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敏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结核病患者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 目的 探讨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mmunosuppressive Acidic Protein, IAP)与肺结核临床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336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水平。结果 ...
- 费晓峰吴建鸿马敏华方明娟
- 关键词:免疫抑制酸性蛋白肺结核病患者肺结核患者
- 文献传递
- 血性胸腔积液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重视血性胸腔积液结核与癌症的鉴别,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7年至1994年58例血性胸腔积液。结果 58例血性胸腔积液中结核性38例,占65.5%;癌性20例,占34.5%。胸液腺苷脱氨酶测定,结核性≥40IU/L,占84.2%;癌性≤25IU/L,占75%。二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核菌素或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试验,结核性、癌性阳性率分别为100%、15%(P<0.01)。结论 结核性血性胸液亦不少见。
- 马敏华
- 关键词:结核性胸腔积液癌症
- 免疫核糖核酸佐治肺结核45例疗效分析
- 1998年
- 在抗痨化疗同时,采用免疫核糖核酸(iRNA)治疗成人肺结核45例,结果其肺病灶吸收率、痰菌阴转率皆显著优于单用抗痨化疗的对照组(P<0.01),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也皆有增加。
- 马敏华徐金玉施美华金满春王俊华
- 关键词:肺结核免疫核糖核酸T细胞亚群辅助疗法
- 血性胸腔积液58例临床分析
- 2000年
- 马敏华
- 关键词:血性胸腔积液症状
- 肺结核病患者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01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与肺结核病临床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336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水平。结果肺结核、健康、非结核呼吸道病组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分别为796.85±168.26、366.72±71.43、403.58±75.15tLg/ml,阳性率分别为96.73%、9.20%、9.59%,P<0.05,肺结核病情进展期明显高于稳定期,治疗后病情好转者逐渐下降。结论测定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能较直观反映其免疫抑制状况及病情严重程度,并对观察疗效、评判预后具有较好意义。
- 费晓峰吴建鸿马敏华方明娟
- 关键词:肺结核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琼脂扩散法
- 肺结核病人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01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与肺结核病人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336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水平。结果:肺结核、健康、非结核呼吸道病组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分别为796.85±168.26、366.72±71.43、403.58±75.15μg/ml,阳性率分别为96.73%、9.20%、9.59%(p<0.05),肺结核病情进展期其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治疗后病情好转者其水平逐渐下降。结论:测定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水平能反映病人免疫抑制状况及病情严重程度,对观察疗效、判断预后均具有临床意义。
- 费晓峰吴建鸿马敏华方明娟
- 关键词:结核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 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IAP)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 336例肺结核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水平。结果 肺结核、健康、非结核呼吸道疾病组血清中IAP分别为 (797± 16 8)、(36 7± 71)、(4 0 4± 75 )mg/L。如果将免疫功能受抑制的阳性界值定在 >5 0 0mg/L ,则 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 96 7%、9 2 %、9 6 % (P <0 0 5 ) ,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阳性率分别为10 0 0 %、10 0 0 %、96 0 %、98 6 %、96 9%。病情进展期肺结核患者IA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 ,治疗后病情好转者IAP逐逝下降。结论 测定肺结核患者血清中IAP能较直观反映其免疫抑制状况及病情严重程度 ,并对观察疗效、评判预后具有较好意义。
- 费晓峰吴建鸿马敏华方明娟
- 关键词:肺结核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 氟嗪酸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近期疗效分析
- 1998年
- 35例复治痰菌阳性肺结核以氟嗪酸并用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并与对照用观察,结果显示含氟嗪酸方案组痰菌阴转率与病灶吸收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证实氟嗪酸对慢性排菌肺结核有较好的疗效。
- 马敏华胡达敏
- 关键词:肺结核氟嗪酸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