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1篇多基因
  • 1篇药物治疗
  • 1篇药物治疗进展
  • 1篇抑制剂
  • 1篇抑制剂治疗
  • 1篇阴性
  • 1篇阴性乳腺癌
  • 1篇杂交捕获
  • 1篇制剂
  • 1篇三阴
  • 1篇三阴性乳腺癌
  • 1篇上皮
  • 1篇上皮-间充质...
  • 1篇转移性乳腺
  • 1篇转移性乳腺癌
  • 1篇晚期
  • 1篇晚期三阴性乳...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张剑
  • 4篇胡夕春
  • 4篇陶中华
  • 1篇黄薇
  • 1篇曹军宁
  • 1篇曹君
  • 1篇张晓伟
  • 1篇张群岭
  • 1篇王磊苹
  • 1篇贾振亚
  • 1篇吴向华
  • 1篇王佳蕾
  • 1篇吴振华
  • 1篇王碧芸
  • 1篇王中华
  • 1篇邵志敏
  • 1篇罗志国
  • 1篇常建华
  • 1篇郭伟剑
  • 1篇赵燕南

传媒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500mg氟维司群治疗既往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背景与目的: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是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的常规用药。在既往AI治疗后进展的患者中,500 mg氟维司群存在一定获益。该研究旨在探索500 mg氟维司群在既往接受AI治疗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临床实际应用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88例经500 mg氟维司群治疗的既往接受AI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疗效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观察疗效指标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以及安全性。结果:中位随访 11.3 个月,患者的中位PFS为5.9个月(95%CI:4.2-7.5);CBR为40.0%,ORR为3.4%。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患者的PFS与转移部位数目(HR=1.92, 95%CI:1.2-2.9,P=0.002)以及既往是否接受转移后化疗(HR=1.52,95%CI:1.0-2.1,P=0.022)有关。6例患者因不良事件停用氟维司群治疗。结论:500 mg氟维司群治疗既往接受AI治疗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肯定。
赵燕南龚成成胡夕春王中华张剑王磊苹曹君陶中华王碧芸
关键词:氟维司群转移性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
MicroRNA-21调控乳腺癌对吉西他滨耐药的机制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与目的: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在转移性乳腺癌中展示出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耐药的出现导致治疗失败。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起到类似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虽然肿瘤中关于化疗药物耐药的机制报道很多,但microRNA异常表达与耐药之间的关系及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microRNA-21在乳腺癌吉西他滨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低浓度持续诱导MDA-MB-231细胞的方式构建人乳腺癌耐吉西他滨细胞株,药物敏感性差异达10倍以上,继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CCK-8、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转染、划痕和Transwell等实验分别检测microRNA-21对药物的敏感性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的影响。结果:在乳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中存在EMT现象,相比亲代细胞,microRNA-21呈高表达,并与吉西他滨敏感性呈负相关。转染microRNA-21的抑制剂和mimic可以分别下调和上调micro RNA-21表达,同时EMT现象和药物敏感性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结论:MicroRNA-21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EMT发生而介导乳腺癌对吉西他滨的耐药。
吴振华陶中华张剑解婕胡夕春
关键词:MICRORNA-21乳腺癌上皮-间充质转化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泛癌检测panel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泛癌多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泛癌检测panel,利用基因探针杂交法富集141个基因的重要外显子区域与部分内含子区域,旨在达到精准检测,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检测对象为患者DNA,将ctDNA...
胡夕春郭伟剑陶中华张剑常建华张群岭张晓伟罗志国胡志皇曹军宁王佳蕾吴向华邵志敏黄薇胡欣施锦绣裴雨晨王云锦
文献传递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目前,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TNBC)的药物治疗已取得了一些进展,相应的临床研究即有阳性的结果,也有阴性的结果,都为我们的临床实践带来帮助。其中,靶向治疗尚没有突破,化疗方案的优化方兴未艾,免疫治疗则初现端倪。作者就晚期TNBC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张剑陶中华贾振亚胡夕春
关键词:化疗靶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