依据。 陈贤永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 石蜡 EFNA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9年 目的研究EFNA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湘南学院附属医院84例结直肠病例,分结直肠癌、结直肠良性肿瘤和正常结直肠组织3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组中EFNA3的表达情况。结果EFNA3在结直肠癌组中的表达强度为3.6±1.3,相比良性结直肠肿瘤组(5.1±0.6)和正常结直肠组(4.9±1.3)较低(P<0.05)。高分化组EFNA3表达量高于低分化组(4.2±0.4 vs 3.3±1.6,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肿瘤组织中EFNA3的表达量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3±1.7 vs 4.13±0.28,P<0.05);TNM分期Ⅲ+Ⅳ者肿瘤组织中EFNA3表达量低于Ⅰ+Ⅱ者(3.3±1.7 vs 4.13±0.28,P<0.05)。结论EFNA3随着癌症发生过程的逐渐深入而表达递减,表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有关并在其中起到了类似抑癌基因的作用。 段洁 何艺伟 谢明 谢明 陈贤永 陈贤永 曹慧秋关键词: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囊肿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学的对比研究 2015年 目的以鞍区病变病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Rathke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MRI表现与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病例60例根据病理结果分组:Rathke囊肿组24例,囊性垂体瘤组16例,囊性颅咽管瘤组20例,均行MRI检查,测量和记录3种鞍区囊性病灶的大小、有无囊壁及囊壁厚度,记录影像学特征。结果 Rathke囊肿91.7%直径<2 cm,而囊性颅咽管瘤仅5%为小直径,囊性垂体瘤56.2%为小直径;Rathke无囊壁比例58.3%,囊性垂体瘤和囊性颅咽管瘤比例仅0%和20%;囊壁厚度≥2 mm的比例分别为Rathke囊肿80%、囊性垂体瘤62.5%、囊性颅咽管瘤31.3%;三组间病灶大小、无囊壁比例及囊壁厚度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athke囊肿的MRI信号变化多样,受内容物蛋白含量影响较大,单一从信号特征方面进行诊断易造成漏诊与误诊,还应结合病灶大小、囊壁特征等因素综合鉴别,以便有效与其他类型的鞍区囊性病变区分。 陈贤永关键词:RATHKE囊肿 囊性颅咽管瘤 宫颈癌组织中miR-199b/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miR-199b/紧密连接蛋白(CLDN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12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并培养宫颈癌SiHa细胞。将宫颈癌SiHa细胞进行转染,分为miR-con组(转染miR-con)、miR-199b组(转染miR-199bmimics)、pcDNA组(转染pcDNA)、pcDNA-CLDN6组(转染pcDNA-CLDN6)、anti-miR-con组(转染anti-miR-con)、anti-miR-199b组(转染anti-miR-199b)、anti-miR-199b+si-con组(共转染anti-miR-199b和si-con)、anti-miR-199b+si-CLDN6组(共转染anti-miR-199b和si-CLDN6)和NC组(正常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miR-199b和CLDN6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CLDN6蛋白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SiHa细胞的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iHa细胞的凋亡,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验检测miR-199b和CLDN6的靶向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199b的表达水平升高,CLDN6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miR-199b可靶向调控CLDN6的表达;抑制miR-199b的表达或促进CLDN6的过表达均可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抑制CLDN6表达逆转了抑制miR-199b表达对SiHa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结论miR-199b可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LDN6的表达有关。 陈贤永 陈欢 义军蕾 黄铭 李俊菲关键词:紧密连接蛋白 宫颈癌 凋亡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中CD200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CD200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蛋白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中的表达情况、与预后的关系及其在AITL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及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9年12月39例AITL患者和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诊断为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及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患者各10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200、ICOS、CD10、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bcl-6及CXC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CD200、ICOS蛋白与AIT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及二者在AITL与PTCL-NOS、CHL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39例AITL患者中CD200、ICOS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79%(28/39)、61.54%(24/39);10例CHL患者中CD200弱至中等阳性7例,ICOS蛋白均为阴性;10例PTCL-NOS患者中,CD200阳性4例,ICOS蛋白阳性1例;AITL患者与CHL、PTCL-NOS患者间ICOS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AITL患者与CHL、PTCL-NOS患者间CD200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 P=0.911;χ^(2)=3.551, P=0.060)。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及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3~4分的AITL患者CD200阳性率高于相应的LDH正常和IPI评分0~2分患者(均 P<0.05);LDH升高及PD-1阳性AITL患者ICOS阳性率高于相应的LDH正常和PD-1阴性患者(均 P<0.05)。CD200阳性与阴性AITL患者3年总生存(OS)率(4.2%比66.7%)和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5.3%比77.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ICOS蛋白阳性与阴性AITL患者3年OS率(15.3%比3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1),两组间3年PFS率(18.6%比4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200( HR=0.076,95% CI 1.555~79.497, P=0.001)、结外是否受累( HR=11.117,95% CI 1.555~79.497, P=0.016)、LDH( HR=2.147,95% CI 0.844~5.459, P=0.109)是AITL患者OS的独立� 李晓杰 李爱平 张伟 刘伶俏 陈亚辉 石旦 陈贤永 何韧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预后 EFNA3在人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检测人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EFNA3表达情况,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正常卵巢组织、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以及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EFNA3的表达,并作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比较EFNA3在以上3种组织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3种组织均能检到EFNA3的表达且定位于胞质浆;ENFA3在3组的半定量评分分别为正常卵巢组(5.29±0.71)、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5.64±0.51)、卵巢浆液性腺癌组(4.83±0.57),3组组织中的EFNA3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59,P<0.01),其中卵巢浆液性腺癌组低于正常卵巢组及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P<0.05)。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组EFNA3的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组(4.51±0.38)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93±0.58)(P<0.05),低分化组(4.62±0.61)低于中高分化组(4.97±0.51)(P<0.05),Ⅲ~Ⅳ期(4.51±0.38)低于Ⅰ~Ⅱ期(4.96±0.59)(P<0.05)。结论人卵巢浆液性腺癌EFNA3表达程度比人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低,且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唐宇 徐文姬 高婷 谢明 谢明 曹慧秋 陈贤永关键词:卵巢癌 分析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方法与防范措施 目的 分析研究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方法与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50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 陈欢 陈贤永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