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红

作品数:19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血清
  • 3篇心源性
  • 3篇血清学
  • 3篇源性
  • 3篇体外
  • 3篇病毒
  • 2篇大学新生
  • 2篇登革病毒
  • 2篇登革病毒感染
  • 2篇血清学诊断
  • 2篇饮料
  • 2篇预后
  • 2篇致病
  • 2篇致病菌
  • 2篇食品
  • 2篇食品污染
  • 2篇受体
  • 2篇体外抗菌
  • 2篇曲霉菌
  • 2篇微生物污染

机构

  • 15篇昆明医科大学
  • 4篇承德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作者

  • 18篇王艳红
  • 9篇宝福凯
  • 8篇柳爱华
  • 4篇李小曼
  • 3篇史立敏
  • 3篇侯书敏
  • 3篇张东
  • 3篇张然
  • 3篇李勇
  • 3篇韦海燕
  • 3篇黄晶
  • 3篇李玲
  • 2篇宣群
  • 2篇宝珠鸣
  • 2篇汪玉娇
  • 2篇杨志芬
  • 2篇何瑞云
  • 2篇冯时
  • 2篇刘亚丽
  • 1篇李玉鹏

传媒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微生物前沿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伯氏疏螺旋体重组膜蛋白A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体外作用研究
研究目的:1、以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为模型,探讨伯氏疏螺旋体重组膜蛋白A (recombinant Borrelia burgdorferi membrane protein A, rBmpA)致莱姆关节炎...
王艳红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巨噬细胞RAW264.7异佛司可林
文献传递
二甲基亚砜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二甲基亚砜是常用化学溶剂,探讨二甲基亚砜体外抗菌效果,为其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浊度试验判断二甲基亚砜的抗菌作用;通过微孔板倍比稀释法分析二甲基亚砜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二甲基亚砜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当其浓度为0.18mol/L时,对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其浓度为0.35 mol/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明显;当其浓度为0.70 mol/L时,对白色念珠菌抑菌效果显著。结论二甲基亚砜对人类常见致病菌有一定的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在临床上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抗菌药物实验中,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时,要注意其本身的抗菌作用。
池水晶冯时王艳红汪玉娇李小曼李静崔宇晖汪佳捷李珺宝珠鸣宝福凯柳爱华
关键词:浊度抗菌作用
云南省某大学新生中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估云南省某大学新生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感染情况,间接了解人嗜粒细胞无形体感染在云南省的发生情况。方法采集来自云南滇中、滇东北两地区于某大学新生血样标本,用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 IgG抗体,计算抗体阳性率。结果共检测大学新生血清标本45份,检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血清IgG抗体阳性7份,其中滇中4份,滇东北3份,阳性率为15.56%。结论云南省存在人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情况,滇中地区学生的抗体阳性率与滇东北地区无统计学差异,应进一步加强对人嗜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监测与控制。
崔宇晖王艳红宣群杨志芬何瑞云柳爱华宝福凯
关键词:大学新生
一起饮料微生物污染的鉴定报告
目的:从一起污染的饮料中分离未知微生物并对其进行种类鉴定.方法:将分离出的微生物接种于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肉眼观察其菌落特征;挑取部分菌落用棉兰染色,镜下观察其形态;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其总DNA,并以此为模板,PCR方...
史立敏李小曼王艳红宝福凯柳爱华
关键词:饮料黄曲霉菌食品污染
登革病毒感染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是引起登革热(dengue fever,DF)的病原体,经蚊叮咬而传播疾病.DF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DF已经发展成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012年,DF被列为全球最重要的蚊虫传播性疾病.快速而准确的针对DENV感染的检测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DF的爆发及减少死亡病例.目前DENV感染的检测技术主要有病毒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诊断及血清学诊断三类,三类检测技术各有优缺点,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检测手段.
王艳红宝福凯柳爱华
关键词: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
Toll样受体及其与莱姆关节炎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莱姆关节炎是中晚期莱姆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生率最高,危害也最大。Toll样受体是一种连接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重要模式识别受体。本文就Toll样受体与莱姆关节炎的发病关系进...
王艳红李小曼郭美华池水晶李静宝福凯柳爱华
关键词:莱姆病TOLL样受体
文献传递
血清Neu5Ac、S100A1水平与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S100钙结合蛋白质A1(S100A1)水平与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5例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梗死面积将患者分为小/中面积组(梗死直径≤4 cm,97例)和大面积组(梗死直径>4 cm,68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低NIHSS组(NIHSS<16分,108例)和高NIHSS组(NIHSS≥16分,57例)。检测患者Neu5Ac、S100A1水平,根据患者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41)和预后良好组(n=124)。采用Pearson相关法探讨血清Neu5Ac、S100A1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小/中面积组Neu5Ac、S100A1水平低于大面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NIHSS组Neu5Ac、S100A1水平低于高NIH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eu5Ac、S100A1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01)。预后良好组血清Neu5Ac、S100A1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梗死面积大面积比例、入院NIHS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面积大面积、入院NIHSS评分≥15.33分、Neu5Ac≥274.58 ng/mL、S100A1≥5.08 ng/mL是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Neu5Ac、S100A1与急性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有关,有望作为预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潜在标记物。
张东李玲张然刘亚丽张颖王艳红韦海燕李勇侯书敏黄晶栢静
关键词:N-乙酰神经氨酸
云南省大学新生中两种重要蚊媒传染病的血清学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大学新生登革热(dengue fever,DF)和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感染情况,间接了解两种蚊媒传染病在云南省的分布。方法采集来自云南滇南、滇西、滇中及滇东北4地区大学新生血样标本,以ELISA方法检测DF和CHIK IgG抗体,计算抗体阳性率。结果共检测大学新生血清标本89份,检出DF IgG抗体阳性19份,阳性率为21.35%;未检测到CHIK IgG抗体。结论云南省存在DF散发,来自滇西地区学生的抗体阳性率较高,与当地登革热发病情况相一致,应进一步加强对登革热监测与控制。
王艳红史立敏柳爱华宝福凯杨志芬何瑞云汪玉娇池水晶宣群
关键词:关键词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大学新生
微信协同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探索实践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应用微信协同教学弥补网络课程教学中因特定的客观因素缺陷和课程平台中的不足,提高网络课程教学质量。方法在见面课时,提供群二维码让学生扫二维码入群,建立微信学习群,通过微信协同教学,实时监督学习进度、提醒未完成学习内容的学生及时完成;将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发布在学习微信群内,拓展延伸学习知识点。结果通过微信协同教学,突破网络教学中的缺陷,将教学延伸到课外,促进教学的弹性,延伸知识拓展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微信协同网络课程教学,可应用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既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又可拓展网络课程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是个体能动性和自我创造性的培养,有利于搭建自主学习的氛围,是对网络课程教学中缺陷与不足强而有效的补充。
杨妍滕小萍朱丽倩王艳红张雅琼
关键词:网络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一起饮料微生物污染的鉴定报告
2015年
目的:从一起污染的饮料中分离未知微生物并对其进行种类鉴定。方法:将分离出的微生物接种于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肉眼观察其菌落特征;挑取部分菌落用棉兰染色,镜下观察其形态;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其总DNA,并以此为模板,PCR方法扩增其ITS区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纯化后,由测序公司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序结果用BLASTn工具进行比对,找出其序列的相关菌种;最后用MEGA5.1软件对该测定序列菌种及其序列相关菌种进行进化分析。结果:肉眼菌落特征、镜下形态观察结果显示该未知微生物属真菌;ITS区测序及BLASTn比对结果显示其为黄曲霉菌,该未知菌与黄曲霉菌同源性高达94%~ 95%;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其与黄曲霉菌在同一分支上。结论:污染该饮料的未知微生物为黄曲霉菌。
史立敏李小曼王艳红宝福凯柳爱华
关键词:饮料黄曲霉菌食品污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