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颖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妊娠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早产
  • 3篇妊娠期
  • 2篇血压
  • 2篇孕妇
  • 2篇皮肤
  • 2篇子宫
  • 2篇硫酸镁
  • 2篇高血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清
  • 1篇血乳
  • 1篇血乳酸

机构

  • 15篇台州市立医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刘颖
  • 7篇赵淑清
  • 3篇许小莉
  • 3篇陈仁
  • 2篇陈晋广
  • 2篇任小丽
  • 1篇马琴飞
  • 1篇陈祥恩
  • 1篇孙曼娜
  • 1篇陈健
  • 1篇杨宇
  • 1篇杨波

传媒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间在台州市立医院妇产科出生的103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筛查ROP发生请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在103例早产儿中,检出ROP12例,检出率为11.6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吸氧浓度、出生体重、机械通气、吸氧时间、贫血、颅内出血均为RO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在吸氧浓度等因素上都与ROP的发生有显著关系,因此给予适当浓度的氧疗和早期预防以及治疗都能减少ROP的致盲率和发生率。
徐德建刘颖麻张伟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影响因素
硫酸镁联合拜新同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拜新同片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拜新同片治疗,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评估婴儿结局,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母婴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前者Apgar评分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拜新同片治疗可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具有改善母婴结局的作用,且具有较为良好的安全性。
刘颖赵淑清
关键词:硫酸镁妊娠高血压
安宝治疗早产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安宝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诊断先兆早产的孕妇作为观察组,给予安宝治疗;并随机选择66例符合相同条件的病例作为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显效时间、治疗天数、延长孕龄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应用安宝后孕妇宫缩显著抑制(P<0.05),用药后虽然有心率加速,但无1例>140次/分。结论安宝通过有效抑制宫缩,对于治疗先兆早产是有效的,虽然对心率影响比较大,但仍较为安全。
刘颖
关键词:硫酸镁先兆早产
消癥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消癥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痛经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EMT痛经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癥止痛汤治疗。均连续观察12周,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1%,对照组为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周,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各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癥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明显,抑制血清TNF-α、IL-6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刘颖陈仁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证痛经
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病原体感染状况及用药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分析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生殖道的感染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93例作为不孕组,同时选取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UU及MH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不孕组CT、UU、MH、CT+UU、UU+MH、CT+UU+MH及总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卵管性不孕与CT、UU、CT+UU、UU+MH感染均密切相关(CT:OR=3.371,P=0.045;UU:OR=2.795,P=0.021;CT+UU:OR=7.538,P=0.016;UU+MH:OR=4.816,P=0.036)。其中CT+UU与输卵管性不孕的联系最密切。支原体药敏实验显示,UU对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敏感率较高(敏感性均为91.67%);MH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壮观霉素较敏感(敏感性为87.50%、87.50%和75.00%);UU+MH对交沙霉素较敏感(敏感性为72.72%)。结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应重视病原体检测,根据病原体的药敏结果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陈仁刘颖
关键词:不育支原体衣原体用药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影响因素,且构建个体化预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7月在台州市立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且有生育需求的200例患者,统计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2年内妊娠情况,再依据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分成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组(29例)与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组(77例),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构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与校准曲线验证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有既往流产史、多发肌瘤、(中、重度)盆腔粘连程度均是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列线图预测模型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80(95%CI:0.818~0.943)。绘制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准曲线,且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4.947,P=0.293。结论 基于年龄、既往流产史、肌瘤数目、盆腔粘连程度构建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杨宇刘颖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影响因素
SELDI-TOF-MS技术在Paget病与皮炎湿疹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陈晋广赵淑清杨波刘颖任小丽
Paget's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湿疹样皮损,由于该病多有瘙痒、丘疹、潮红、渗出、结痂及脱屑等类似湿疹的表现,临床很容易误诊为皮肤慢性湿疹或皮炎。而病理诊断往往需多次多部位取材,甚至疾病发展到中晚期时才能明确诊断,难以对病...
关键词:
关键词:皮肤疾病湿疹
围产期补钙及保健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作用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研究围产期补钙及保健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发生的作用。方法跟踪台州市立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门诊产检的围产期高危孕妇742例,其中未进行产前保健和补钙的孕妇326例作为对照组,补钙并进行围产期保健的416例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前孕妇血钙浓度明显升高,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钙浓度无明显变化,产前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PIH发生率为4.0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仅1例发生先兆子痫,占PIH的5.88%,而对照组发生先兆子痫、子痫22例,占PIH的32.35%,严重程度明显重于观察组(χ2=4.83,P<0.05)。结论具备妊娠高危因素的孕妇加强围产期保健,并适当补钙,投入少,预防效果好,是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有效手段,可在社区及妇幼保健站推广。
刘颖赵淑清陈仁
关键词:围产期补钙保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脐动脉血乳酸值与胎儿窘迫的关系
2009年
血气分析是评价体内酸碱状态-气体代谢及物质代谢的一个金标准。本研究在产程中同时测定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值及血气分析值,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并结合胎心监护图形,评价脐动脉血乳酸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淑清刘颖许小莉
关键词:脐动脉血乳酸值胎儿窘迫胎心监护图形血乳酸测定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血糖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将2014年1-12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08例GDM孕妇按照产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其分为血糖正常组(74例)和血糖异常组(34例)。调查GDM孕妇产后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异常组产妇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值、产前BMI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5;t=5.87,P<0.05;t=3.12,P<0.05);另外,异常组中存在糖尿病家族史及产后运动时间低于1 h/d者明显多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P<0.05;χ2=5.8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年龄、孕前BMI值、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是引起GDM孕妇产后血糖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产后运动锻炼则是保护因素。结论妊娠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是引起孕妇产后发生血糖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进行产后运动锻炼有助于降低血糖异常的发生率。
许小莉刘颖孙曼娜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异常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