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松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建德市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森林火灾
  • 2篇林火
  • 2篇毛红椿
  • 2篇红椿
  • 2篇森林火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森林保护学
  • 1篇森林防火
  • 1篇森林植被
  • 1篇生理
  • 1篇种实性状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胁迫
  • 1篇林火蔓延
  • 1篇林火蔓延模拟
  • 1篇林火蔓延模型

机构

  • 6篇建德市林业局
  • 2篇浙江林学院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浙江省林业科...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浙江省森林资...
  • 1篇杭州市林业水...
  • 1篇浙江省公益林...

作者

  • 6篇刘学松
  • 2篇宋丽艳
  • 2篇刘军
  • 2篇余树全
  • 2篇周国模
  • 2篇陈日红
  • 1篇汪锦辉
  • 1篇朱振贤
  • 1篇姜景民
  • 1篇江波
  • 1篇汤孟平
  • 1篇邵慰忠

传媒

  • 1篇江苏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南方林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9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丛枝菌根真菌增强柏木幼苗抗干旱性研究
2024年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体,有助于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对柏木进行摩西斗管囊霉(Fm)、幼套近明囊霉(Ce)和根内根孢囊霉(Ri)3种菌剂单独接种及其等量混合接种处理(MIX),测定和分析了连续干旱胁迫过程中柏木生长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混合接种组根系浸染率显著高于单菌种接种,分别是接种Fm、Ce和Ri的1.63,1.91,1.23倍;连续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接种显著提高了柏木的株高和根系生长,混合接种处理组的株高增长量,根尖数和根表面积分别是CK的4.36,2.36,2.47倍;接种Fm,Ri,Ce的根表面积分别是CK的109.91%,131.90%,132.99%。丛枝菌根真菌处理提高了柏木的总叶绿素含量4.17%-9.13%、叶绿素a/b值平均提高6.74%;降低了干旱胁迫过程中细胞的伤害,MDA分别为CK的82.06%-94.06%,细胞保护性酶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提升,POD含量分别为CK的116.58%-138.23%,SP含量分别为CK的104.56%-147.50%。结果显示,丛枝菌根真菌处理,尤其是混合接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柏木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促进苗木生长,为干旱条件下的柏木造林提供了新的方法。
刘学松邵慰忠邓创江波王志高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干旱胁迫柏木生理
杭州市森林火灾现状分析及预防对策被引量:13
2009年
对杭州市2000-2008年的森林火灾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各年间发生的次数呈波浪状变化与不同年份大气环流气候变化相关;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冬两季,这与杭州市冬季晴冷少雨、空气干燥的气候特点以及炼山等人为用火活动规律相关;森林火灾次数日发生相对集中在10:00-16:00,占火灾总次数的83%;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森林植被类型相关,在针叶林的发生次数、受害面积最多;森林火灾发生火源99%是人为火源;森林火灾在中、幼林发生的次数较多,占总次数的80%。指出杭州市存在气候条件不利,林中可燃物多,森林消防基础设施条件差,森林防火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防火意识弱,防火责任不够实,防火队伍质量不高,森林自身防火性能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考核机制、群防群治机制、火源管理机制、森林防火投入机制及各种森林防火的规章制度;严重干旱期间及高森林火险等级天气期间采取超常规措施,在各县(市)区适时颁布"禁火令",规定禁火期间和禁火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改造针叶林成阔叶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等措施。
刘学松郑文达宋丽艳陈勤娟翁逸锋周国模余树全
关键词:森林火灾森林防火
毛红椿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毛红椿是楝科香椿属植物,其生长迅速,树干通直,素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称,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为系统揭示其天然群体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对毛红椿天然分布区内的10个天然群体11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毛红椿11个种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显著的差异,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为50.35%,大于群体内变异(49.65%)。果实和种子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9.55%和10.52%,果实的变异系数较小,表明果实的稳定性要比种子的高。通过对毛红椿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将毛红椿10个天然群体划分为4类。相关结果显示果实重量、果实长度、果宽基和种子长度是影响毛红椿表型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陈日红刘学松沈素娟邹小平余裕龙傅国林刘军
关键词:毛红椿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
基于GIS的林火蔓延模拟的实现被引量:21
2007年
为定量描述林火行为以辅助扑救决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建立林火蔓延模拟的空间背景并生成相应数据,运用林火蔓延模型且综合考虑火场地形、气象及可燃物类型等因子,采用点到点的传播方式,用Visual Basic 6.0开发软件,最终实现林火蔓延的动态模拟。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地形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林火的初始蔓延速度和风速的大小对林火蔓延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初始蔓延速度会导致不同的蔓延结果,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大,蔓延面积也相应增加;不同的风速形成的火场面积不同,随着风速的增大,蔓延面积也相应增加,但火场的形状相似;坡向不同,接受阳光的照射不同,温度、湿度、土壤和植被都有差异,一般南坡比北坡更容易燃烧且蔓延速度快;不同的坡位会导致林地内水分含量不同,进而也会影响林火的蔓延速度。
宋丽艳周国模汤孟平余树全郑文达刘学松
关键词:森林保护学森林火灾林火蔓延模型
2000—2017年浙江省建德市森林植被动态变化
2025年
为掌握建德市森林植被变化趋势,基于建德市2000年、2008年、2017年陆地影像数据和201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植被覆盖度和差值植被指数,分析了2000—2017年建德市市区及所属乡镇的森林植被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建德市植被存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各乡镇的植被指数值保持在0.4以上,中高植被覆盖度区域达到82.63%;2000—2008年间,植被生长状况下降明显,但植被覆盖度降幅相对较小,植被变化表现为轻微下降,变化区域主要集中在主城区;2000—2017年间,植被生长状态下降趋缓,植被覆盖度降幅增大,植被变化依旧为轻微下降趋势,变化区域主要集中在乡镇建成区。人类活动是影响建德市植被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过程中,可重点加强建成区及人类活动频繁区域的绿化建设,为建德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提供科学依据和绿化方向。
商天其刘学松朱振贤汪锦辉
关键词:森林植被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
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取样策略探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研究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为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遗传多样性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进行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综合制定其天然群体合理取样策略。[结果]毛红椿天然群体等位基因数平均为7.5个,期望杂合度(H_e)和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均值分别为0.643 7和0.636 0,基因分化系数(G_(ST))均值为0.290 7。在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方面,提出了根据毛红椿群体基因分化系数来确定取样群体遗传变异所占总变异比例的运算公式为1-(G_(ST))^(n-1),其中,n为取样群体的数量。当取样群体达到4个时,基本上能包括该树种97.5%的遗传变异;同时确定了目标群体的选择方法,应选择与其它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均值较大的4个群体,即贵州册亨(CH)、浙江遂昌(SC)、浙江仙居(XJ)和云南师宗(SZ)。通过构建云南宾川(BC)、云南师宗(SZ)和江西宜丰(YF)群体内取样单株数量与基因多样性和等位基因之间的捕获曲线,确定了群体内取样单株数量应达到15个以上;毛红椿天然群体内300~520 m范围内的单株间存在相似关系,超出此范围个体间差别较大,说明在进行群体内单株取样时,单株间距应大于520 m。[结论]取样群体数量、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群体内单株数量以及单株间距离等影响了毛红椿取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为取样群体4个、每个群体最少取样15个单株,单株间距大于520 m。
刘军乔卫阳邱勇斌刘学松陈日红钟志真余峰姜景民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遗传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