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俊英 作品数:26 被引量:130 H指数:7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与治疗始终是临床诊疗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旨在研究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160例极低出生体重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儿生长发育情况、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母亲心理情绪状况、极低出生体重儿基础护理常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体重增长值、身长增长值、头围增长值及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干预组住院期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0 vs.7.50%)、肺炎(8.75%vs.22.50%)、败血症(6.25%vs.18.75%)及喂养不耐受(28.75%vs.53.75%)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母亲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3.77±1.15)分vs.(38.26±1.20)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1.34±1.33)分vs.(44.29±2.06)分]、护理满意度(96.25%vs.78.75%)、基本护理常识得分[(90.55±2.30)分vs.(78.42±1.6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有助于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降低住院费用和时间,也有利于改善患儿母亲的心理情绪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鲁萍 厉建英 周迎春 夏芳琴 吕俊英 王建平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袋鼠式护理 母乳喂养 并发症 心理情绪 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研究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8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喂养干预。观察组采取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进程、住院时间、喂养表现、体质量增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早产儿开始完全喂养矫正时胎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矫正时胎龄、进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喂养效率、喂养成效、摄入奶量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出院时的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减少早产儿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早产儿体质量快速增长.增强喂养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白美丽 傅晓丹 罗小婷 吕俊英 陈晓春关键词:早产儿 经口喂养 儿童呼吸科婴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鼻定植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科婴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鼻定植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的患儿,收集病例资料,在鼻前庭采集鼻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MRSA鼻定植情况,分析婴儿MRSA鼻定植的危险因素。结果:成功采集鼻拭子标本的婴儿共75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492例,检出MRSA 46例,MRSA鼻定植率为6.1%。单因素分析结果示:MRSA鼻定植与月龄、分娩方式、住院天数、家庭主要成员1年内有无住院史、家庭主要成员中有无医务工作者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龄>6个月婴儿MRSA鼻定植率明显低于月龄≤6月者(OR=0.164,95%CI:0.049~0.545),而家庭主要成员中有医务人员(OR=9.428,95%CI:2.635~33.731)、住院天数(OR=1.099,95%CI:1.008~1.197)是MRSA鼻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月龄≤6月的婴儿有较高的MRSA定植率,家庭主要成员中有医务工作者的婴儿为MRSA鼻定植的高危人群,MRSA鼻定植会增加患儿的住院天数。 张双红 贾晓慧 吴玉洁 吕俊英 张丽萍关键词:婴儿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定植 早产儿PICC置管致胸腔积液7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9 2017年 分析7例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早产儿PICC置管致胸腔积液的原因与胸导管受损、穿刺操作对局部血管的影响、导管漂移或导管异位有关。早产儿PICC置管发生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时,立即胸腔穿刺解除压迫,停PICC输液改用外周静脉营养,合理给氧纠正低氧血症,严密监护和预防感染等救护措施是早产儿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5例早产儿救护后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1例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 潘迎洁 段秀珍 吕俊英关键词:早产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积液 护理 1例新生儿异戊酸血症的护理 被引量:1 2018年 报告1例新生儿异戊酸血症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急救护理,病情观察要点;用药护理;出血倾向的早期评估和护理;出院随访指导。通过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症状好转出院。 张双红 刘嘉琪 吕俊英 吴玉洁 张丽萍关键词:新生儿 护理 1例早产儿腹股沟采血致下肢血液循环障碍的护理 阮淑琴 鲁萍 吕俊英 王逸扬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预后不良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PM)患儿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4月—2021年6月166例NPM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对患儿随访12个月,着重评估有无并发症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及神经系统影像学表现,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2组患儿中性粒细胞值、淋巴细胞值,计算NLR,并经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采用点二列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s-CRP、NLR水平与NPM患儿预后不良有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血清hs-CRP、NLR预测NPM患儿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随访12个月,166例NPM患儿均无病死,其中51例预后不良,占30.72%;预后不良组血清hs-CRP、NLR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hs-CRP、NLR水平与NPM患儿预后不良有关(r值分别为0.627、0.41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血清hs-CRP、NLR过表达与NPM患儿预后不良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hs-CRP、NLR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NPM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0.739、0.899,具有一定的价值。结论 血清hs-CRP、NLR过表达与NPM患儿预后不良存在一定的联系,两指标过表达可提示NPM患儿预后不良的风险。 陈芳芳 鲁萍 吕俊英 李崇寿关键词:新生儿 化脓性脑膜炎 超敏C-反应蛋白 预后 两种量表对NICU新生儿压力性损伤形成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NSRAS)与新生儿/婴儿Braden Q量表(N/I Braden-Q量表)对NICU新生儿压力性损伤(PI)形成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NICU科室10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每天对患儿进行量表评分及皮肤检查,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以患儿发生PI作为结局终点。结果:13例(12.3%)患儿发生PI,分布部位包括鼻部(8例)、后枕部(3例)、下唇(1例)及骶尾部(1例)。NSRAS入院当天评分、PI发生前24 h/住院中期评分、最高评分的Cronbach’sα系数为0.539、0.557、0.579,N/I Braden-Q量表三次评分的Cronbach’sα系数为0.559、0.568、0.679;NSRA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39~0.737,N/I Braden-Q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0.875。结论:N/I Braden-Q量表预测效度高于NSRAS,更适用于预测NICU新生儿PI形成。 吕俊英 吴玉洁 夏芳琴 阮淑琴 鲁萍汉化版Neonatal/Infant Braden Q Scale在NICU新生儿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引进翻译美国Neonatal/Infant Braden Q Scale(N/I Braden Q量表)并检验量表信效度。方法:根据Brislin翻译模型对N/I Braden Q量表进行翻译、回译,通过专家咨询对量表进行文化调适。再将量表应用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NICU住院新生儿进行皮肤评估,检验中文版N/I Braden Q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N/I Braden Q量表的评定者间信度系数ICC为0.908(P<0.001);量表的全体一致性S-CVI为0.75,均值S-CVI为0.9583,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1;量表的预测临界值为20分,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75.00%、74.16%、28.13%、95.62%、0.4916,ROC曲线下面积是0.815(95%CI:0.684~0.945)(P<0.001)。结论:中文版N/I Braden Q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对新生儿压力性损伤发生有早期预警作用,可作为临床护士对患儿进行皮肤评估的结构化指导工具。 吴玉洁 鲁萍 吕俊英 宋霏 张双红 张丽萍关键词:新生儿 白噪声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白噪声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妇女儿童医院NICU收治的108例新生儿的病历资料,依据不同干预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安抚+非营养吸吮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白噪声辅助干预。评估两组新生儿疼痛水平、生命体征状况、置管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准备阶段,两组患儿疼痛评分相当,穿刺时、置管中、置管后及之后5 min,疼痛水平均较准备阶段有所提高,且对照组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准备阶段,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均处正常水平,穿刺时和置管中血氧饱和度呈下降趋势,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心率呈现上升趋势,对照组高于观察组,置管后及之后5 min,两指标逐渐趋近正常水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及置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9.88±1.02 d vs.13.45±2.11 d;置管时间:18.65±2.32 min vs.31.24±3.25 min),一次性置管率高于对照组(90.74%vs.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率分别为3.70%、1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噪声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可有效缓解新生儿PICC置管过程中的疼痛水平,稳定生命体征,提升置管效率和成功率,减轻并发症率,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显著。 贺茜 管琼瑛 吕俊英 陈鲜威关键词:白噪声 非营养性吸吮 新生儿 中心静脉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