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凰
- 作品数:25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稻瘟病抗性基因Pik-zh的功能特异性分子标记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稻瘟病抗性基因Pik‑zh的功能特异性分子标记与应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k‑zh功能特异性分子标记为Pik‑zh‑InDel,通过引物对SEQ ID NO.1和SEQ ID NO.2从携带有稻瘟病抗性基因Pik...
- 杨德卫何旎清郑向华黄凤凰程朝平叶宁
- 文献传递
- 一个水稻稻曲病相关散穗基因spr9、蛋白质及应用
- 本发明的目的是分离、克隆一个介导水稻稻曲病散穗的基因spr9及其编码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敲除后,能调控水稻等作物的散穗,并影响水稻稻曲病的抗性;提出根据该基因在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
- 杨德卫何旎清黄凤凰
- 水稻抽穗期基因的鉴定与遗传调控网络研究与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水稻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抽穗期直接决定一个品种的地域适应性和季节适应性,水稻抽穗期与品质和产量等农艺性状极其相关。探讨如何利用常规技术和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来改变和调控水稻抽穗期,对水稻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介绍了水稻抽穗期组成要素和遗传特性,总结了鉴定的抽穗期QTL位点,分析了抽穗期相关基因的功能,接着概括了水稻抽穗开花调控网络,最后讨论了当前水稻抽穗期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前景,期望为今后深入开展水稻抽穗期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 杨德卫陈壬杰程朝平程朝平郑向华叶宁叶新福
- 关键词:SATIVA抽穗期基因克隆
- 一个水稻稻曲病相关散穗基因spr9、蛋白质及应用
- 本发明的目的是分离、克隆一个介导水稻稻曲病散穗的基因spr9及其编码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敲除后,能调控水稻等作物的散穗,并影响水稻稻曲病的抗性;提出根据该基因在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
- 杨德卫 何旎清黄凤凰
-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Pigm-1基因改良恢复系R20的稻瘟病抗性被引量:9
- 2022年
-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给我国甚至全世界的水稻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隐患。选育优质抗稻瘟病恢复系,进而培育稻瘟病水稻杂交组合,是选育抗稻温病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双抗77009为抗性基因Pigm-1的供体亲本,以感病恢复系R20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方法,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定向改良优质水稻恢复系R20的稻瘟病抗性,得到4个R20的抗病改良系。室内接菌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R20-1、R20-2、R20-3和R20-4改良系均表现为抗稻瘟病;遗传背景恢复分析显示,这4个改良系基本恢复受体亲本的背景;农艺性状分析表明,R20-1、R20-2、R20-3与受体亲本R20的株高、穗长、有效穗、每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长、粒宽和千粒重等性状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而R20-4的粒长和千粒重与R20相比显著增加。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改良了恢复系R20稻瘟病抗性,而且改良系R20-4在抗病的同时产量得到了提高,为抗稻瘟病基因Pigm-1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何旎清杨德卫郑向华黄凤凰程朝平叶宁
-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一种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的dCAPS分子标记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的dCAPS分子标记机应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功能特异性分子标记为Pita‑dCAPS;所述Pita‑dCAPS分子标记利用引物对SEQ ID NO.1和SEQ ID NO.2从携...
- 杨德卫 何旎清黄凤凰 余敏祥
- 文献传递
- 一种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鉴定获得高抗稻瘟病水稻新材料;利用已开发的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功能性分子标记,检测该抗性材料或种质的抗性位点;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该抗性位点基因进行敲除,再利用不同...
- 杨德卫何旎清程朝平黄凤凰林少俊
-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CSSL37的YSA基因进行定点编辑被引量:2
- 2018年
- 水稻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是作物新资源的挖掘、数量遗传研究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理想工具和材料。CRISPR-Cas9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基因编辑技术,通过该技术已对多种植物的基因组进行了编辑。YSA的突变体ysa,由于在编码区5个碱基的缺失导致白化的性状,ysa在3叶期以前发育出白化叶,之后叶片逐渐变绿,到6叶期完全恢复成正常绿色。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同时含有2个sg RNA载体,以CSSL37株系为材料,通过对YSA基因进行定向编辑和修饰。结果表明,获得CSSL37株系的转基因苗20株,有18个株系在目标区域内序列均发生变化,其中有2个株系在T0代已经纯合,出现目标性状的表型。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基因编辑体系和创制优异的水稻新材料提供了帮助。
- 杨德卫郑向华项光海曹源伟程朝平叶宁黄凤凰王皓毅叶新福
- 关键词:水稻
- 稻瘟病抗病蛋白Pigm-1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 2025年
- 【目的】稻瘟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1具有广谱抗性,但其抗病的遗传机制还不清楚,通过筛选并鉴定Pigm-1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为水稻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诱饵载体p GBKT7-Pigm-1-CC1-576,检测诱饵蛋白自激活活性,同时,将p GBKT7和p GBKT7-Pigm-1-CC1-576质粒分别单独转化Y2H Gold酵母菌株检测诱饵蛋白毒性;利用稻瘟病菌诱导后构建的水稻酵母c DNA文库筛选水稻抗病R蛋白Pigm-1的互作蛋白,并通过Rice Information Gate Way(RIGW)比对与注释测序结果;利用荧光素酶互补(Luc)、免疫共沉淀(Co-IP)和酵母双杂交试验对Pigm-1与Osb HLH148进行互作验证;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对互作蛋白Osb HLH148对应的基因进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自激活性检测显示,共转化诱饵蛋白p GBKT7-Pigm-1-CC1-576与AD质粒没有自激活现象,毒性检测结果表明,诱饵蛋白对酵母细胞毒性较小或没有毒性;通过筛选酵母文库,获得124个可能与Pigm-1互作的蛋白,涉及乙烯合成、赤霉素合成、活性氧清除、酶代谢等相关蛋白,还有功能未知蛋白;利用Luc、Co-IP和酵母双杂交试验验证了Pigm-1-CC1-576与Osb HLH148具有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Osb HLH148受稻瘟病菌诱导表达;Osb HLH148在水稻6周龄的叶片中表达量最高。【结论】获得可能与Pigm-1互作的124个蛋白,其中Osb HLH148与Pigm-1-CC1-576具有互作关系,推测Osb HLH148可能在Pigm-1介导的稻瘟病抗性中发挥作用。
- 晋艺丹何旎清程朝平林少俊黄凤凰白康呈张涛汪文潇余敏祥杨德卫
-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
- 稻瘟病抗性基因Pik-zh的功能特异性分子标记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稻瘟病抗性基因Pik‑zh的功能特异性分子标记与应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k‑zh功能特异性分子标记为Pik‑zh‑InDel,通过引物对SEQ ID NO.1和SEQ ID NO.2从携带有稻瘟病抗性基因Pik...
- 杨德卫何旎清郑向华黄凤凰程朝平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