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循证
  • 2篇护理
  • 1篇动脉瘤
  • 1篇选拔
  • 1篇选拔培养
  • 1篇循证护理
  • 1篇循证护理实践
  • 1篇循证实践
  • 1篇腰穿
  • 1篇医用
  • 1篇镇静镇痛
  • 1篇镇痛
  • 1篇师资
  • 1篇师资结构
  • 1篇输液
  • 1篇输液泵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患者
  • 1篇术前
  • 1篇通气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篇田培
  • 1篇胡敏
  • 1篇蔡吉
  • 1篇赵慧华
  • 1篇杨淼淼
  • 1篇张晓云

传媒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气管插管患者镇静镇痛管理模式的循证实践
目的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基于循证的镇静镇痛管理模式,减少躁动,提高病人舒适度,避免过度镇静,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Ⅲ) 不能自行描述疼痛的患者,但如运动功能正常且行为可以观察...
田培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气管插管循证实践
一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开展每日中断镇静的循证护理实践被引量:4
2015年
镇痛、镇静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 IC U )机械通气患者的基本治疗措施,有效的镇痛、镇静可提高患者舒适性,保证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过度镇静会导致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增高、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医疗费用增加及住院时间延长[1]。研究[2]显示,机械通气患者每日中断镇静、实施每日唤醒,可防止过度镇静,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 U 入住时间。但每日间断镇静有增加患者自行拔管发生率的可能,并且使患者长期发生一些心理方面的并发症。因此,中断镇静、每日唤醒在临床上应用并不十分广泛。笔者通过系统检索相关证据并尝试将证据应用于临床机械通气患者,以探讨基于循证的每日中断镇静护理的临床适用性。
田培齐碧蓉张晓云
关键词:机械通气循证护理
经鼻垂体瘤术后患者口渴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2025年
目的 为深入了解垂体瘤术后患者的口渴程度及口渴痛苦程度现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本次研究对垂体瘤术后患者展开详细调查,为改善患者口渴状态、完善相关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我院神经外科就诊住院的患者10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口渴程度量表和口渴痛苦程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对患者口渴程度影响更明显(P<0.05),术前禁水时间和术前饮对患者口渴痛苦程度影响更明显(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禁水时间和术前饮是影响患者口渴痛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经鼻垂体瘤术后患者口渴程度及口渴痛苦程度普遍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提前制定护理计划,重视术前饮实施,以减轻患者术后口渴痛苦程度。
陈雨荷田培
关键词:垂体瘤口渴
一种多功能医用测量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医用测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底盘,装置底盘上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从上到下依次套有第一测量固定环、第二测量固定环和第三测量固定环,第一测量固定环和第三测量固定环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挂钩和第...
田培
文献传递
我国教学医院护理教师师资结构及选拔培养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6年
临床护理教师是指在临床护理教学开展过程中,通过榜样示范和教学活动,教授或增强护生的认知、情感和临床技能,促进护生职业行为发展的护理专业人员[1]。与课堂教学相比,临床教学有其独特性。临床护理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社会化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整合的关键阶段。由于临床护理教师自身素质将影响护生的培养质量[2-3],因此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及管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4]。
杨淼淼赵慧华胡敏田培蔡吉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师临床教学师资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