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小梅

作品数:34 被引量:188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成像
  • 13篇磁共振
  • 12篇直肠
  • 11篇直肠癌
  • 11篇肠癌
  • 11篇磁共振成像
  • 8篇病理
  • 5篇肿瘤
  • 4篇文献复习
  • 4篇淋巴
  • 4篇扩散
  • 4篇复习
  • 4篇表观
  • 4篇病理特征
  • 3篇直肠肿瘤
  • 3篇肾病
  • 3篇淋巴结
  • 3篇慢性
  • 3篇慢性肾病
  • 3篇结直肠

机构

  • 26篇甘肃省人民医...
  • 14篇甘肃中医药大...
  • 3篇甘肃省肿瘤医...
  • 3篇无锡市中医医...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甘肃省中医院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郑州市儿童医...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飞利浦(中国...

作者

  • 31篇马小梅
  • 18篇黄刚
  • 15篇王莉莉
  • 9篇和建伟
  • 4篇马娅琼
  • 4篇徐香玖
  • 4篇王平
  • 4篇周星
  • 3篇李生虎
  • 3篇张文文
  • 2篇曲红光
  • 2篇宋志靖
  • 2篇崔兰兰
  • 2篇许华新
  • 2篇张庆
  • 2篇刘璐
  • 2篇王小博
  • 1篇汝晓睿
  • 1篇薛嵘
  • 1篇陈露芳

传媒

  • 14篇磁共振成像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菌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集菌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收集细菌病毒。;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张浩令宋志靖张浩龙刘昭炎张晓赵悦潼苏晓燕马小梅宋承鑫李云萍
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利用MRI影像组学在无创地预测结直肠癌患者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突变方面的研究质量,并全面评估相关预测模型的诊断精确度。材料与方法 使用PubMed、 Embase、 The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 Scopus、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24年10月所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涉及利用MRI预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文献。对纳入研究使用修订版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估(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2,QUADAS-2)和放射组学质量评分(radiomics quality score,RQS)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对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进行检验,使用Stata 18软件计算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优势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同时进行集成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SROC)曲线分析。结果 共纳入17项研究,涉及2684个病例,基于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直肠癌KRAS基因状态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7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75%~83%]、74%(95%CI:68%~80%)和0.85 (95%CI:0.81~0.88);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均存在中异质性,异质性统计量I2值分别为:56.80%(95%CI:34.08%~79.53%)、77.35%(95%CI:67.22%~87.48%);Q值分别为39.35(P<0.001)、75.05(P<0.001);亚组分析和单变量Meta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变量都对异质性有一定影响(P<0.05);Deek's漏斗图基本对称,斜率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表明纳入的研究没有统计学上显著性的发表偏倚。结论 MRI影像组学可以无创地预测直肠癌KRAS基因状态,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然而,影像组学研究是异质的,建议未来的研究者更加重视研究方法的质量,并利用多中心数据集对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以增强模型的精确度和可信度。
马小梅和建伟贾应梅王莉莉
关键词:结直肠癌META分析
直肠癌全容积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参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容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4例经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患者,术前采用OmniKinetics软件于ADC图像手动绘制肿瘤每一层轮廓为感兴趣区(ROI),由后处理软件自动计算获取全肿瘤体积的ADC直方图参数,包括ADCmin、ADCmax、ADCmedian、ADCmean、ADC10、ADC25、ADC75、ADC90、偏度、峰度,比较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指标、肿瘤大小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的ADC参数值的差异;对ADC直方图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组、Ki-67≥50%组、CA199≥37 U/ml组、CA72-4≥8.2 U/ml组ADC25值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Ki-67<50%组、CA199<37 U/ml组、CA72-4<8.2 U/ml组(P<0.05或P<0.01)。CD31阳性组、CD56阳性组ADC75值低于其阴性组(P<0.05)。偏度与各个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31阳性与ADCmean、ADC25、ADC75相关(P<0.05),其中,ADC25对CD31阳性影响最大(标准回归系数为0.210)。结论 ADCmax、ADCmean、ADCmedian、ADC10、ADC25以及ADC75在直肠癌诊断应用中可靠性高,其中,ADCmean、ADC25和ADC75与直肠癌肿瘤标志物及免疫组化标记物相关性较高,可作为评估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影像学指标。
程佳荣王莉莉黄刚马娅琼张文文马小梅常飞霞
关键词:直肠癌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分析
一种抑菌除螨中药气雾剂专用喷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抑菌除螨中药气雾剂专用喷雾装置,包括喷瓶和瓶盖,所述瓶盖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卡套,所述卡套的顶部卡有压杆,所述压杆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卡槽,所述压杆的一侧安装有喷头,所述瓶盖的底部粘接有吸管,所述吸管的顶部安装...
张浩龙宋志靖蒋宇航张浩令宁浩驰裴雪冬陈海亮马小梅
能谱CT成像在评估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评估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51例行双期对比增强能谱CT的肝细胞癌患者。从能谱CT图测得肿瘤CT值和碘浓度(IC)。计算能谱曲线的斜率(Slope)、标准化碘浓度(NIC)以及动静脉期之间的碘浓度差比率(RICAP-VP)。根据手术病理结果,肿瘤被确定为有或无微血管侵犯。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分析两组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变量的诊断性能。结果有和无微血管侵犯组在动脉期的IC、NIC、Slope和RICAP-VP有显著差异(P<0.05)。使用3.245作为动脉期的Slope的阈值,可以在ROC分析中获得0.806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来区分有和没有微血管侵犯的肿瘤。CT值在70keV时AUC为0.577,在40keV时提高到0.757。结论能谱CT提供了比常规CT更多定量参数,以促进区分有和没有微血管侵犯的肝细胞癌。
李大铭张玉婷马小梅
关键词:能谱成像肝细胞癌
直肠癌离体标本MRI淋巴结转移征象的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总结直肠癌离体标本在高分辨率MR结合DWI上的转移征象,探讨MRI对淋巴结良恶性判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通过对14例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并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标本行高分辨率MR及DWI检查,与病理学结果行对照分析,分析转移淋巴结的高分辨率MRI征象及DWI参数特点。结果14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标本MRI共检出淋巴结112枚,术后病理检查发现转移淋巴结22枚,反应性增生淋巴结36枚,正常淋巴结53枚。与良性淋巴结相比,大多数转移淋巴结边缘多毛糙,其内部信号欠均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转移淋巴结短径分别为0.47~0.96 cm、0.52~0.96cm,均大于正常淋巴结(0.25~0.72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短径与长径之比分别为0.855±0.047、0.0273±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淋巴结[(0.722±0.047)×10^(–3) mm^2/s∶(0..868±0.064)×10^(–3) mm^2/s],但是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0.734±0.078)×10^(–3) mm^2/s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高分辨率MRI对直肠癌系膜内淋巴结的边缘及内部信号特征的显示清楚,对转移淋巴结转移评价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DWI对区分正常淋巴结与转移淋巴结有一定的价值,但对于鉴别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与转移淋巴结意义不大。
马小梅徐香玖黄刚周星和建伟谢宗源刘璐
关键词:直肠肿瘤淋巴结病理学
常规CT值定量评价慢性肾病患者腰椎骨量的可行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代替骨密度(BMD)进行骨量评估的可行性,分析慢性肾病(CKD)患者的临床分期与腰1、2椎体CT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同时做定量CT(QCT)和腹部CT的健康体检者影像学资料,分别测量腰1、2椎体CT值,并以QCT为骨量标准,观察腰1、2椎体CT值与BMD的相关性;调阅在本院曾行腹部CT平扫的CKD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测量腰1、2椎体CT值,分析不同临床分期CKD患者的腰椎CT值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分期CKD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以“腰1、2椎体平均CT值”作为因变量,“实验室检查”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腰1、2椎体CT值与QCT测得的BMD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8、0.892,且界定骨量正常、减低与骨质疏松的CT截断值分别130.275、87.250 HU,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CT值减低,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磷逐渐减低;CKD患者腰1、2椎体平均CT值与甲状旁腺激素有线性回归关系(P=0.045)。结论腰1、2椎体CT值与QCT测得的BMD值相关性良好,常规CT测得的腰1、2椎体的CT值能够反映椎体骨量情况,因此可以用来评估CKD患者的骨量丢失情况。
和建伟周小娜马小梅曹剑仓王莉莉王平
关键词:慢性肾病计算机断层扫描骨密度
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病理特征及临床分期的应用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宫颈癌不同病理特征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探讨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的影像学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正常宫颈及123例宫颈癌的DCE-MRI资料,比较正常宫颈与宫颈癌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值及ADC值,以及各参数与宫颈癌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ADC值低于对照组,而K^(trans)、K_(ep)及V_e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ADC值低于腺癌,K^(trans)值高于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_(ep)及V_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性(r=-0.272、-0.239,P<0.05);K^(trans)、K_(ep)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性(r=0.340、0.305,P<0.05),V_e与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164,P>0.05);K^(trans)、K_(ep)、V_e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r=0.316、0.272,P<0.05)。不同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浸润组间的t ADC值、K^(trans)、K_(ep)、V_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及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病理学特性及临床分期的评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周星黄刚张庆马小梅张文文王平
关键词:宫颈肿瘤表观扩散系数扩散加权成像肿瘤分期
磁共振DKI、DWI及DCE成像在宫颈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功能成像DKI、DWI与DCE-MRI分析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对比分析三种MRI技术对宫颈癌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同时比较DKI成像参数在宫颈癌与宫颈肌瘤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确诊宫颈癌的患者37例,宫颈肌瘤15例,正常宫颈患者33例。宫颈癌脉管癌栓阳性与脉管癌栓阴性分别为20例、17例。利用西门子3.0T超导型MR扫描仪,测得DKI定量参数FA、D⊥、MD、D//、MK、K⊥、K//;计算DCE定量参数:对比容积转移常量(Ktrans)、渗漏空间(Ve)和速度常量(Kep);测得DWI序列的ADC值。同时测得肌瘤组的DKI参数,对比其与宫颈癌组的差异。两组间比较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利用ROC曲线评价三种成像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MK、Ktrans、ADC值在正常宫颈组与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K在宫颈癌脉管癌栓阳性与脉管癌栓阴性患者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ADC、Ktrans和MK评价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75、0.82。统计得到宫颈癌组与宫颈肌瘤组的DKI参数K//、MK与K⊥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DKI成像可反映宫颈癌组织微环境的复杂程度,在诊断宫颈癌中优于DCE-MRI及DWI技术;MK参数可以预判宫颈癌的病理特征,如脉管内是否有癌栓浸润,DKI序列在宫颈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其中MK等参数可用于鉴别诊断宫颈癌与宫颈肌瘤。
王莉莉赵雪梅黄刚王小博马小梅牛晶晶马娅琼李生虎
关键词:宫颈肌瘤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成像
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对使用糖皮质激素类风湿患者骨量评价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利用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技术对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类风湿患者椎体脂肪含量的测定,来评估不同年龄段类风湿患者随着激素应用时间的延长,椎体脂肪含量的变化,从而间接评估椎体骨质量。方法纳入40例类风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30~40岁组20例、40~50岁组20例,不同年龄组在治疗前DXA行骨密度值(BMD值)与MR所测腰椎脂肪分数(FF)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不同年龄组治疗前、激素治疗3个月后及6个月后腰椎椎体脂肪分数进行比较;骨髓脂肪FF计算公式:FF=[Mfat/(Mfat+Mwater)]*100%,式中Mwater、Mfat分别指水像及脂像ROI总像素信号强度值。结果不同年龄组类风湿患者治疗前BMD均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所有患者椎体BMD值与FF值呈显著相关性;用药3个月后脂肪分数上升的程度明显高于用药6个月组,且40~50岁年龄组脂肪分数增加的程度要高于30~40岁年龄组。结论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类风湿患者椎体内脂肪分数明显增加;发病年龄较大及用药时间长的患者腰椎脂肪分数呈逐渐上升趋势,提示使用激素治疗的类风湿患者椎体脂肪含量增加,椎体骨量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常飞霞樊敦徽和建伟黄刚何建宏马小梅
关键词:化学位移成像糖皮质激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