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苏琳
- 作品数:22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建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碳排放核算设备及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碳排放核算设备及其方法,包括设备内壳、处理器本体、位置调节组件、数据对接组件、数据转存器本体、散热组件和观测窗,所述设备内壳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上套接有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处理器本体,本发...
- 李冰心姜雪郑强贺宸南刘桐郭苏琳
- 一种用于城乡规划的区域面积拍摄装置
- 本发明属于拍摄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城乡规划的区域面积拍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两侧安装有螺旋桨,所述装置主体前端设置有扬声器,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安装有摄像机,所述装置主体底部还设置有电池舱,所述缓冲器底部...
- 李冰心曹姝颖刘桐郭苏琳原野
- 基于知觉体验的工业遗产更新策略研究——以豫北纱厂为例
- 2024年
- 在存量时代背景下,工业遗产更新逐渐成为引领城市特色,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基于知觉体验的相关理念与方法,通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知觉体验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出相应的研究方向。同时,通过解析豫北棉纺织厂,构建了“工业遗产层级保护”为基础的虚拟评价体系,提炼出“审美感知”“精神引领”“感官联动”为路径的更新策略,旨在将知觉体验引入工业遗产保护,为其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助推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郭苏琳王思玮
- 关键词:知觉体验工业遗产
- 外国建筑史课程与设计竞赛结合的探讨
- 2016年
- 建筑行业实为实践性行业,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视建筑设计课程,而忽视外建史这门看似与设计无关的理论课。这种学习重点的偏移,会导致学生毕业进入建筑领域以后,缺乏扎实的理论支撑,甚至会成为一个只重视表层设计,不重视建筑的社会性以及逻辑性的建筑师。为了适应当今建筑学和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正视学生对建筑史课程学习的淡化危机,将外建史课程与设计竞赛相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展开课程改革的探讨。
- 郭苏琳
- 空间叙事视角下公主岭铁路历史文化街区活化设计策略研究
- 2025年
- 文章基于空间叙事理论,分析了街区现状,揭示其叙事潜力与核心问题。街区面临空间功能断裂、文化表达弱化等挑战,亟须创新策略。研究提出重构叙事逻辑、强化节点联动、优化动线组织、融入多元文化功能等方法,以期实现文化记忆传承与空间活力再生。旨在为公主岭铁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启示,推动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
- 郭苏琳刘诗嫄
- 关键词:空间叙事工业遗产
- 预制装配式梁板组合体系
-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制装配式梁板组合体系,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其中,预制装配式梁板组合体系包括:第一楼承板至少开设一个第一连接槽,且第一楼承板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块;第二楼承板至少开设一个第二连接槽,且第二楼承板还连接...
- 张广平郭苏琳刘喆刘芳张镇鏖孙嘉磊
- 一种基于城市碳排放数据的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城市碳排放数据的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涉及能源管理系统技术领域。该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包括软件层面架构和硬件层面架构,所述软件层面架构包括API接口、界面层、服务层和数据层,所述界面层包括用户端收集A...
- 李冰心姜雪郑强贺宸南刘桐郭苏琳
- 从传统走向未来--吉林建筑大学探索寒地传统民居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 2024年
-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关于寒地传统民居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文章对近年来吉建大寒地传统民居研究团队的学术研究历程与研究方向进行梳理,主要包括民居建筑形态、民居建筑文化和传统村落价值挖掘与保护等方面。当前,团队主动响应吉林省“生态强省”战略,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关注寒地传统村落的生态智慧挖掘,提出“三低一高”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驭灾手段;并通过科普传播、高校及社会人才培养等方式传达可持续的生态智慧哲学观,为后续的活态传承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 赵宏宇刘桐郭苏琳韦宝畏
- 关键词:寒冷地区传统民居生态智慧
- 建筑类专业设计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及其实效性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由于建筑类专业设计类课程的特殊性,亟需操作性强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本研究首先从前端设计、资源设计、环境设计、活动设计和考核设计五个方面,从理论层面建立课程全周期的混合教学体系;其次以“城市设计B”课程为例,从实践层面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评价;最后通过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对比,从专业技能、满意度和个人能力三个方面明确混合教学模式的推广价值。
- 李冰心于安邦郭苏琳高翯
- 关键词:建筑类专业混合教学实效性
- 网络舆情受众失范行为靶向引导的技术框架构建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受众的失范行为是舆情出现剧烈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研究失范行为靶向引导技术框架的构建,为失范行为实施引导提供技术手段。[方法/过程]在网络舆情受众失范行为靶向引导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框架模型,并对框架模型的各个模块进行具体描述;梳理各模块功能实现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并以微博舆情为例对框架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靶向引导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网络舆情受众失范行为的靶向引导技术框架模型,能够从技术层面解决目前引导策略过于宏观失之具体的缺陷,增强了靶向引导的可操作性。
- 黄微刘熠郭苏琳
- 关键词:网络舆情失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