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颖
- 作品数:38 被引量:199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方便更换棚膜的保温大棚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方便更换棚膜的保温大棚,包括棚体、棚膜、棉被和顶板,顶板设于棚体顶部,所述棚体包括侧墙体和支撑梁架,所述棚膜铺设于所述支撑梁架上,且所述棚膜上端固定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侧墙体的边沿...
- 娄春荣韩瑛祚赵颖王秀娟何志刚董环刘慧屿张海楼万井刚华利民
- 文献传递
- 辽宁冬春茬番茄熊蜂授粉技术研究
- 2022年
- 熊蜂授粉是解决冬春茬番茄授粉的理想办法之一。论述熊蜂授粉的特点,介绍放蜂前准备、放蜂时间及方法、授粉期管理、蜂箱管理等技术要点,分析熊蜂授粉技术注意事项,为辽宁冬春茬番茄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 赵颖
- 关键词:番茄熊蜂授粉温室
- 基于灌水下限和灌水额调控的设施番茄灌溉施肥制度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优化北方设施番茄灌溉施肥模式,为区域设施番茄产业高效优质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设3个灌水额水平(低水W1单次灌水额80 m^(3)·hm^(-2),中水W2单次灌水额160 m^(3)·hm^(-2),高水W3单次灌水额240 m^(3)·hm^(-2)),以田间持水量θ为基准,从番茄苗期到膨大期采用60%θ为灌溉下限,番茄着色成熟期采用50%θ为灌溉下限,设3个施肥水平(低肥F1总肥量N120⁃P_(2)O_(5)60⁃K_(2)O 75 kg·hm^(-2),中肥F2总肥量N180⁃P_(2)O_(5)90⁃K_(2)O 112.5 kg·hm^(-2),高肥F3总肥量N240⁃P_(2)O_(5)120⁃K_(2)O 150 kg·hm^(-2)),加常规灌溉施肥F处理(全生育期均以60%θ为灌水下限,单次灌水额160 m^(3)·hm^(-2),总肥量N180⁃P_(2)O_(5)90⁃K_(2)O 112.5 kg·hm^(-2)),共10个处理,比较不同灌溉施肥对番茄产量、灌溉水利用率、番茄品质风味的影响。[结果]在灌水下限和灌水额共同作用下,W1和W2灌溉水平的处理显著降低灌溉总量,W1、W2灌溉水平的处理显著提高灌溉水利用率,F1施肥水平的处理显著提高肥料偏生产力。各处理均显著提升番茄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番茄红素含量。[结论]采用TOPSIS法进行综合分析,排序由前到后依次为W_(1)F_(1)>W_(1)F_(2)>W_(1)F_(3)>W_(2)F_(3)>W_(2)F_(2)>W_(2)F_(1)>W_(3)F_(1)>W_(3)F_(3)>W_(3)F_(2)>F,可见,该地区种植早春茬番茄,前期灌水下限为60%θ,着色成熟期灌水下限为50%θ,保持W1灌溉水平,可以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益,W_(1)F_(1)为本试验的优选灌溉施肥模式。
- 韩瑛祚赵颖刘爱群娄春荣宫亮董环
- 关键词:灌水下限灌溉施肥
- 葡萄白腐病病原学、流行及防控技术研究
- 赵奎华刘长远苗则彦梁春浩张立明焦敏周静李海春赵雨杰周虹赵颖陈彦赵文东娄春荣王宏
- 该项目首次系统地研究了葡萄白腐病菌超微结构,重新确定了我国葡萄白腐病病原菌应为白腐垫壳孢菌〔Coniella diplodiella(Speg.) Petrak&Sydow〕。首次测定了葡萄白腐病菌的28S rRNA序列...
- 关键词:
- 关键词:葡萄白腐病病原学防控技术
- 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8年
- 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组成、有机碳分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为秸秆合理利用与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秸秆还田(SNPK)和生物炭还田(BNPK)处理对玉米产量,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SNPK和BNPK处理4年后玉米产量分别提高6.95%和4.83%;SNPK和BNPK处理均提高了0~20 cm土层〉2 mm团聚体含量,降低〈0.25 mm团聚体含量,均降低21~40 cm土层中〉2 mm团聚体含量;SNPK处理提高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14.11%,BNPK处理对土壤有机碳提高不明显,二者均提高0~20 cm土层中0.25~1 mm和〈0.25 mm粒级中的有机碳含量;SNPK处理明显提高0~20 cm土层〉2 mm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BNPK处理对各粒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影响不明显。长期秸秆还田和生物炭还田能够改变土壤团聚体的分布,有利于土壤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增加玉米产量。
- 王秀娟解占军董环赵颖刘慧屿娄春荣
-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
- 稻田基施改性聚天门冬氨酸尿素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基施不同分子量改性聚天门冬氨酸(PASP)尿素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田面水氮素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辽宁省水稻高产区辽河三角洲为试验区域,基于减量施氮情况下,将不同分子量改性PASP与尿素进行复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基施不同分子量改性聚天尿素对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水稻氮吸收利用及生长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基施不同分子量改性聚天尿素在稻田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大颗粒尿素处理相比,不同分子量改性聚天尿素处理降低了田面水氮素浓度,尤其在施基肥后第3天,分子量7500、10000和12500的改性聚天尿素处理田面水NH_(4)^(+)-N浓度较大颗粒尿素处理显著降低了24.54%~56.66%。其中分子量10000的改性聚天尿素处理的田面水NH_(4)^(+)-N浓度较分子量7500、12500和14700的改性聚天尿素处理显著降低了36.84%~45.67%。施用分子量10000的改性聚天尿素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养分吸收,使水稻产量增加8.22%,籽粒、秸秆氮吸收量显著增加36.47%和62.39%,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38.31个百分点。【结论】通过对以上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基施改性聚天尿素效果优于大颗粒尿素,且尿素添加改性PASP的最佳分子量为10000。推荐辽河三角洲稻区应用分子量10000的改性聚天尿素。
- 赵颖王娜牛世伟张鑫徐嘉翼隋世江任轩
- 关键词:水稻尿素
- 一株可降解牛粪粪污的低温产木聚糖酶的韩国丛毛单胞菌筛选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株可降解牛粪粪污的低温产木聚糖酶的韩国丛毛单胞菌筛选方法及应用,韩国丛毛单胞菌的分类名为Comamonas koreensis,保藏机构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韩国丛毛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
- 何志刚宫亮 宋艳雨刘慧屿赵颖王秀娟
- 辽宁省(1980-2019年)主要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与秸秆综合利用减排增效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本研究以辽宁省主要作物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花生为研究对象,基于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分别估算不同作物秸秆产量、秸秆综合利用不同形式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980-2019年辽宁省不同作物秸秆资源量呈现前期震荡平稳、后期升高的趋势,玉米、水稻、花生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大豆呈整体下降趋势,2019年秸秆资源量达到4101万t,其中秸秆资源量最大的作物的是玉米,其次是水稻、花生;2019年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量约为2330万t,降低碳排放量780.07万t,综合利用率达到86%。其中:肥料化利用量530万t,占比22.7%;饲料化利用量812万t,占比34.8%;燃料化利用量89万t,占比38.2%;基料化利用量28万t,占比1.2%;原料化利用量70万t,占比3.1%。因此,合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是实现辽宁省肥料减施增效、固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 赵颖何志刚韩瑛祚刘慧屿宫亮肖劲松董环
-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
- 秸秆还田与高温闷棚对设施连作土壤微生境及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8年
- 为解决连作障碍,以高温闷棚为主要方式,研究玉米秸秆还田结合高温闷棚[CK:高温闷棚(干闷,不淹水);T1:高温闷棚(湿闷,淹透水);T2:高温闷棚+玉米秸秆(湿闷,淹透水)]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中,T2株高、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_2浓度明显高于另外2个处理,产量比CK增加38.99%;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3个处理的16S rRNA有效序列数比例在94%以上;聚类分析表明,T1、T2为一个类群,CK为一个类群,是否淹水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划分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数据具有一定相关性;T1、T2的电导率均显著低于CK,T2有机质明显高于其他2个处理;3个环境因子中SOM影响的微生物群落为芽单胞菌目(Gemmatimonadales),环境因子pH值、EC值呈正相关关系,主要影响的微生物群落为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黄色单胞菌目(Xanthomonadales)。
- 何志刚娄春荣董环王秀娟赵颖韩瑛祚
- 关键词:番茄高温闷棚秸秆还田连作障碍
- 一种适于黑土地的玉米免耕播种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播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于黑土地的玉米免耕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机和安装在播种机下方的支持轮,所述播种机的前方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撑杆,两组所述撑杆向下延伸且两组撑杆端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圆盘刀,所述撑杆对应...
- 韩瑛祚董环王秀娟何志刚刘慧屿赵颖娄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