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玲萍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小鼠
  • 4篇肺炎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细胞
  • 3篇原代培养
  • 3篇微血管
  • 3篇微血管内皮
  • 3篇微血管内皮细...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3篇肺微血管
  • 3篇肺微血管内皮
  • 3篇肺微血管内皮...
  • 2篇多糖
  • 2篇脂多糖
  • 2篇脂多糖诱导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磁珠

机构

  • 14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台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周玲萍
  • 6篇徐红蕾
  • 5篇李玉苹
  • 4篇叶君如
  • 3篇苏珊珊
  • 3篇郑爽
  • 2篇陈成水
  • 2篇周颖
  • 2篇张冬青
  • 2篇卢芳
  • 2篇吴庆国
  • 1篇庄丹雯
  • 1篇高申孟
  • 1篇黄达枢
  • 1篇赖茜茜
  • 1篇王燕
  • 1篇贾玉双
  • 1篇陆中权
  • 1篇李云雷
  • 1篇张丹

传媒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医学会呼...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9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胸部CT影像。结果39例患者的肺部病变均表现为实变影,并表现有支气管充气征36例,磨玻璃影23例及胸腔积液28例,实变影、磨玻璃影及胸腔积液同时存在者17例。其他表现有小叶间隔增厚4例,铺路石征3例,晕征4例及反晕征2例。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重症患者多分布广泛,呈多肺叶受累,易合并胸腔积液。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能好转吸收。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疫鸟接触史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苏珊珊周颖叶忆如周玲萍王蓓蓓陈成水李玉苹
关键词:肺炎鹦鹉热体层摄影术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一例被引量:3
2019年
患者,男,51岁,因"发热伴干咳半月"于2017年5月22日入院.患者半个月前淋雨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 0℃,伴干咳,程度较剧烈,无畏寒、寒战、乏力、盗汗、消瘦,无胸闷、胸痛,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四肢关节疼痛及肌肉酸痛,无头晕、头痛.2017年5月18日患者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双肺多发感染(其间夹杂结节影),诊断考虑"肺部感染",予亚胺培南西司他汀1g每6h1次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 5 g每日1次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片0. 5 g每日1次口服抗感染及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持续高热,出现呼吸困难,无胸痛、端坐呼吸,复查肺部CT提示病灶进展,遂至我院急诊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双肺多发感染伴部分实变,两侧少量胸腔积液,予亚胺培南西司他汀1.0g每8h1次静脉滴注、莫西沙星0. 4 g每日1次静脉滴注抗感染及奥司他韦胶囊口服抗病毒等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
周玲萍郑爽付秦磊李玉苹叶君如徐红蕾
免疫磁珠分选法原代培养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稳定的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选取45只1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酶消化法、组织贴块法、免疫磁珠分选法3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PMVECs,观察细胞形态学以及VIII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内皮细胞,计算各组原代培养成功率及从原代培养开始到首次传代所需时间,测定细胞纯度,MTT法绘制生长曲线。结果:3组原代培养的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均能见到短梭形、多边形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VIII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性。免疫磁珠分选法组原代培养成功率及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原代培养至首次传代所需的时间短于组织贴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纯度显著高于酶消化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于酶消化法与组织贴块法,免疫磁珠分选法原代培养小鼠PMVECs具有重复性好,分离速度快,细胞纯度高及活性好的优点。
周玲萍冯成汤雪斌徐红蕾
关键词:细胞培养原代培养免疫磁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小鼠暴露式气管注射给药方式探索及对照组设置
2017年
目的:探索能使药物基本均匀、稳定地分布于肺部的暴露式气管注射给药方法,并科学设置其对照组。方法:以美蓝代替药物,暴露成年健康小鼠(体质量18~30 g)气管,从干预措施、给药体位、速度、所需的客观药物体积及小鼠主观可耐受体积考虑,予暴露式气管注射。继而以小鼠(体质量20~24 g)为实验对象,以水溶性药物脂多糖(LPS)为例,按上述方法予LPS(2 mg/m L)及0.9%氯化钠溶液建立LPS组及NS组,于3、8、14 h时处死,正常组小鼠无干预,予同时处死,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BALF中沉淀的细胞予瑞氏-姬姆萨染色计算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MN%),肺组织行病理HE染色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D比)。结果:美蓝基本均匀、稳定地分布于小鼠各肺叶;与正常组比,LPS组BALF中的MCP-1水平在3、8 h时明显增加(P<0.05),随时间的推移BALF中PMN%逐渐增加,肺组织炎症改变明显,ICAM-1表达明显增加,W/D比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组比,NS组仅BALF中的MCP-1水平、W/D比在3 h时明显升高(P<0.05),余时间点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采用本研究方法对小鼠暴露式气管注射水溶性药物。当研究8 h内的肺脏变化时对照组宜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8 h时,可以设正常组为对照组。
王怒静彭传鹏郑爽周玲萍徐红蕾
关键词:小鼠水溶性药物
急相蛋白、IL-6、IL-8早期诊断极低体重儿细菌性感染的价值
2003年
为评价急相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价值,对1998年12月~2000年4月收治的42例VLBWI,按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分感染组23例(8例败血症、15例可疑败血症)和无感染组19例,用散射比浊法及双抗体夹心ELLSA法,于入院当天、第3天、第5天分别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结合珠蛋白(HP)及IL-6、IL-8水平。检测结果的比较显示:对VLBWI细菌感染诊断敏感度IL-6为86.96%,CRP为73.91%,IL-8为69.56%。血清IL-6水平与CRP和HP呈正相关,r=0.425,P<0.05和r=0.545,P<0.01。结果提示血甭IL-6有较高敏感性,而CRP敏感性稍低但特异性高(89.47%),且两者有紧密内在联系。因此,故血清IL-6和CRP水平可作为VLBWI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首选指标之一。
周玲萍陆中权贾玉双黄达枢
关键词:急相蛋白IL-8极低体重儿细菌性感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第478例 胸腺瘤-两肺弥漫性病变-肺孢子菌肺炎-Good综合征被引量:2
2019年
Good综合征是一种以胸腺瘤及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为特征的成人免疫缺陷病,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存在缺陷,临床常表现为反复感染,但是Good综合征并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文献报道较少。本例报道为B2型胸腺瘤患者,痰液及肺泡灌洗液均检到耶氏肺孢子菌,证实为PJP。同时血IgG及IgM减低,T淋巴细胞绝对值、B淋巴细胞绝对值、CD4 T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下降,符合Good综合征诊断。
周玲萍叶君如苏珊珊李云雷张丹陈成水李玉苹
关键词:胸腺瘤
不同方法原代培养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比较
徐红蕾周玲萍吴庆国卢芳王燕高申孟
不同方法原代培养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比较
目的:  通过比较酶消化法、组织贴块法、免疫磁珠分选法三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差异,探讨一种高效、稳定的小鼠PMVECs原代培养方法。  方法:  选取45只1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
周玲萍
关键词: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免疫磁珠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感染、吸氧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 h、24 h、72 h的动脉血p H、Pa O_2、Pa CO_2的变化情况、临床有效率及住院时间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动脉血p H在治疗后24 h、72 h明显增加,Pa O_2在治疗后6 h、24 h、72 h明显升高,而Pa CO_2在治疗后6 h、24 h、72 h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治疗手段治疗后,总有效率均达到60%以上。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能纠正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缩短住院时间。
杨薇薇杨希周玲萍王丽娟朱君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布地奈德混悬液
中医药文化在现代化健康管理中的定位与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文化在现代化健康管理中的定位与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收治的1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药文化指导健康管理工作,对中医药文化进行现代化整合。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中医健康管理效果、肺功能指标及管理后的临床疗效等。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中医健康管理效果没有显著差异;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健康管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没有显著的差异;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显著(P均<0.05)。观察组管理后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文化在健康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得临床管理工作效果更为理想,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
虞慧珍周玲萍王秀秀庄丹雯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健康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