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汇华
- 作品数:53 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Notch信号通路及其在腹主动脉瘤炎症相关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s)指腹主动脉超过正常管径50%的不可逆扩张,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为2%~8.9%。腹主动脉瘤的危害在于动脉瘤一旦破裂,导致大出血,其死亡率达60%~80%^[1]。一般认为,
- 李方达田翠郑月宏李汇华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NOTCH信号通路发病机制炎症AORTIC常见病
- 抑制免疫蛋白酶体亚基β5i活性加重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免疫蛋白酶体亚基β5i特异性抑制剂PR-957在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假手术+PR-957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PR-957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前一天皮下注射β5i特异性抑制剂PR-957(12 mg/kg)一次,然后结扎左心室左前降支30分钟再灌注24小时。小鼠处死后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A(Calcineurin A)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引起心肌中β5i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而导致梗死面积增大、细胞凋亡数量增多和钙调神经磷酸酶A蛋白水平增高;应用β5i抑制剂PR-957处理后进一步加重了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这些改变。结论抑制免疫蛋白酶体亚基β5i活性可加重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其机制作用部分是通过减少钙调神经磷酸酶A被蛋白酶体降解。
- 徐多娇韩秋月王红霞于晓红李汇华
- 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浆脂蛋白分离方法被引量:1
- 2000年
- 谷素敏李汇华佘铭鹏
- 关键词:血浆脂蛋白
- 佛波酯通过抑制蛋白激酶B活性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佛波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佛波酯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A10,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佛波酯对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激酶B及其下游底物的总蛋白和磷酸化水平。结果佛波酯可诱导平滑肌细胞的凋亡。过度表达持续活性的蛋白激酶B明显抑制佛波酯诱导的细胞凋亡;相反,显性负性蛋白激酶B加重佛波酯的促凋亡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佛波酯可降低蛋白激酶B的磷酸化水平,并随着剂量的增高或时间的延长而逐步降低,同时佛波酯也能抑制蛋白激酶B下游的靶蛋白如叉头转录因子3a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磷酸化水平。最后发现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阻断佛波酯降低蛋白激酶B磷酸化水平的作用,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无此作用。结论佛波酯通过蛋白激酶C信号途径抑制蛋白激酶B激酶活性而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
- 范永娜谢平张华郭树彬李汇华
-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佛波酯蛋白激酶B蛋白激酶C
- 血管再生在小鼠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对脓毒症小鼠发生心肌损伤时心肌血管再生和细胞凋亡情况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将40只8周左右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用脂多糖(LPS)腹腔注射(10mg/kg),对照组给以生理盐水(10mg/kg),6h后超声观察两组小鼠心功能(n=40),后取两组小鼠心脏、肺脏、肾脏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做HE染色(n=6)观察病理学变化鉴定模型,免疫组化(n=3)PECAM-1、α—SAM染色观察心肌血管再生,心肌细胞凋亡染色(TUNLE)(n=3)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提取心脏组织RNA(n=6)通过RT—PCR技术对HIF-1α等血管再生因子进行检测,所得数据处理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心脏左室舒张期前壁厚度(t=-4.60,P〈0.05)、左室收缩期前壁厚度增厚(t=-3.24,P〈0.05),左心室舒张期内径减小(t=3.57,P〈0.01),每搏输出量下降(t=5.51,P〈0.01),免疫组化染α—SAM抗体显示实验组心脏新生血管数增加(t=-11.00,P〈0.01),凋亡染色(TUNEL)存在心肌细胞凋亡[实验组比对照组:(191.31±5.41)VS.(52.24±4.32)],RT—PCR显示HIF-1α表达显著增高(t=-8.12,P〈0.05)。结论脓毒症小鼠存在明显心肌血管再生、细胞凋亡及心功能障碍,导致血管再生的通路有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参与。
- 刘安雷刘洁张天鹏郭树彬李汇华
- 关键词:脓毒症心肌损伤血管再生细胞凋亡
- microRNAs在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19年
- 高血压作为一种多因素的慢性疾病,其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微RNA(microRNA,miRNAs)作为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在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s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一氧化氮合成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交感神经激活、肾水钠潴留和胰岛素抵抗等过程,进而广泛参与高血压的发病过程。本文就miRNAs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高血压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 许苗苗邓皓元李汇华
-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重塑
- Toll样受体2敲除抑制心脏炎症反应及纤维化形成
- 目的:Toll样受体2(TLR2)作为固有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受体,在介导病原体诱发的免疫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TLR2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但是TLR2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 王蕾王霞李玉琳杜杰李汇华
- 关键词:炎症反应病理机制TOLL样受体2
- 奇正消痛贴膏对大鼠皮肤超微结构的影响和透皮吸收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2
- 2008年
- 目的:阐明奇正消痛贴膏快速透皮吸收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Wistar大鼠,于大鼠背部皮肤涂搽药剂,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该药对大鼠皮肤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用药后使皮肤角质层细胞间距明显增大,细胞结构变得疏松,外层细胞脱落。该药进入角质层细胞内,与细胞内基质相作用,引起基底角质层肿胀和水化程度增加。停药后3~5d,表皮角质层可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奇正消痛贴膏可明显降低皮肤对药物的屏障作用,并使基底角质层水化程度增加,从而增加了透皮吸收。
- 谢平谷素敏张天鹏杜亚豪吴志宏李汇华
- 关键词:奇正消痛贴膏超微结构大鼠皮肤
- 补体5a受体在阿霉素致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损伤的早期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补体系统补体5a受体(complement 5a receptor,C5aR)在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早期,对心脏功能影响以及对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12 w龄C57BL/6J野生型及C5aR敲除小鼠各12只,分别随机分为野生小鼠对照组、野生小鼠心衰组、C5aR敲除小鼠对照组和C5aR敲除小鼠心衰组等共4组,每组6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阿霉素20 mg/kg建立小鼠急性心衰模型,对照组采用同计量0.9%氯化钠液注射;阿霉素注射3d后显微超声检测小鼠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处死后测量体质量以及心脏质量;运用半定量PCR、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等实验方法观察C5aR在野生小鼠心脏中的表达。C5aR敲除小鼠心脏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WGA染色观察心肌横截面大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心脏中表达。结果:与野生小鼠对照组相比,野生小鼠心衰组中C5aR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与野生小鼠心衰组相比,C5aR敲除小鼠心衰组体质量及血压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C5aR敲除小鼠心衰组胶原沉积及α-SMA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TGF-β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C5aR在阿霉素诱导心衰模型中表达上调、加重了心肌损伤且促进了心脏纤维化,而C5aR敲除保护小鼠心功能并抑制纤维化,提示C5aR在小鼠急性心衰早期具有促进心脏纤维化作用。
- 咸瑛琳张晶王绿娅李汇华杜杰
-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
-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调节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厚的分子机制
- 2015年
- 目的探讨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s L1,UCHL1)调节心肌肥厚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每组6只)用缓释泵持续灌注血管紧张素II(Ang II)1000 ng/(kg·min)14天,建立小鼠心肌肥厚模型。同时给小鼠腹腔注射UCHL1特异性抑制剂LDN57444 40μg/(kg·day)。用无创尾压法测定小鼠血压。用M型超声心动仪检测小鼠心脏功能。用WGA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的大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ANF和BNF m 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肥厚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Ang II灌注2周后小鼠收缩和平均动脉血压明显升高,心脏功能代偿性增高(p<0.01);心脏重量与体重或胫骨长度比率、心肌细胞面积均明显增大(p<0.01或p<0.05),心肌肥厚标志物ANF、BNF m RNA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增高(p<0.01)。相反,应用UCHL1特异抑制剂LDN57444处理小鼠后可明显抑制Ang II诱导的这些作用。同时LDN57444也明显抑制Ang II诱导的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的表达、ERK1/2和AKT的磷酸化水平的增高。结论 UCHL1参与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其机理可能通过激活AT1R介导ERK1/2和AKT信号通路。
- 张晓丽魏胜男曾翔俊刘瑜李汇华
- 关键词:心肌肥厚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