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胶质
  • 4篇替莫唑胺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母细胞
  • 3篇母细胞瘤
  • 3篇化疗
  • 3篇胶质母细胞
  • 3篇胶质母细胞瘤
  • 3篇放化疗
  • 2篇张量成像
  • 2篇顺铂
  • 2篇顺铂联合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张量
  • 2篇弥散张量成像
  • 2篇甲基化
  • 2篇胶质瘤
  • 2篇DTI
  • 2篇DWI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静安区...

作者

  • 6篇盛晓芳
  • 6篇汪洋
  • 6篇倪春霞
  • 6篇孟歌
  • 5篇陈淑
  • 3篇潘力
  • 2篇于同刚
  • 2篇戴嘉中
  • 2篇江华
  • 2篇丁建
  • 1篇史之峰
  • 1篇陈宏

传媒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顺铂联合替莫唑胺同期放化疗方案治疗MGMT启动子无甲基化高分级胶质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替莫唑胺同期放化疗方案治疗MGMT启动子无甲基化高分级胶质瘤的近期疗效。方法11例患者入组,均于手术治疗后行替莫唑胺同期放化疗,放疗阶段每天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每周一次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即第1、8、15、22、29、36天。放疗结束后4周,予替莫唑胺联合顺铂辅助化疗,每疗程予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2、3天;每天替莫唑胺200 mg/m2,口服,第2~6天。每28 d重复该方案,共6个疗程。结果11例患者均完成治疗。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9例;6个月疾病无进展率(PFR)72.7%。至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2月,中位随访期为9个月),5例进展,1例死亡。不良反应程度多为Ⅰ~Ⅱ级,无Ⅲ级以上反应。结论顺铂联合替莫唑胺同期放化疗方案治疗MGMT启动子无甲基化高分级胶质瘤患者不良反应小,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孟歌汪洋盛晓芳史之峰陈宏倪春霞陈淑潘力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顺铂替莫唑胺
应用DWI和DTI勾画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初步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在高级别胶质瘤(HGG)术后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伽玛医院收治的HGG术后残留患者做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放疗前行DWI和DTI检查,在ADC图和FA图上分别测量残留肿瘤、肿瘤外1 cm区域内(定义为近瘤周区)、1-2 cm区域内(定义为中瘤周区)、2-3 cm区域内(定义为远瘤周区)及3-4 cm区域内(定义为瘤周区外)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ADC平均值、ADC最小值、FA平均值和FA最小值。结果 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共有55例HGG患者入组,ADC平均值和最小值呈现从残留肿瘤、近瘤周区到中瘤周区逐渐升高的趋势,并从中瘤周区、远瘤周区到瘤周区外逐渐降低;其中,残留肿瘤与近瘤周区,以及中瘤周区与远瘤周区、远瘤周区与瘤周区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A平均值和最小值呈现从残留肿瘤、近瘤周区、中瘤周区、远瘤周区到瘤周区外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各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DWI技术可能有助于术后HGG及肿瘤周边组织性质的确定,指导HGG术后放疗靶区的勾画;FA值对于靶区勾画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倪春霞汪洋盛晓芳孟歌陈淑于同刚丁建江华戴嘉中潘力
关键词:胶质瘤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应用DWI和DTI技术评估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替莫唑胺标准放化疗后早期进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初步探讨利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胶质母细胞瘤(GBM)术后替莫唑胺(TMZ)标准放化疗后早期进展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我院收治GBM术后残留并行TMZ标准放化疗的患者在TMZ同步放化疗前后DWI和DTI的影像学表现,测量残留肿瘤ADC平均值、ADC最小值、FA平均值和FA最小值,计算放疗前后ADC值和FA值的变化率,记录肿瘤早期进展病例,初步评价各项参数预测GBM患者早期进展的临床价值。结果 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之间,42例患者入组,早期进展12例。所有病例在TMZ同步放化疗结束时ADC值均有升高,在早期进展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无早期进展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最小值在放化疗前后的变化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疗结束时的FA值比放疗前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值变化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MZ同步放化疗前后的ADC值和ADC最小值变化率有助于判断GBM术后残留肿瘤接受TMZ标准放化疗后的早期进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倪春霞汪洋盛晓芳孟歌陈淑于同刚丁建江华戴嘉中潘力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弥散张量成像替莫唑胺
顺铂联合替莫唑胺放化疗治疗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胶质母细胞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顺铂联合替莫唑胺放化疗治疗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胶质母细胞瘤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案,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16年6月—2017年8月新诊断的50例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患者随机分为替莫唑胺标准放化疗组(对照组,24例)及顺铂联合替莫唑胺放化疗组(联合治疗组,2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同期放化疗和放疗后辅助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和疲乏。对照组中2例患者发生骨髓抑制,联合治疗组中共有12例患者发生骨髓抑制;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2)。经对症处理后,患者的骨髓抑制均得到改善。联合治疗组中有42%~50%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对照组中有25%~33%的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对照组中出现疲乏者5例,联合治疗组为8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中均未有肝肾功能损害及耳毒性发生者。联合治疗组有23%的患者、对照组有8%的患者出现生活质量评分下降,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中均无因严重不良反应退出研究者。截至2018年3月,共有29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联合治疗组14例、对照组15例; 13例患者死亡,其中联合治疗组6例、对照组7例。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显示,两组OS和P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顺铂联合替莫唑胺组治疗后的骨髓抑制较为严重,但经对症处理后均能恢复;没有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患者的1年生存率与单用替莫唑胺放化疗的患者相仿。
倪春霞张玺炜汪洋盛晓芳盛晓芳殷晓锋陈淑孟歌陈淑孟歌吴学勇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顺铂
老年胶质母细胞瘤大分割放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功能状态差、合并症多、对放化疗的耐受性不高,探讨不同分割剂量放疗对老年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6 年2 月到2018 年9 月新诊断的63 例老年胶质母细...
倪春霞盛晓芳汪洋孟歌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大分割
TERTp和1p/19q对顺铂联合替莫唑胺同期放化疗治疗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GBM的预后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探讨TERTp和1p/19q不同表型对DDP联合TMZ同期放化疗治疗新诊断 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GBM的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新诊断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的GBM的临床资料,均接受DDP联合TMZ同期放化疗,行TERTp和1p/19q检测,分析TERTp和1p/19q不同表型的临床特征、副反应、PFS和OS。结果 根据TERTp分为 TERTp wt 30例和TERTp mut 43例,根据1p/19q分为无缺失组62例和缺失组11例,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截至2019年1月31日,44例复发,其中TERTp wt 17例、TERTp mut 27例,中位PFS为12.0个月和10.0个月,1年PFS率为33.6%和27.2%。22例死亡,其中TERTp wt 9例、TERTp mut 13例,中位OS为20.0个月和19.0个月,1年OS率为77.9%和 73.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p/19q无缺失组复发38例,缺失组复发6例,中位PFS为10.0个月与22.0个月,1年PFS率为20.4%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p/19q无缺失组死亡19例,缺失组死亡3例,中位OS为18.0个月和23.0个月;1年OS率为60.3%和88.9%。1p/19q缺失组疗效有高于无缺失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DP联合TMZ同期放化疗治疗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新诊断GBM,TERTp wt疗效略高于TERTp mut,1p/19q缺失组疗效有高于无缺失组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1p/19q可能在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新诊断GBM接受DDP联合TMZ同期放化疗中有潜在的影响预后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高洪元张玺炜汪洋盛晓芳吴学勇殷晓峰陈淑倪春霞孟歌胡莉王宝红
关键词:端粒酶逆转录酶替莫唑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