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迪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学位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卒中
  • 1篇大血管
  • 1篇低能耗
  • 1篇低能耗建筑
  • 1篇丢包
  • 1篇丢包率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系统
  • 1篇血管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抑...
  • 1篇血小板聚集抑...
  • 1篇血性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 1篇中立
  • 1篇中立性
  • 1篇人事
  • 1篇人事管理

机构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山东城市建设...
  • 1篇中建八局第二...
  • 1篇山东省建筑科...
  • 1篇山东美诺邦马...
  • 1篇青岛科瑞新型...
  • 1篇山东省建筑设...

作者

  • 6篇李迪
  • 2篇尹琳
  • 1篇王峰
  • 1篇李克
  • 1篇张策
  • 1篇许建平

传媒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层析成像和丢包率的网络中立性研究
网络中立性是政府制定的一个法规。该法规强调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Provider,ISP)要平等地对待网络中的每个合法用户,不能对用户的合法行为进行阻塞、节流,或是对某些用户行为设置高的优先级...
李迪
关键词:层析成像丢包率最大流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王昭李迪端木琳李震宋文寅李壮贤牛彦磊房海波杨友
该项目属于建筑节能领域。2018年建筑生产、运行能耗10.4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比重22.7%,建筑碳排放总量22.1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3%。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是降低终端能耗的主要途径,对...
关键词:
关键词:超低能耗建筑
铝粉爆炸泄放特性及二次爆炸现象实验研究
开展采用导管泄放铝粉爆炸的研究对于工业粉尘爆炸的安全防护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于粉尘爆炸及敞口泄放特性已经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影响粉尘爆炸和泄放的特性参数。但对导管泄放过程的泄放压力特性、尤其是对泄放过程中...
李迪
关键词:最大爆炸压力
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完全再通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后完全再通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卒中中心、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神经介入及神经重症科行机械取栓的468例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即刻患者的闭塞血管均获得完全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3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并依据患者术后有无发生院内死亡(全因死亡),将患者分为院内死亡组(52例)与院内存活组(41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管完全再通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准确度,采用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院内存活组相比,院内死亡组患者中女性、房颤史及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更高,基线血糖水平及术后24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533,95%CI:1.306~4.910,P=0.006)、房颤史(OR=1.999,95%CI:1.044~3.827,P=0.037)、症状性颅内出血(OR=4.066,95%CI:1.897~8.718,P<0.001)及术后24 h内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OR=1.162,95%CI:1.055~1.279,P=0.002)是血管完全再通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为ln(p/1-(p))=0.929×女性+0.692×房颤史+0.150×中性粒细胞计数+1.403×症状性颅内出血-5.349(P为事件发生概率)。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95%CI:0.689~0.842,P<0.001),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χ^(2)=7.656,P=0.468),决策曲线显示模型�
慈舜超王峰李迪李克尹琳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
鞍山市社会保障局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信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事信息作为信息的一大重要载体,使得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如今高效管理和利用的需求。因此,借助当今先进的IT技术,将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向数字化管理模...
李迪
关键词:人事管理薪酬系统信息管理系统
文献传递
阿替普酶治疗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 评价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急诊收治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210例,根据90 d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77例,预后不良组33例。分析2组基线资料,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症状性颅内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分析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病因分型及其对预后的可能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组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出血7例(3.3%),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1.0%),非症状性颅内出血5例(2.4%)。2组均无静脉溶栓死亡病例。预后不良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6.1%vs 0%,P<0.05),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0%vs 2.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06,95%CI:0.001~0.025,P=0.000)。结论 超早期轻型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张立红李迪张策许建平邱旭楠尹琳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卒中输注静脉内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