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萧兵

作品数:55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文学
  • 11篇历史地理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哲学宗教
  • 6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5篇艺术
  • 2篇军事

主题

  • 10篇文学
  • 8篇学人
  • 8篇文学人类学
  • 6篇神话
  • 5篇老子
  • 4篇意象
  • 3篇学科
  • 3篇原型意象
  • 3篇人类学
  • 3篇神话学
  • 3篇文化
  • 3篇考古
  • 3篇跨学科
  • 3篇红山文化
  • 3篇楚辞
  • 2篇道家
  • 2篇电影
  • 2篇艺术考古
  • 2篇易经
  • 2篇意蕴

机构

  • 48篇淮阴师范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伦敦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荷兰乌特勒支...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台湾大学
  • 1篇谢菲尔德大学
  • 1篇耶路撒冷希伯...

作者

  • 49篇萧兵
  • 3篇叶舒宪
  • 2篇乐黛云
  • 1篇俞宣孟
  • 1篇吕微
  • 1篇徐新建
  • 1篇林毅夫
  • 1篇靳大成
  • 1篇王荣华
  • 1篇佛克玛
  • 1篇杨利慧
  • 1篇石之瑜
  • 1篇胡建升
  • 1篇刘宗迪
  • 1篇韦立德
  • 1篇黄育馥
  • 1篇陈连山
  • 1篇钱林森
  • 1篇马昌仪
  • 1篇汤一介

传媒

  • 1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0篇民族艺术
  • 4篇文学人类学研...
  • 3篇百色学院学报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明清小说研究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丝绸之路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北方论丛
  • 1篇社会科学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8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为什么说《易经》得名于“太阳蜥蜴”——先秦思想史溯源之一
2021年
《易经》是一部以太阳运动为轴心的、整合多元义项的卜筮之书,前人已经窥知,这里的“易”得名于蜥蜴,因其具有“变易、变化、变动”的特征。蜥蜴的“变”,体现在它的蜕皮与再生,古人认为蛇、蜥能够用改变“形态”的办法维护、延续自我生命,是高度灵智的动物,是生命的干预者或调节者。它们能“未卜先知”,占测晴雨,预言未来。《易经》以“易”为名,强调了书中“符号”或“意象”变动不居性,以及卜筮预测的功用。从字源学来说,“易”字从日,蜥蜴冠戴圆日,是太阳的部属或动物化身。这些都可以借用来说明“易”之从“日”,并且能够帮助人类趋利避害、化凶为吉的神话学背景。
萧兵
关键词:《易经》蜥蜴卜筮太阳
《三国演义》里的性格悲剧被引量:4
2003年
悲剧包括痛苦、不幸,尤其是死亡.有人开玩笑说,喜剧的结尾是所有的人都结婚,<西厢记>最后就是"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那么,悲剧就是所有的主角都死亡.但是,一般的死亡并不能或者很难构成悲剧.小流氓醉死在马路边,没有人当它悲剧(虽然优秀的现代派作家能够把这种"偶发事件"写成悲剧,例如揭示这种无谓死亡的"家庭责任"和社会原因).
萧兵
关键词:《三国演义》性格悲剧小说
史诗阅读小记(一)
2002年
三宝磨:原始的大工业 芬兰史诗<卡莱瓦拉>第10篇,英雄工匠伊尔玛利宁锻造了一种"三宝磨",非常神奇.过去,两种从英文转译的本子略有不同,例如:
萧兵
关键词:史诗
人类学试图拓展——“文字人类学”与审美关系试探
2018年
汉字构型兼顾'音'和'形',一个字既有'象'又有'意'。这种'象意文字'的内涵与中国美学的'意象'概念相通。本文在人类学视域下,通过对汉字的'象意'和'音响形象'的探讨,厘清汉字与审美的关系,从而对建构'文字人类学'做出新的尝试。
萧兵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汉字审美
说“天籁”——中国音乐与诗歌美学笔记
2004年
"天籁"常被用来称赞自然、天真、纯朴的音乐或诗歌。它以"风"与"孔"为取象依据,以"风"或"风吹孔窍"为母型,与上古歌诗和中国古典诗歌有着必然和内在的联系,隐含着中国音乐与诗歌之间的诸多秘密。
萧兵
关键词:天籁音乐美学
盘丝洞——兼论志怪中"天鹅处女"之意蕴被引量:4
2004年
《西游记》盘丝洞故事,是"天鹅处女"或"异类婚姻"型传说的喜剧形态,既带着对动物、对女性的偏见,又含有对男性及其"侵略性"和"窥视癖"的反讽。蜘蛛被初民看作"生命"或"创生"的大母神,她的丝或网是情思、情网和喜庆的"隐语",而盘丝洞则是可怕的女性生殖孔道之意象--这样,被妖魔化的蜘蛛女神便成为"生命"与"死亡"二元对立的原型。吴承恩对此类民间创作的继承与改造,表现出他世界观和艺术观的矛盾。
萧兵
关键词:《西游记》民间传说志怪小说文学评论
“走马圈地”与神圣凭照
2003年
萧兵
关键词:土地面积霸权话语
世界村的新来客──“走向人类、回归文学”的文学人类学被引量:6
2000年
萧兵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
《老子》之“信”就是话语就是道——再论道家哲学的原子论
1999年
《老子》书里,道>象>物>精>信构成连续性和包孕性的序列。精是物的极微细者,相当于《墨子》的“端”和古希腊的Atom(原子);那么“信”就可能是“亚原子”,进入“量子论”的范畴。而“信”近于“非常名”的“名”,是“语言”,是“信言”,颇像后现代思想者所谓“话语”。原始思维里,“语言”或“话语”具有创生功能。万物的原初是“无名”,“有名”才是万物的母亲。世界是在被认识、被命名以后才成为人类的对象,成为“人化的自然”,“文化的自然”,亦即“话语化的自然”。也许可以在此视界下理解“解构主义”所说的“话语”先于“实在”。而“道”也有“言说”即“话语”的涵义,然则“信”(信言)又是道的超微存有或原初状态。道回归为“信”,“信”再现为“道”,构成“永久循环”,螺旋上升。
萧兵
关键词:道家哲学原子论话语
操蛇或饰蛇:神性与权力的象征被引量:33
2002年
“英雄”(Hero),作为“超人”,与“圣王”只有一步之隔。他的勋业,往往由斩蛇或降龙开始,东西方都是如此。这是他的“神性”与权力的一种Charter(凭证),还常常成为“神赐宝器”的由头;其中,与蛇龙相关的刀枪、宝剑、《太岁辟兵戈》等,还是其掌持者救世或建功的保证,它们能够“辟除众精”。操蛇还有控制自然力、保证蕃育力,包括土地和群团繁盛的作用,这等于掌握了“国运”或命脉。龙的尊贵与神圣象征功能即由此而来。大禹的驱龙,夏启的珥蛇,海神们的操蛇,神使赫耳墨斯的掌持蛇杖,都是等值的:象征天与神授的政治权威与合法性,象征交通天人的灵力,象征对自然力与社群的有效控制。
萧兵
关键词:神性自然力权力海神大禹救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