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玲 作品数:18 被引量:35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磷酸肌酸钠治疗窒息后早产儿心肌损害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磷酸肌酸钠治疗窒息早产儿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确诊为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在给予维生素C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 宁亚灵 胡正权 张海红 宋玉玲 成佳文关键词:早产儿 磷酸肌酸 阿卡波糖对比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分析阿卡波糖对比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与B组两组,每组各46例。其中对A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B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结果:A组与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78%与82.61%,P>0.05;A组与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04%与15.22%,P>0.05;A组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学优势,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餐后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进行治疗均可获得较为明显的疗效,药物安全性均较高,且二甲双胍更为经济有效。 张明 成立娟 任志学 郭敬 李红霞 宋玉玲 靳丽丽 刘晓宇 魏田静关键词:2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安全性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疾病临床疗效的研究 张明 成立娟 任志学 郭敬 李红霞 靳丽丽 宋玉玲 该项目研究对象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的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年龄、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对入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以口服二甲...关键词:关键词: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磷酸肌酸钠治疗早产儿心肌损害前后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的变化研究 宁亚灵 张海红 宋玉玲 胡正权 成佳文 杨月敏 孙欣娜 该课题为保定市科技攻关计划内项目(编号14ZF079)。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产科技术和新生儿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成活率有了很大提高,但心脑损伤仍是围生期两大主要死亡原因。临床较广泛应用...关键词:关键词:早产儿 心肌损害 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影响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确诊颅内出血并接受治疗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愈合率。结果观察组第1、2周测定行为能力(NBNA)评分不合格率分别为23.33%和13.33%,低于对照组的58.33%和28.33%(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1.67%(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中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适合临床推广。 宋玉玲关键词:新生儿 颅内出血 系统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小儿病毒性脑炎脑脊液中Gal-9、MMP-9、S100B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小儿病毒性脑炎(vral encephalitis,VE)脑脊液中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Gal-9)、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S100B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和河北省人民医院儿科诊断为VE的患儿67例作为观察组(急性期),同阶段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外科手术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中Gal-9、MMP-9、S100B含量;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将VE患儿分为轻中症组、重症组,比较两组脑脊液中Gal-9、MMP-9、S100B含量。经VE常规治疗后,比较急性期与恢复期患儿脑脊液Gal-9、MMP-9、S100B含量。并进一步分析Gal-9、MMP-9、S100B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Gal-9、MMP-9、S100B含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72、16.260、72.013,P均<0.01)。相较于轻中症组,重症组Gal-9、MMP-9、S100B含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41、43.494、72.305,P均<0.01)。相较于恢复期,急性期Gal-9含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92,P<0.01),而MMP-9、S100B含量略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7、0.007,P均>0.05)。Gal-9与MMP-9、S100B呈正相关(r=0.727、0.378,P<0.05),MMP-9与S100B呈正相关(r=0.391,P<0.05)。结论VE患儿脑脊液Gal-9、MMP-9、S100B含量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脑脊液Gal-9、MMP-9、S100B表达具有相关性,可参与VE发生、发展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 吴维维 宋玉玲 张岩 王建升 张玉柱 胡正权 成佳文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MMP-9 S100B 针刺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β-EP、MBP、S100β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血清β-内啡肽(β-EP)、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β蛋白(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行高压氧辅助治疗,联合组行针刺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症状消退时间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β-EP、MBP、S100β水平,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10%(54/58),高于对照组的79.31%(4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意识障碍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儿中医证候主症和次症积分及血清β-EP、MBP、S100β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2%(5/58),对照组为10.34%(6/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患儿血清β-EP、MBP、S100β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宋玉玲 吴维维 张岩 赵雪芳 王建升 张玉柱 成佳文 胡正权关键词:针刺 高压氧 S100Β蛋白 脑脊液SP-D、sVCAM-1、Cys C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水平变化及对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胱抑素C(Cys C)在小儿病毒性脑炎(VE)中的水平变化及对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VE患儿10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2例梗阻性脑积水需手术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SP-D、sVCAM-1、Cys C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VE患儿脑脊液SP-D、sVCAM-1、Cys C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E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脑脊液SP-D、sVCAM-1、Cys C水平对VE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脑脊液SP-D、Cys C水平低于对照组,s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VE患儿脑脊液SP-D、Cys C水平低于轻症VE患儿,sVCAM-1水平高于轻症VE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SP-D、Cys C水平下降及sVCAM-1水平升高为VE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SP-D、sVCAM-1、Cys C预测VE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0.838、0.830;3项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34,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VE患儿脑脊液SP-D、sVCAM-1、Cys C水平均异常表达,其与患儿病情进展有关,且可有效预测神经系统后遗症,对临床诊断及合理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张岩 宋玉玲 吴维维 王建升关键词: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神经系统后遗症 玉蓝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玉蓝降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2片/次,2次/d,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玉蓝降糖胶囊,4粒/次,3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以及临床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26%,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PG、2 h PG和Hb A1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FPG、2 h PG和Hb 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I指数、收缩压(SBP)、尿酸(UA)和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明显高于治疗组的4.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蓝降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张明 成立娟 任志学 郭敬 李红霞 宋玉玲 靳丽丽 刘晓宇 魏田静关键词:盐酸二甲双胍片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收缩压 危重症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儿科重症监护病房(emv)收治的患儿580例。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标准分为极危重组(103例)、危重组(143例)和非危重组(334例)。极危重组和危重组患儿为危重病例,再分为死亡组65例(包括自动放弃治疗后死亡6例)与存活组181例、多器官衰竭组131例及非多器官衰竭组115例。比较各组血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的差异。结果极危重组血CK、CK-MB、α-HBDH、LDH[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55.00(248.50)、60.50(55.25)、453.50(428.50)、685.75(669.50)U/L,危重组分别为168.00(347.00)、44.00(43.75)、361.00(304.50)、468.00(466.50)U/L,非危重组分别为95.50(163.00)、24.00(21.75)、249.00(158.00)、318.00(204.50)U/L,三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46例危重病例中,无器官衰竭及1、2、3、4、5个器官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4%(1/42)、13.7%(10/73)、28.7%(25/87)、60.O%(18/30)、75.0%(9/12)、100.0%(2/2),随器官衰竭数的增加,病死率显著增高(P〈0.01)。危重病例中死亡组血CK、CK-MB、α-HBDH、LDH分别为203.00(739.00)、45.00(38.75)、368.50(382.75)、541.00(802.50)U/L,存活组分别为115.00(351.00)、40.00(48.00)、339.50(395.75)、438.50(351.25)U/L,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病例中多器官衰竭组血CK、CK-MB、仪.HBDH、LDH分别为234.00(570.75)、46.00(48.50)、376.50(425.00)、486.00(743.50)U/L,非多器官衰竭组分别为128.00(224.50)30.00(27.00� 陈光营 宋玉玲 张玉柱关键词:危重病 预后 心肌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