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振琪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结石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探查
  • 1篇胆道探查术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合并
  • 1篇胆囊结石合并...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源性
  • 1篇远期
  • 1篇远期并发症
  • 1篇造口
  • 1篇肾结石
  • 1篇肾镜
  • 1篇肾造口术

机构

  • 4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4篇杨振琪
  • 3篇马文贵
  • 1篇刘跃光

传媒

  • 1篇华夏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远期并发症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Orr式Roux-en-Y吻合术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FJI)对于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Orr组和FJI组,每组各48例。Orr组消化道重建方式为Orr式Roux-en-Y吻合术,而FJI组为郝氏重建设计的FJI术式,1年及2年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术后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1年,除体重变化两组差异不明显外,其他指标FJI组均有优势(P<0.05);术后2年,FJI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及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Orr组(P<0.05)。结论 FJI术式对于提高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降低术后远期并发症均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马文贵杨振琪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生活质量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比较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切口长度、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可显著提升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
马文贵杨振琪
关键词:开腹手术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患者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PCNL治疗的患者7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组(46例)和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6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结石大小、结石部位、是否鹿角型结石、结石成分)和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冲洗液使用量、手术时间、有无泌尿系感染、肾积水程度、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尿常规),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年龄≥60岁、女性、糖尿病、鹿角型结石、结石成分以磷酸钙为主的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源性脓毒血症组术中冲洗液使用量≥30 L、尿常规阳性的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60岁、女性、糖尿病、术中冲洗液使用量≥30 L、尿常规阳性、鹿角型结石、结石成分以磷酸钙为主均是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女性、糖尿病、术中冲洗液使用量≥30 L、尿常规阳性均会增加PCNL术后患者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风险,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上述各项指标予以相关干预,从而达到降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的目的。
杜建辉向芹杨振琪刘跃光吴镇秋李灿黄占洪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肾结石
腹腔镜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作用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估腹腔镜根治术后结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对比分析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18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64例和开腹组54例,采用SPSS17.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存质量指数评分(GLQI)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以率(%)表示,组内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均低于正常人水平。术后1 d,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腹腔镜组患者的评分与术前无明显差异,开腹组患者的各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3 d起两组患者的GLQI总分及各项评分均逐渐回升,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5 d的评分接近正常水平,而开腹组患者部分评分仍明显低于术前,在术后30 d时接近术前水平;组间对比发现术后1 d、3 d、7 d、15 d、30 d时腹腔镜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状态、心理情绪状态、社会活动状态、症状与体征评分明显高于开腹组,而术后1 d、3 d、7 d、15 d总评分也明显高于开腹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6.25%(4/64),开腹组20.37%(11/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在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效果显著优于开腹根治术。
马文贵杨振琪
关键词:结肠肿瘤腹腔镜检查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