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 作品数:63 被引量:249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儒家仁道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被引量:10
- 1997年
- 李霞
- 关键词:儒家仁爱精神万物一体人格完善
- 20世纪国内老子研究述评被引量:3
- 2004年
- 由于同一定时代背景相联系 ,2 0世纪的国内老子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前期研究有两大特点 ,一是以西学解老 ,二是注重校诂与考证 ;中期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大陆学者自觉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注重分析老学的阶级属性及哲学性质 ,1973年马王堆帛书《老子》的出土为这一时期的老子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后期的老子研究是在大陆与港澳台四地研究趋于一体化、国内外老学界交流合作频繁的背景下进行的 ,80年代初注重反思 ,80年代中期以后的研究在视域上不断拓展 ,在层次上不断深入 ,1993年郭店楚简《老子》的出土使得学术界在诸如《老子》版本及作者、老子的道德价值取向以及先秦儒道关系等问题上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新成果 ,并基本达成共识。
- 李霞
- 关键词:老子中国哲学
- 安徽区域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被引量:4
- 2012年
- 安徽区域佛教的传播进程与发展轨迹可谓中国汉地佛教发展脉络的一个缩影: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不久,即波及到了今天的安徽地区;魏晋南北朝为安徽区域佛教的传播时期,发展规模初具雏形;中唐以后至两宋时期,该地佛教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及至明清,安徽佛教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清末以后,安徽佛教虽在历次战争中屡遭削弱,但衰而不灭;进入新时期以来,安徽地域佛教走上了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安徽区域佛教这一盛衰起伏的演变历程,折射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背景的历史嬗变。
- 李霞
- 关键词:佛教
- 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看先秦儒道冲突被引量:6
- 1996年
- 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看先秦儒道冲突李霞,李峰一《庄子》共33篇,其中涉及孔子的达20余篇。在这众多场合中,孔子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换言之,《庄子》作者是如何塑造孔子形象的呢?笔者浅见如下:1.逐名求利的名利者形象《庄子》中孔子的特性之一是逐名求利。...
- 李霞李峰
- 关键词:《庄子》孔子形象先秦儒道老聃积极入世春秋战国时期
- 论楚淮文化对道家生命观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生命观念是道家文化的核心观念,道家生命观的形成与楚淮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道家文化发源地淮河流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老子等道家奠基者特有的理论兴趣和致思方向,这就是对生命的产生和存在颇为关注,从而为其生命观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土壤。从文化背景来看,淮河流域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文化圈。楚淮文化的根本特征之一是具有浓厚的生命意蕴,这在其宗教信仰、风俗习尚和文化特质中均有明显反映。这种文化的长期浸染使得老子等道家代表人物具有浓烈的生命关怀,由此而导致了道家生命观念的形成。
- 李霞
- 关键词:淮河流域道家生命观
- 试论胡适的人学理论
- 1993年
- 中国哲学特别重视人学,自孔子开探讨人的问题之先河以后,历代哲学家无不关心人的问题。“五·四”时期围绕着“科学”与“人”的关系的争论,更标志着这种讨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经过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的漫漫长夜之后人的全面觉醒。在这场讨论中,各种人学思想应运而生,其中胡适的人学观点颇具代表性。他从人的本质、地位、价值,人的尊严、平等、独立及人的作用、使命、发展等多方面对“人”作了全面研究,形成了一个较系统的人学理论。这一理论是以对人的自然性的研究为起点,以对人的社会性的探讨为核心,以对人的个体性的揭示为归宿的。
- 李霞
- 关键词:人学理论人学思想个体性自然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社会
- 略论庄禅真理观及其历史影响被引量:2
- 1998年
- 庄子确立了相对真理观,禅宗提出了主观真理观。两者颇具可比性:其一,两者的理论基础形式有异而实质相同:庄子真理观产生于其相对主义理论,禅宗真理观导源于其圆融哲学,而相对主义与圆融哲学本质上又同是整体融合型思维方式的产物;其二,两者的思维趋向途径有异而归宿相同:庄子由夸大真理的相对性而否认其确定性,禅宗由断定真理的主观性而否认其客观性,结果都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本身。两者的历史影响均有二重性:庄子的相对真理观既是构成辩证法的一个环节,亦是通往诡辩论的一条途径;禅宗主观真理观既弘扬了自主精神,又宣扬了文化虚无主义。
- 李霞
- 关键词:真理观相对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禅宗
- 略论《管子》的生命哲学及其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2011年
- 《管子》中的《内业》、《白心》、《心术》等道家类文献全面继承了老子的生命观念,对生命的本源与特质、生命形成的机制以及生命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建立了以"道"为核心的生命本源观、以"德"为内涵的生命特质观、以"气"为基础的生命机制观以及以"身国同治"为特征的生命价值观,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生命哲学思想。
- 李霞
- 关键词:《管子》老子生命哲学
- 简评《安徽人文讲坛演讲集》
- 2009年
- 如何将人文社科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肩负起时代使命,是安徽人文讲坛举办的初衷。自2006年7月讲坛创办以来,已获得各方广泛好评。为满足广大读者对人文知识的急切渴盼之需,《安徽人文讲坛演讲集》[主编:程必定,副主编:祁家云、夏毓平、江海波,黄山书社2008年5月出版]一书出版了,该书按讲坛举办的时间顺序收集了前18讲的精彩讲稿。通观全书,笔者以为讲稿内容主要是从下三个方面阐述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李霞施保国
- 关键词:人文知识知识转化主编出版
- 传统儒家文化与当代经营管理
- 儒家文化内涵丰富,作为曾经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齐家治国方略和安身立命理论,不仅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中国的经济同样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这种影响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今天,我们应...
- 李霞
- 关键词:传统儒家文化管理学忠恕之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