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婷婷

作品数:33 被引量:243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关节
  • 13篇疗法
  • 9篇康复
  • 8篇运动疗法
  • 8篇膝关节
  • 8篇疗效
  • 7篇术后
  • 7篇中医
  • 5篇疗法治疗
  • 5篇僵硬
  • 5篇骨折
  • 5篇关节僵硬
  • 4篇软骨
  • 4篇疗效评价
  • 4篇临床疗效
  • 4篇关节粘连
  • 4篇半月板
  • 4篇半月板损伤
  • 4篇创伤
  • 4篇创伤性

机构

  • 31篇四川省骨科医...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大邑县骨科医...

作者

  • 31篇付婷婷
  • 18篇张鑫
  • 16篇刘波
  • 13篇刘辉
  • 12篇马晓东
  • 10篇严攀
  • 10篇赵卫侠
  • 7篇张晓芳
  • 6篇陈罗西
  • 5篇路怀民
  • 5篇易倩
  • 2篇陈君蓉
  • 2篇刘太
  • 2篇刘英
  • 1篇吴晓惠
  • 1篇斯焱
  • 1篇张强
  • 1篇吴晓慧
  • 1篇刘志刚
  • 1篇沈海

传媒

  • 6篇中医正骨
  • 4篇中国中医骨伤...
  • 3篇四川中医
  • 3篇2011’四...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2012‘四...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运动疗法配合超短波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及蜡疗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5例78椎,男33例,女42例。年龄46~83岁,中位数63岁。骨折节段T101例、T1114例、T1233例,L121例、L26例、L33例。病程15~93 d,中位数28 d。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腰部疼痛、腰椎功能改善及腰椎活动度等情况。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75例患者腰部疼痛均减轻,腰椎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4.45±5.99)分,(21.71±4.98)分,t=-6.583,P=0.000;(23.27±9.32)分,(13.46±8.56)分,t=6.637,P=0.000],腰椎前屈、后伸、左弯、右弯、左旋、右旋活动度均增加(40.61°±29.05°,68.29°±25.36°,t=-5.370,P=0.000;8.93°±7.69°,14.53°±9.44°,t=-5.607,P=0.000;11.83°±10.29°,21.31°±10.65°,t =-5.090,P=0.000;12.15°±10.46°,21.07°±10.85°,t=-4.492,P=0.000;13.50°±11.83°,23.62°±11.72°,t=-3.767,P=0.003;14.00°±12.35°,24.31°±11.40°,t=-3.767,P=0.003)。结论:运动疗法配合超短波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及蜡疗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减轻腰部疼痛、增加腰椎活动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张鑫刘波刘辉张强席淼赵卫侠张晓芳路怀民付婷婷马晓东陈罗西严攀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运动疗法物理治疗技术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创伤性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将创伤性关节炎患者55例采用电针、中药奄包、手法推拿等治疗,治愈13例,好转38例,总有效率96.23%.
严攀刘波刘辉易倩张晓芳张鑫付婷婷马晓东
关键词:创伤性肩周炎针灸推拿
电针、运动疗法配合郑氏形意训练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运动疗法配合郑氏形意训练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2年9月我院康复科半月板损伤病例共25例,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22 ~ 65岁;病程10d ~3年,均有外伤...
付婷婷刘辉
文献传递
电针神经干选穴对不完全脊髓损伤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电针神经干选穴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试验组,即神经干选穴配合疏密波电针组;对照组,即传统选穴配合疏密波电针组,每组各28例)。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下肢运动评分(Low extremity motor score,LEMS)、改良Ashworth分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alking index of spinal cord injuryⅡ,WISCIⅡ)及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EMS、MAS、WISCIⅡ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LEMS数据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t=2.166,P=0.03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MAS数据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t=1.434,P=0.15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WISCIⅡ数据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t=2.549,P=0.0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MBI数据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t=3.174,P=0.0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干选穴配合疏密波电针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疗效确切,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对于改善肌张力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
刘付龙张鑫陈罗西李军明付婷婷梁俊豪何亚林
关键词:电针神经干下肢运动功能疏密波
电针、中药奄包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髌骨软骨病1例
本文以髌骨软骨病1例,简述髌骨软骨病的临床诊断,采用电针、中药奄包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髌骨软骨病的临床疗效。
付婷婷
关键词:髌骨软骨病电针疗法运动疗法
文献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关节腔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Ⅱa型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 of the talus,OLT)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采用PRP关节腔注射联合ESWT治疗45例Ⅱa型OLT患者,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18~63(37.7±10.3)岁;病程6~20(13.3±4.8)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软骨损伤体积及骨髓水肿体积评估患者踝关节功能及距骨骨软骨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AOFAS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68.3±3.6)分提高至治疗后3、6个月的(83.7±3.2)、(90.8±2.2)分(P<0.05);VAS由治疗前的(5.2±1.2)分降至治疗后3、6个月的(3.2±0.8)、(1.9±1.2)分(P<0.05);软骨及软骨下骨损伤体积由治疗前的(71.0±42.5) mm^(3)降至治疗后3、6个月的(50.6±31.5)、(36.5±27.3) mm^(3) (P<0.05);骨髓水肿体积由治疗前的(1 182.7±675.1) mm^(3)降至治疗后3、6个月的(656.1±455.1)、(382.1±485.6) mm^(3) (P<0.05)。结论:PRP关节腔内注射联合ESWT治疗Ⅱa型OLT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关节功能,促进软骨修复和骨髓水肿吸收。
刘英刘太付婷婷陈君蓉李旭雪
关键词:距骨软骨损伤骨髓水肿
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僵硬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技术配合运动疗法对创伤性肩关节僵硬临床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12月,采用关节传统粘连松解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僵硬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14-72岁。中位数50岁。左...
付婷婷刘波张鑫
关键词:肩关节运动疗法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用于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评定的反应度研究被引量:93
2016年
膝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关节软骨损伤及进行性消失、骨质增生为特点,可见膝关节疼痛、肿胀,甚至畸形。据流行病学调查,骨关节炎患者约占总人口8%,而50岁以上发病率可高达60%以上,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致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1])。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一问题也会更加突出,因此展开膝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防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严攀刘波阴俊龙旭东路怀民赵卫侠张鑫马晓东付婷婷
关键词:退行性骨关节病安大略关节软骨损伤反应度关节疼痛
郑氏推拿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采用中医推拿方式实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我院收治的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15例。对照组统一安排业界常规的术后康复治疗;治疗组除了实行常规方案,还外加中医推拿方式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康复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和D-二聚体水平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远高于对照组的73.4%;术后住院治疗和膝关节功能所需恢复时间比对照组少;治疗组术后无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3例。结论: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采用中医推拿方式实施康复治疗,能够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在最大程度上控制疼痛,使患者的预后更加理想。
付婷婷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
本体感觉组合训练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平衡能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组合训练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平衡能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肌力训练基础上给予本体感觉组合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的BIODEX静态平衡整体得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的BIODEX静态整体平衡得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的BIODEX静态整体平衡得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训练前与训练后8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训练期间均未发生关节肿痛、跌倒等不良事件。结论:本体感觉组合训练能够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平衡能力,降低患者跌倒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付婷婷刘波沈海肖依诚刘辉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肌力训练跌倒风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