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雪松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血凝状态
  • 1篇血压
  • 1篇血压变异
  • 1篇血压变异性
  • 1篇压变异性
  • 1篇亚急性
  • 1篇亚急性联合变...
  • 1篇原发性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 1篇凝血
  • 1篇维生素B12...
  • 1篇纤维蛋白

机构

  • 4篇安徽省宿州市...

作者

  • 4篇吴雪松
  • 2篇王小凤
  • 1篇刘强
  • 1篇王辉
  • 1篇许为勇

传媒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凝状态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凝血状态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固态法测定凝血各项指标。比较进展性脑梗死、非进展性脑梗死及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L)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凝血指标的异常与病情的进展密切相关。
刘强王辉吴雪松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凝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伴小脑病变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一例
2019年
患者女性,76岁。因双下肢行走无力1月余,四肢麻木1周,于2018年3月31日入院治疗。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直立、行走困难,独立行走不能,双手持物不稳,同时伴记忆力减退,病程中未曾发生头晕头痛、发热、视力减退,以及精神行为异常或昏迷抽搐等症状与体征。
宇辉吴雪松王小凤翟瑞雪
关键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小脑疾病维生素B12缺乏病例报告
丁苯酞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肽联合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联合奥扎格雷钠在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王小凤许为勇吴雪松
关键词:丁苯酞奥扎格雷钠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变异性与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2例,根据MRI的结果分为LA组75例及非LA组27例,并对LA组按照Fazekas量表对脑白质病变程度评估分为轻度LA组23例,中度LA组27例和重度LA组25例。采用无创性便携式血压监测仪监测病人24 h血压变化,比较2组病人血脂指标、高血压病程、24h、日间及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血压变异性(BPV)。结果:2组病人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血清TC、TG、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病人24 h SBP和DBP、日间SBP和DBP、夜间SBP和DBP均高于非LA组(P<0.05~P<0.01)。LA组病人24 h SBPV和DBPV、日间SBPV和DBPV、夜间SBPV和DBPV均明显高于非LA组(P<0.01)。不同程度LA组间B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LA组高于轻度LA组(P<0.05~P<0.01),且重度LA组的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性高于中度LA组(P<0.05),中度LA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性明显高于轻度LA组(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变异性与LA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关。
吴雪松宇辉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变异性脑白质疏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