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斌
-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包钢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CD联合CDUS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中考虑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 王少斌
- 关键词: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颈部血管彩超发病风险
- 文献传递
- 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不同治疗方法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心理治疗组、路优泰治疗组及心理并路优泰治疗组,每组22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IHSS和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其他3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理并路优泰组与心理治疗组及路优泰组相比,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路优泰治疗均对脑梗死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的疗效,心理治疗联合路优泰治疗效果最佳。
- 袁利和和姬苓惠丽红温秀莲王少斌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抑郁心理治疗路优泰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焦虑状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18年
- 目前,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结果,虽然对它的干预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其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仍不够清楚[1]。有研究显示炎性细胞因子与焦虑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超敏C反应蛋白是参与机体炎性反应的重要炎性因子。因此,本研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严格的临床诊断并进行量表测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发生率,
- 袁利和杨月明王慧玲王少斌王东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焦虑状态反应蛋白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进展
- 2015年
-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而颅内动脉的狭窄增加IS的发生率和复发率。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技术对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广泛用于IS等缺血性脑血管的诊断。本文从TCD技术在发现早期脑血管狭窄、评估IS预后、动态监测IS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进展情况以及TCD技术的优缺点等方面做一综述。
- 王少斌黄维星张坤王东
- 关键词:TCD缺血性脑卒中
- 高压氧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脂肪干细胞并传代.取第4代脂肪干细胞植入96孔板(2×105个/孔),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对照组利用成骨分化培养基在37℃5% 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高压氧组与对照组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给予高压氧干预(每24h,将细胞置于高压氧舱内,给予通纯氧10 L/min,15 min洗舱,然后将氧流量调至2~3 L/min开始升压,升压时间为20 ~ 25 min,升至压力为0.25 MPa(2.5 ATA),持续60 min,然后匀速减压,时间为20 ~ 25 min).在第7、14、21天,使用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第14、21天,使用骨钙素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骨钙素浓度;第21天,茜素红染色钙化结节.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培养的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CD90、CD105,不表达造血细胞标志物CD34.培养7、14、21 d,与对照组比较,高压氧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升高[高压氧组:(29.33±3.31)、(48.47±7.62)、(46.69±5.75) U/μl,对照组:(36.50±4.56)、(61.31±6.37)、(65.99±4.56) U/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养14、21 d,与对照组比较,高压氧组骨钙素浓度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培养21 d,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高压氧组较对照组诱导钙化结节数量多,矿化面积大.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增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 周延华郑海锋曾庆鑫付劭静王少斌
- 关键词:高压氧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分化
- 高分辨MRI3D黑血技术和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特性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3
- 2023年
- 目的 比较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3D黑血技术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CT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特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临床拟诊为颈动脉狭窄伴斑块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颈部MRI 3D黑血技术和CTA检查,比较高分辨率MRI 3D黑血与CTA的定量测量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血管狭窄和溃疡斑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68例患者中单侧病变10例,双侧病变58例,3支因图像质量不佳予以剔除,共纳入123支颈动脉病变。高分辨率MRI 3D黑血测量的管腔面积、管壁面积及管壁外界面积与C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MRI 3D黑血、CTA测量管腔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分辨率MRI 3D黑血、CTA与DSA测量管腔狭窄率均呈正相关(P<0.001)。以DSA为金标准,高分辨率MRI 3D黑血检查对血管狭窄>70%的灵敏度为93.88%、特异度为100.00%、约登指数为0.939;CTA的灵敏度为91.83%、特异度为93.24%、约登指数为0.851。高分辨率MRI 3D黑血和CTA分别检出溃疡斑块38个、35个,DSA检出33个,高分辨率MRI 3D黑血诊断溃疡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100.00%、91.44%、0.914,CTA诊断溃疡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78.79%、90.00%、0.688。结论 高分辨率MRI 3D黑血技术与CTA对颈动脉狭窄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高分辨率MRI 3D黑血技术对溃疡斑块的诊断价值更高。
- 刘常利王少斌张军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 血浆CTGF水平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浆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水平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0例,分别作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厚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浆CTGF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浆CTGF水平(1.47±0.21)μg/L高于对照组(0.73±0.25)μg/L(P<0.01);颈动脉彩超显示,病例组患者颈动脉IMT(1.20±0.21)mm高于对照组(0.91±0.25)mm(P<0.01);有斑块组血浆CTGF水平(1.40±0.31)μg/L高于无斑块组(0.87±0.39)μg/L(P<0.01)。结论:血浆CTGF水平增高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曾庆鑫张坤王少斌王东
-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
- 经颅多普勒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本研究以发生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经颅多普勒(TCD)、多普勒超声检查(CDUS)与CT血管造影(CTA)检测血管的狭窄相关信息,得出TCD、CDUS诊断可靠性、一致性分析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优化血管检查方案及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 王少斌王世霞黄维星杨月明王东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脑梗死硬化型颅内外血管狭窄多普勒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