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被引量:1
- 2008年
- 高等教育近年来在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也得以迅速扩大。面对新世纪,有必要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作一些前瞻性的分析,把握整个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大致走向和基本脉络,这对于我们更有效地实现高等教育目标,提高高等教育效率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戴桂君张婷婷
-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 研究生教育如何赋能省域创新——基于31个省份数据的fsQCA分析
- 2024年
- 研究生教育是实现省域创新的关键载体,其集聚的创新要素对推动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整合研究生教育影响省域创新的分析框架,运用fsQCA方法,以我国31个省份为案例样本,探究研究生教育对省域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单一条件变量不能构成省域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学科优势和科技成果转化对省域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关键。研究生教育赋能高水平省域创新的驱动路径有创新基础联动的综合发展型、成果转化主导的创新资源集聚型、学科优势引领的创新环境协同型三种。研究生教育未能赋能省域创新的原因较为复杂,多与学科优势和科研资源两个核心条件的缺失有关。研究结论既有助于丰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范畴,又能为不同地区研究生教育促进省域创新提供实践参考。
- 李晓虹王梓宁张婷婷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数字成瘾的关系:一项元分析
- 2024年
- [目的/意义]探究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数字成瘾的关系,对于有效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数字成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关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问题。[方法/过程]运用元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国内外51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异质性检验、亚组分析和元回归分析,探索导致各研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检验调节变量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数字成瘾呈中等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其中主观支持和家庭支持对数字成瘾的大学生干预效果最佳;社会支持测量工具和学历层次显著调节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数字成瘾的关系。
- 李晓虹张婷婷李天硕
- 关键词:社会支持大学生
- 中小学校如何开发与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被引量:3
- 2008年
- 随着学校的产生与发展,学校逐渐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学生逐渐被“隔离”在社会之外了。陶西平同志曾说:“我们追求的是教育结果,而整个的教育结果要看受教育者步入社会以后所起的作用,学校教育真正留在身上的东西,往往不是考卷上的内容,而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身上记录形成的内在的品质。”教育不可能脱离社会存在,教育过程不能脱离社会来实施,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教育。目前,学校是教育的核心与主力。通过学校来宣传社会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会大大加快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张婷婷
- 关键词:社会教育资源教育结果学校教育受教育者
- 高等教育数字治理的多元行动路径——基于32个案例的fsQCA分析
- 2024年
- 推进教育数字治理是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研究借助TOE理论框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对我国32个高等教育数字治理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高等教育数字治理成效受到网络技术支持、数据管理水平、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区域数字化环境等5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单一因素无法构成高等教育高水平数字治理的必要条件;高水平数字治理的行动路径有3条,即数据管理引领下的区域环境助力型、数据管理支持下的部门协同推动型和社会参与驱动下的网络技术嵌入型;为加快提升高等教育数字治理水平,应着力发挥数据管理与区域环境的联动效应,实现数字治理因校制宜;以数据驱动改进部门业务流程,激活高校数字治理内生动力;立足网络技术建设,精准设计校企合作模式,持续推进校企数字治理协同共生。
- 李晓虹王梓宁张婷婷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雷沛鸿的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被引量:1
- 2009年
- 雷沛鸿先生被誉为"中国的格维龙"。在近代教育史上,雷先生建立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并办理的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丰富了社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他的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以及可贵的实事求是与创新精神,为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 张婷婷戴桂君
- 关键词:雷沛鸿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向——基于64个国家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探究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向,对于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以64个国家为样本,构建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分析框架,提炼出入学与人才培养能力、科研与学科建设能力、知识与技术创新能力、全球影响力4个条件变量,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探索条件变量之间的“多向互动”以及不同条件组合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产生的“联合效应”。研究发现,单一条件无法单独构成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要条件;高等教育强国高水平建设路径有两条,分别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科研学科建设的内生发展型、知识与技术创新赋能高等教育全球影响力的外生驱动型。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突破单一要素攻关,发挥多要素间的耦合协同,共同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立足人才培养与科研学科建设,释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内生动力,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聚焦知识技术创新与全球影响力,激活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外源动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 李晓虹张婷婷王梓宁
-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
- 经典诵读与儿童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弟子规》为例被引量:4
- 2008年
- 经典诵读能够培养儿童孝敬父母,关爱周围的人乃至关心整个民族群体的品质,有了这种品质,儿童对大家事、国家事就会富有责任心。创新精神是一种以责任心为前提的不断发明不断创造的精神。儿童有了责任心才能深刻理解创新精神的内涵,也才能承担起服务社会的重责大任。
- 赵为张婷婷
- 关键词:经典诵读《弟子规》
- 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路径的定性比较分析被引量:15
- 2024年
-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加快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研究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构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分析框架,提炼出数字技术嵌入、战略规划、数字素养与能力、开放教育资源、协作共享五个条件变量。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方法,以组态视角对我国28个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探索条件变量之间的“多向互动”以及不同条件组合对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产生的“联合效应”。研究发现,单一条件无法单独构成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高水平建设的必要条件;高水平建设路径包括“合作驱动型”、“潜力发挥型”和“禀赋优越型”;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数字技术嵌入和战略规划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 李晓虹张婷婷王梓宁
- 关键词:数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