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妮
- 作品数:28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学更多>>
- 自媒体与全民阅读发展态势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在自媒体背景下,数字阅读已成为我国全民阅读发展新的趋势,面对这种新的趋势,我国全民阅读推广的力量表现如何?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策略怎样?对我国全民阅读发展新的趋势进行梳理与研究,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 吴佳妮
- 关键词:自媒体
- 媒体融合时代呈现的视听盛宴--从2010世界杯报道说起被引量:8
- 2010年
- 本文以媒体对2010年世界杯的报道为例,探讨了网络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在"恪守"与"延展"中突破自我,新媒体如何在"模仿"与"创新"中站稳脚跟,二者必须在"求同"与"存异"中走向融合,寻求媒体发展新路。
- 吴佳妮
- 关键词:世界杯报道传统媒体媒体融合
- 群落生态学视角下的贵州山地旅游发展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贵州是一个岩溶化的高原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山地的封闭性形成了类似岛屿的生境,这为山地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态文化空间。从群落生态学的视角上看,贵州山地旅游群落存在三大问题:1)旅游群落生产力相对较低;2)地区旅游群落生产力差异大;3)旅游群落生态系统服务急需提升。因此,打造高品质山地旅游群落、丰富地区山地旅游群落要素体系、优化山地旅游群落生态系统服务成为解决这三大问题的关键。
- 袁茏岳坤前朱悦张晓松吴佳妮
- 关键词:群落生态学山地旅游
- 旅游类本科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创新路径——以贵州省旅游高等院校为例
- 2024年
-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时代、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基于贵州部分本科院校旅游类人才培养方案现状,发现其实践环节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归因分析,提出贵州本科院校旅游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创新路径,以期推进贵州旅游本科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更好地满足旅游人才市场需求。
- 吴佳妮江永薇
- 关键词:旅游本科教育
- 贵州乡村文化遗产地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季刀上寨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贵州有丰富的乡村文化遗产,而体验旅游的开发也符合相关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利用ASEB栅格分析法,梳理季刀上寨旅游开发产品体系,认为产品开发策略是:以明确的定位强化产品特色,以社区参与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以精品战略突破空间的限制。
- 吴毅吴佳妮喻言
- 关键词:体验旅游
- “仰阿莎”文化价值挖掘与文化品牌建设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从"仰阿莎"文化研究的现状简述入手,分别从文学价值、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价值、艺术审美价值、文化保护与传承价值四个维度对其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度的梳理和挖掘,并结合实际,从文化品牌定位、核心文化产品打造、融合价值要素和资源研发系列产品等方面对剑河县"仰阿莎"文化品牌建设,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之路提出建议。
- 吴佳妮
- 关键词:文化价值文化品牌
- 苗族古歌的审美研究
- 苗族文化是一个有着独特的载体、历程和印记的体系。由于苗族长期没有文字存在,苗族古歌成为这个体系中最重要的口头传统,承载着苗族人建构自身文化系统与地方性知识的重任。苗族古歌包含着信仰崇拜、万物起源、日月形成、族源迁徙、人神...
- 吴佳妮
- 关键词:苗族古歌仪式审美诉求审美特征
- 文献传递
- 从神话思维看苗族古歌《仰阿莎》的审美意识被引量:1
- 2017年
- 神话思维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原始思维的样貌,与审美思维有着紧密的关系,苗族古歌《仰阿莎》作为黔东南清水江与都柳江流域苗族先民精神信仰与生活图景的神话式表达,是研究苗族先民思维方式与审美意识的重要文本。本文以民间采集的几种异文的《仰阿莎》记录文本为研究对象,从神话思维的视角,阐释古歌中蕴含的以自然为美,以和谐共生为美,极富浪漫主义想象和朴素的功利思想等审美意识,进而探讨苗族先民在神话思维作用下形成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诉求。
- 吴佳妮
- 关键词:神话思维古歌审美意识
- 贵州省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改革创新探索
- 2024年
-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贵州省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民族文化大省,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近年来,贵州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成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这为贵州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使得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 吴佳妮何永玲
- 关键词:文化产业
- 长征文化遗产的空间旅游吸引力及路网可达性关联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 2025年
- 长征文化遗产是一种区别于世界遗产、工业遗产的旅游资源,其作为具有我国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采用ArcGIS结合变异系数、旅游吸引力效用模型以及可达性研究方法等分析了中国贵州省长征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异、旅游吸引力效用及路网可达性动力机制。结果显示:(1)遵义市长征文化遗产居贵州省首位,贵州省长征会议遗址、红军烈士陵园、长征名人故居和红军战斗遗址四类遗产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市州。(2)遵义与贵阳之间的红色旅游吸引力效用最大,铜仁与黔西南之间的红色旅游吸引力效用最小。(3)在可达性方面,四类长征文化遗产的可达性由贵阳向四周逐渐递减,其中贵阳、遵义南部可达性好,而黔西南西南部和铜仁东部可达性较差。(4)交通与旅游的融合程度会影响区域红色旅游的空间合作效率。
- 董宝玲吴佳妮王华
- 关键词:红色旅游可达性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