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明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2篇动态心电图
  • 2篇手术室
  • 2篇个性化
  • 1篇动态心电图分...
  • 1篇心病
  • 1篇心电图分析
  • 1篇心电图检查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胸闷
  • 1篇严重心律失常
  • 1篇预激
  • 1篇预激综合征
  • 1篇手术
  • 1篇手术配合
  • 1篇手术室护士
  • 1篇综合征

机构

  • 5篇成都市温江区...

作者

  • 5篇方明
  • 2篇周秘
  • 1篇庞艳蓉
  • 1篇赵冰燕

传媒

  • 3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动态心电图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间歇性预激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和发病机制,为临床提供有价值信息。方法对近几年来我院动态心电图检查中记录到的22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发生率为21.9%,其中12例(54.5%)呈频率依赖性发作;7例(31.8%)呈非频率依赖性发作;5例(22.7%)夜间发作较显著。8例(36.4%)伴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在白天发作),1例(4.5%)伴心房纤颤。9例(40.9%)常规心电图未见典型预激图形表现。结论本研究间歇性预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频率依赖性、非频率依赖性和夜间发作明显等几种类型;并发的心律失常主要为前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心房纤颤;常规心电图检出率较低,推荐常规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提高检出率。
方明周鼎堃周秘
关键词: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动态心电图
694例“胸闷”病人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胸闷病人的心电图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94例以"胸闷"为主诉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分成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进一步做相关检查,结合临床诊断跟踪调查,证实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改变,并与心电图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异常心电图345例(49.71%),其中心电图ST-T异常占首位(13.85%)。老年组心电图阳性率和发生器质性心脏改变率最高,与中年组和青年组相比(均P<0.01),有明显差异。中年组和青年组心电图阳性率相比(P>0.05),无明显差异,而发生器质性心脏改变率比较(P<0.01),有明显差异。结论胸闷患者心电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以心电图ST-T改变最常见;心电图阳性率和心脏器质性改变率与年龄呈正比;中年患者心电图阳性率与青年患者无明显差异,但心脏器质性改变率明显增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心电图对胸闷患者心血管疾病初步筛查快捷可靠。
方明颜麒麟周鼎堃
关键词:胸闷心电图
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个性化培训探讨
2014年
目的:研究个性化培训在手术室的应用。方法:通过对102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年龄、学历、需求、专业规划等方面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培训策略,对研究对象进行个性化培训。结果:经培训,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率、理论考试合格率、手术医生满意率、护士自我评价满意率都明显提高。结论:个性化培训可迅速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临床工作能力,减轻工作压力,改善自我评价。
颜麒麟方明
关键词:手术室个性化
动态心电图同步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步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筛查效果和诊断价值。方法将动态心电图同步行运动试验与单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ST段改变的检出率和冠心病(CHD)符合率进行对比,并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动态心电图同步行运动试验对ST段改变的检出率和CHD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单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动态心电图同步行运动试验和单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动态心电图同步行运动试验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和单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步运动试验无创、高效、经济、有效,可多次重复进行,对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的筛查效果较好,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方明颜麒麟周秘赵冰燕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
个性化手术配合临床效果评价
2012年
目的评价个性化服务应用于手术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各10人及200例病人(脊柱手术)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医生、护士各5人,病人100例)。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服务的手术配合;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配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实验组医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性化服务应用于手术配合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值得在手术室推广应用。
颜麒麟方明庞艳蓉
关键词:个性化服务手术配合手术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