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黎

作品数:18 被引量:87H指数:4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烧伤
  • 7篇毒性
  • 5篇中毒性脑病
  • 5篇小儿
  • 5篇小儿烧伤
  • 5篇脑病
  • 4篇疗效
  • 3篇影响因素
  • 3篇中毒
  • 3篇中毒性
  • 3篇伤患者
  • 3篇烧伤患者
  • 3篇纳络酮
  • 2篇休克
  • 2篇血液
  • 2篇治疗烧伤
  • 2篇中毒性肠麻痹
  • 2篇皮瓣
  • 2篇静脉
  • 2篇并发

机构

  • 18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8篇李黎
  • 2篇吕传阁
  • 2篇蔡玉娥
  • 1篇郑凡
  • 1篇赵敏娟
  • 1篇陈国栋
  • 1篇韩大伟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中华烧伤与创...
  • 1篇第五届全国烧...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1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康复期烧伤病人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方法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探讨烧伤康复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方法采用Zang犤1犦编制的SAS和SDS,对250例康复期烧伤病人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其影响因素,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影响因素主要有担心影响重返工作、再次手术、医疗费用、容貌毁损和功能障碍。进行干预前后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56.7%和16.2%,抑郁症状的发生率62.3%和21.4%。结论有效的干预可缓解康复期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李黎
关键词:康复期烧伤情绪障碍影响因素干预方法
静脉输液部位对严重烧伤休克循环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李黎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烧伤休克输液部位严重烧伤患者
利多卡因防治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防治瘢痕中的作用。方法采取组织块进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体外培养,另选50例膝关节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29只)用利多卡因0.75%浓度喷洒创面,对照组(25例,28只)用溶媒喷洒创面。结果利多卡因对HSFB的生长、胶原合成及Ⅰ、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均呈浓度低赖性抑制,其中以0.75%浓度作用最为显著。临床中治疗组的膝关节外观异常发生率,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利多卡因可以通过减少Ⅰ、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等途径抑制瘢痕增生。
李黎
关键词:烧伤利多卡因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烧伤合并中毒性肠麻痹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烧伤合并中毒性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烧伤中毒性肠麻痹患者,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CVVH组15例,采用常规治疗+CVVH。分别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钾、白细胞、体温和肠鸣音的变化。结果15例烧伤合并中毒性肠麻痹患者用CVVH治疗后,相关指标、有效率、治愈率和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烧伤中毒性肠麻痹时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能使低血钾状态下的中毒性肠麻痹症状得到较快改善,提高抢救成功率。
李黎
关键词:烧伤血液滤过中毒性肠麻痹
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对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持续观察,总结该术式的开展过程及技术关键,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术式。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术的1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该术式开展过程、技术关键,术后跟踪了解患者满意度,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监测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腋臭治愈率为77.84%(123/158),总有效率为96.2%(152/158);术后经3-6个月的随访,绝大部分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患者满意度97.47%(154/158),患者复发率1.27%(2/158);患者术后并发症率5.06%(8/158);皮下血肿发生率(3.16%)显著高于皮瓣坏死(1.27%)和切口愈合不良(0.63%),差异显著P<0.5;该术式比传统小切口腋臭切除术具备明显优势。结论患者接受改良小切口腋臭切除后临床治疗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该术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赵敏娟蔡玉娥李黎
关键词:腋臭皮下血肿皮瓣坏死
纳络酮治疗对小儿烧伤中毒性脑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同等用药条件下纳络酮对小儿烧伤中毒性脑病治疗效果。方法 39例在我院住院的小儿烧伤并发中毒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纳络酮(NLX)治疗组(20例),NLX 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观察...
李黎
关键词:小儿烧伤纳络酮中毒性脑病
文献传递
纳络酮对小儿烧伤中毒性脑病的影响
2002年
李黎
关键词:纳络酮中毒性脑病烧伤药物疗法并发症
保留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保留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和腓肠神经、设计灵活、操作简便、供区隐蔽及成活率高的特点。2004年7月至2010年7月,我们采用保留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下肢不同部位软组织缺损患者29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吕传阁李黎
关键词:腓肠神经下肢软组织缺损交腿皮瓣
高压氧辅助治疗小儿烧伤中毒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2006年
为观察高压氧对小儿烧伤中毒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我科于1997年1月至2004年7月间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小儿烧伤中毒性脑病患者20例,发现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共选取在我科住院的小儿烧伤并发中毒性脑病患儿39例,均经脑CT确诊;其中男29例,女10例;年龄1~5岁,平均(2.0±0.5)岁;患儿体表总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烧伤达6%-52%,平均(32.5±15.2)%;患儿烧伤后入院时间为2—36h,平均(16.72±6.15)h;脑部症状出现时间为烧伤后4—48h,平均(16.4±5.96)h;
李黎
关键词:高压氧辅助治疗中毒性脑病小儿烧伤疗效观察疗效满意入院时间
八例烧伤合并中毒性肠麻痹的血液净化治疗
2006年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6例、女2例,年龄12~55岁[(31±7)岁]。烧伤总面积15%~75%,其中深Ⅱ、Ⅲ度面积15%~40%TBSA。致伤原因为热液烫伤、火焰烧伤。患者严重腹胀、肠鸣音消失;腹部X线片和B超检查提示存在扩张积气和少许液体,排除肠梗阻;呕吐咖啡样物,均发热(体温〉38.5℃);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对症处理及应用新斯的明等药物均无明显效果。低钾血症7例次(血钾离子浓度2.8~3.4mmol/L),低钠血症4例次(血钠离子浓度120~128mmol/L),酸中毒4例次。白细胞计数(WBC)12.1×10^9/L~21.1×10^9/L。患者行血液及创面细菌培养时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肠球菌2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大肠杆菌1株、阴沟杆菌1株。以上各菌株对青霉素、头孢唑林耐药,对去甲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伤后4~16d患者均出现中毒性肠麻痹症状。
李黎
关键词:血液净化治疗中毒性肠麻痹火焰烧伤表皮葡萄球菌去甲万古霉素腹部X线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