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鹏

作品数:16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简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5篇关节
  • 3篇置换术
  • 3篇肱骨
  • 3篇髋关节
  • 3篇老年
  • 3篇关节置换
  • 2篇血栓
  • 2篇鹰嘴
  • 2篇上骨折
  • 2篇手指皮肤
  • 2篇缺损
  • 2篇组织缺损
  • 2篇肱骨髁
  • 2篇肱骨髁上骨折
  • 2篇髁上骨折
  • 2篇髋部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膝关节
  • 2篇小儿

机构

  • 14篇简阳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资阳市雁江区...

作者

  • 14篇田鹏
  • 8篇唐旭
  • 8篇陈俊
  • 7篇黄光平
  • 7篇雷海
  • 7篇唐毅
  • 5篇戢勇
  • 5篇骆勇刚
  • 4篇陈云
  • 4篇陈帅
  • 3篇张辉
  • 2篇吴国勇
  • 2篇赖伟
  • 1篇项舟
  • 1篇牟遐平
  • 1篇钟庆
  • 1篇翁艳
  • 1篇魏庆华
  • 1篇李军
  • 1篇李娟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四川省医学会...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半肩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的不同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8例(内固定组)与半肩关节置换组22例(置换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角度,采用ASES、UCLA、SST、VAS评价2种术式的肩关节功能,分析手术并发症。结果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置换组与内固定组的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角度分别为(108.37±12.16)°、(96.58±9.09)°、(33.42±3.89)°、(57.21±6.69)°与(95.24±10.32)°、(85.54±8.47)°、(28.35±3.77)°、(48.79±3.53)°,置换组患者各功能活动角度明显高于内固定组;ASES、UCLA、SST、VAS优于内固定组;置换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创伤更小,术后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恢复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田鹏袁成松周兵华陈万唐康来陈雍华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置换术切开复位假体置入
老年骨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对老年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患者ROS水平和NADPHoxidase的影响,为相关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4例老年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分析感染病原菌的类别及构成比,药敏试验分析致病菌耐药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患者ROS水平和NADPHoxidase的水平变化。结果老年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48株,占57.1%,革兰阴性菌36株,占42.9%;感染病原菌患者ROS相关指标SOD和CAT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未感染病原菌组患者(P<0.05);而MDA和NADPH oxidase相关亚基P22、P47和P67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和术后未感染病原菌组患者(P<0.05);分离的病原菌对多数抗生素较敏感,但革兰阳性菌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和万古霉素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啉和亚胺培南较敏感。结论老年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对抗菌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且感染能引起患者体内ROS和NADPHoxidase水平的升高。
钟庆李娟翁艳杨岸何发友田鹏雷海黄光平
关键词:全身麻醉NADPH氧化酶
纤维蛋白单体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单体(FM)和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骨二科诊治的1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血栓亚组32例和非血栓亚组148例,分别于术前1d,术后3d、7d、14d检测D-D和FM水平。另选择同期于医院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亦行D-D和FM检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评价D-D、FM单独及联合检测对DVT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 非血栓亚组、血栓亚组D-D水平于术前1d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栓亚组术前1d及术后各时点均高于非血栓亚组,FM水平于术后各时点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血栓亚组(t/P=6.925/0.000、10.874/0.000、8.271/0.000、13.039/0.000、3.659/0.012、3.797/0.008、5.038/0.000);D-D诊断DVT的截值为9.55mg/L,FM诊断DVT的截值为20.54mg/L,D-D联合FM预测DVT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80%和76.00%,高于FM和D-D单独预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蛋白单体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可在深静脉血栓早期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张辉庄万强唐毅雷海田鹏赖国超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纤维蛋白单体D-二聚体深静脉血栓
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性分析该院收治的3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全髋置换术,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3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状,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优14例,良15例,可2例,差2例,有2例切口轻度感染,治疗后痊愈,3例发生短暂性精神障碍,镇静治疗后无碍,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4.93±2.96)d,住院时间平均(17.96±4.52)d。结论对高龄股骨颈患者性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状较少,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辉陈俊田鹏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高龄股骨颈骨折
一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术后危险分析系统
本发明涉及髋关节术后危险分析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术后危险分析系统,包括制定模块、分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患者综合数据分析获取得到康复测试运行的分析...
唐毅张辉唐旭雷海骆勇刚田鹏庄万强黄恺赖国超陈帅刘颖宇周伶俐魏庆华李利霞李昕婷
尺骨鹰嘴牵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尺骨鹰嘴悬吊牵引治疗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09年10月,我院对11例严重移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行尺骨鹰嘴持续悬吊牵引治疗。年龄6-13岁,平均8岁。其中4例软组织肿胀较严重,急诊行...
黄光平戢勇陈云唐毅唐旭雷海骆勇刚陈俊田鹏
关键词:尺骨鹰嘴牵引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文献传递
C形臂X线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前后环骨折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探讨在C形臂X线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微创固定治疗骨盆前后环骨折的效果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C形臂X线透视下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前后环不稳定骨折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2~58岁,平均41岁;车祸伤11例,高处坠落伤8例.单纯前环骨折3例,前后环均骨折16例,其中骶髂关节脱位9例,骶骨骨折7例,髂骨骨折2(1例累及骶管).根据Tile分型:C型15例,B型4例.观察内容包括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骨折复位情况、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等,固定方法包括骶髂螺钉固定、耻骨支空心钉固定、耻骨联合分离空心钉固定.结果: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8例,不满意复位1例.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发生.根据Majeed功能评价:优12例,良6例,可1例.结论:C形臂X线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固定可靠、无须输血、可以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能很好地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但是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应有充分的术前准备.
黄光平戢勇赖伟唐旭吴国勇田鹏项舟
关键词:骨盆骨折
胸部带蒂皮瓣急诊修复手指皮肤、组织缺损的治疗体会
黄光平陈云戢勇唐毅唐旭雷海骆勇刚陈俊田鹏
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是否保留髌下脂肪垫的X线扫描变化预测膝前痛情况的随访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是否保留髌下脂肪垫(IPFP)手术前后的X线扫描变化预测膝前痛的随访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拟行TKA的KOA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TKA术中保留IPFP,对照组患者TKA术中切除IPFP。比较两组患者的髌腱长度、Insall-Salvati比值、膝前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KS)评分、膝前痛发生率、髌腱长度改变值、并发症,采用Pearson法分析髌腱长度改变值、Insall-Salvati比值与膝前痛VAS评分、K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是否发生膝前痛患者髌腱长度、Insall-Salvati比值、髌腱长度改变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髌腱长度改变值、Insall-Salvati比值预测膝前痛的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采用卡普兰-迈耶曲线(KM)分析髌腱长度改变值、Insall-Salvati比值高危者、低危者膝前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髌腱长度、Insall-Salvati比值分别为(38.88±5.94) mm、1.04±0.07,高于对照组的(35.97±5.71) mm、0.98±0.08,髌腱长度改变值、膝前痛VAS评分分别为(1.24±0.21) mm、(1.05±0.31)分,低于对照组的(4.37±0.25) mm、(2.59±0.61)分(P<0.05);观察组2例发生膝前痛,对照组18例发生膝前痛,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髌腱改变程度不变、<5%、5%~10%、10%~15%患者占比(78.43%、17.65%、3.92%、0 vs.55.10%、18.37%、16.33%、10.2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腱长度改变值与膝前痛VAS评分呈正相关(r=0.648,P<0.001);Insall-Salvati比值与膝前痛VAS评分呈负相关(r=-0.549,P<0.001);膝前痛患者术后1年髌腱长度、Insall-Salvati比值分别为(35.12±5.91) mm、1.03±0.07,低于无膝前痛患者的(38.03±5.81) mm、1.03±0.07,髌腱长度改变值为(5.63±2.42) mm,高于无
陈俊官燕玲陈帅田鹏庄万强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髌下脂肪垫膝前痛
间歇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难愈性感染创面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间歇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pressurewoundtherapy,NPWT)治疗感染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22例伤口感染患者,接受NPWT治疗前均经过2—11个星期伤口常规更换敷料,创面仍然感染、不愈合。治疗过程中设定压力为负125mmHg,循环周期为启动5分钟,停止2分钟,每天持续20小时以上。结果22例中5例经过7—15天NPWT治疗后改为常规更换敷料1~2周,伤口自行愈合;6例经5-15天治疗后创面感染被控制,创面面积缩小,予直接拉拢缝合创面;11例经过6—18天治疗后创面血供良好,肉芽新鲜、红润,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NPWT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减少组织坏死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和良好生长,为早期植皮创造良好条件,减少换药次数治疗时间。
唐毅吴国勇黄光平陈俊田鹏牟遐平赖伟李军张兆尧何发友
关键词:创面负压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