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时珊珊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室性
  • 2篇心动过速
  • 2篇心肌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室
  • 2篇心室流出道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伊伐布雷定
  • 2篇室性心动过速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室性
  • 2篇特发性室性心...
  • 2篇流出道
  • 2篇HCN4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心病
  • 1篇心肌梗死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吴晓羽
  • 4篇时珊珊
  • 2篇姜晓慧
  • 2篇丁玲玲
  • 2篇于静
  • 1篇李怀娜
  • 1篇周中华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伊伐布雷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5年
伊伐布雷定为第一个特异性心脏起搏电流抑制剂,具有特异性降低心率的作用,其相关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也在日益增多。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伊伐布雷定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有明确治疗效果。现对伊伐布雷定的药理机制及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时珊珊吴晓羽
关键词:伊伐布雷定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
兔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流出道HCN4蛋白表达的实验观察
吴晓羽姜晓慧李怀娜田平周中华时珊珊于静丁玲玲
兔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流出道HCN4蛋白表达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亚型4(HCN4)蛋白在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中的作用。方法数字随机选择新西兰大白兔10只,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间神经纤维丝(NF-M),观察心室流出道组织是否存在浦肯野纤维。另选择新西兰大白兔40只平均分4组即对照组(SO)、室速组(VT)、室速+艾司洛尔干预组(VT+ESM)、室速+伊伐布雷定干预组(VT+IVA)。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室流出道HCN4蛋白的表达,观察并记录各组诱发室速时所需电压的输出幅值、停止刺激后自发性室速发生的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1)兔心室流出道存在浦肯野纤维。(2)左、右心室流出道HCN4蛋白的表达VT组与s0组比较明显增多(左室:97.6±16.7与29.0±8.0,P〈0.01;右室:92.7±12.3与26.0±10.8,P〈0.01);VT+IVA组与VT组比较明显减少(左室:32.0±9.4与97.6±16.7,P〈0.01;右室:30.8±12.4与92.7±12.3,P〈0.01)。(3)VT+ESM组和VT+IVA组与VT组相比,在同等高频刺激的条件下诱发流出道室速所需的输出电压幅值增加(P〈0.01),停止刺激后自发性室速的发生次数减少(P〈0.01),自发性室速持续时间缩短(P〈0.01)。结论(1)心室流出道存在浦肯野纤维,且室速发生时HCN4蛋白表达上调;(2)艾司洛尔及伊伐布雷定可以预防及减少室速的发生,伊伐布雷定作为HCN通道的特异性通道抑制剂效果更强。
吴晓羽姜晓慧李怀娜田平周中华时珊珊于静丁玲玲
关键词:室性浦肯野纤维室性流出道阻塞伊伐布雷定
心肌缺血时离子分子的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被引量:1
2015年
心脏的电活动是由动作电位的产生形成的,而动作电位的形成是由各离子流内流和外流产生的,当心肌缺血时,由于心肌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各离子流,分子特性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心肌不同部位是不一致的,使得各部位的动作电位形态、振幅、时程的变化程度都不一样,形成了电的异质性,故产生自律性增高或折返,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由于各离子流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目前研究由于"方法"所限,揭示的是以某个离子流为特征变化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其具体的启动机制仍不清楚,要弄清楚各离子流是怎样整体协调、整体变化而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应从"整体"上加以研究。
时珊珊吴晓羽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