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兰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加热和增加细胞内钙对恶性胶质瘤存活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1997年
- 加热和增加细胞内钙对恶性胶质瘤存活增殖的影响张亚卓,浦佩玉,江德华,王淑兰,王春艳我们在以往时加热泪疗胶质瘤实验与临床研究的基础上[1],就加热条件下增加细胞内钙的水平对恶性胶质瘤细胞系存活增殖的影响做初步观察。材料和方法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系(G)和...
- 张亚卓浦佩玉江德华王淑兰王春艳
- 关键词:脑肿瘤胶质瘤钙
- 加热对恶性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 1997年
- 目的:为探索加热治疗胶质瘤的机理,本文对加热引起恶性胶质瘤细胞的多重生物学效应做了研究。方法:用M.T.T.法测定胶质瘤细胞存活率;用Ki-67抗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分析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活性;用划痕染料示踪技术观察胶质瘤细胞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结果:加热能抑制胶质瘤的存活率和增殖活性,并能促进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增强。在41℃~45℃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作用越明显。结论:恶性胶质瘤对加热有良好的敏感性,为加热治疗胶质瘤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张亚卓浦佩玉江德华王春艳王淑兰
-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
- 复发与初发恶性星形细胞瘤体外细胞系TJ861与TJ8510的特征比较被引量:3
- 1992年
- 本文报告来自同一病例相同部位的初发及复发恶性星形细胞瘤体外细胞系TJ8510及TJ861的特征比较。结果发现二者同样具有恶性星形细胞瘤的基本特征,其不同处在于TJ861细胞超微结构检查显示表面结构更趋复杂,有更多微绒毛及球状纤维足;细胞群体中S期比较及集落形成率更高;染色体众数为超三倍体,并有一标记染色体11/1q;虽经高达50μg/ml BCNU处理后仍可存活,说明复发瘤的干细胞株起于初发瘤中侵袭力更强,更具生长优势,且有显著抗药性的恶性肿瘤细胞。
- 浦佩玉钟跃钟跃李萍王淑兰李萍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细胞学
- 人脑恶性胶质母细胞瘤体外细胞系TJ899及TJ905的建立及其特征被引量:18
- 1996年
- 笔者建立了来源于人脑颞枕部和顶部的两个胶质母细胞瘤的体外细胞系,目前已分别存活5年,传500余代。 方法与结果 一、细胞系的建立:1.材料来源:TJ899细胞系取材于1例男性在颞枕部胶质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TJ905体外细胞系取材于1例男性顶部胶质瘤患者。二者均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2.建系经过:在无菌条件下,用Hanks液漂洗瘤组织,除去血液及肉眼可见的电灼及坏死组织。机械离碎,将组织块接种于25cm^2培养瓶内,加入含15%胎牛血清(FCS)的Way Mouth MAB 87/3(Gibco Lab,USA)培养液,37℃、5%CO_2孵育72小时。大多数组织块均有不同程度细胞移出,胞体较小,1周后多数培养瓶壁已长满细胞。经0.
- 王淑兰李峰浦佩玉王广秀彭琼王春艳
- 关键词:脑肿瘤胶质母细胞瘤体外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