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龙 作品数:13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历史地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培训效果与实践 2024年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放射防护检测评价技术能力,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22年6月举办重庆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培训班。方法:采用理论培训和实操培训、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参加培训班的单位共50家,专业技术人员共313人,其中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及以下职称分别占20.1%、36.8%、43.1%,研究生、本科、大专及以下学历分别占9.9%、70.0%、20.1%,≤30岁、31~50岁、≥51岁年龄段分别占26.2%、63.3%、10.5%,放射卫生相关专业占8.6%。经培训考核,合格258人,合格率82.4%。结论:培训达到预期效果。培训效果分析表明,需要进一步优化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完善线上培训方式。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有必要采用线下培训和培训的方式,扩展实操培训内容。开展本次培训,为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培养了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为重庆市放射卫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杨云福 李炜 罗行行 王咸居 张丽龙 何英杰重庆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对重庆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掌握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结果本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30家,分布在疾控中心(25家)、职业病防治院所(1家)、医疗设备检测机构(1家)和民营单位(3家)。其中,区县级疾控中心24家,13家开展放射诊断设备和工作场所检测,11家只开展工作场所检测,均未开展放射治疗设备检测、核医学设备检测及个人剂量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共175名,均持证上岗,以中青年为主(占90%),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人员最多(占69%),初级职称工作人员比重较大(占54%),放射防护相关专业工作人员较少(占11%)。放射卫生质控检测设备共244台件,以放射诊断类质控检测设备和工作场所防护检测设备为主(占87%),区县级疾控中心的设备配备率较低(5台件/家)。结论市级疾控中心和民营单位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强,但区县级疾控中心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弱,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杨云福 秦玲 何英杰 张丽龙某市X射线诊断受检者剂量水平调查分析 2021年 了解某市X射线诊断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水平,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放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文章采用热释光剂量法对常规X射线诊断受检者开展入射体表剂量检测,采用调查表法对乳腺X射线诊断、CT诊断受检者进行剂量调查。1409例X射线诊断受检者中,普通X射线诊断受检者剂量值0.02~16.36 mGy,乳腺X射线诊断受检者乳腺剂量值0.38~4.8 mGy,CT诊断受检者头颅、胸部、腹部、腰椎的CTDIw分别为16.9~67.9 mGy,1.34~21.6 mGy,1.75~22.5 mGy,6.7~26.7 mGy,超过医疗照射剂量指导水平52例(占3.7%)。个别X射线诊断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值,应引起关注。 杨云福 李炜 何英杰 张丽龙关键词:X射线诊断 受检者剂量 重庆市某公司工业探伤工人的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探伤工人的健康状况,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依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要求和参照《人类辐射细胞遗传学》淋巴细胞微核常规培养法,并结合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的监测情况,对该公司的83名工业探伤工人的健康检查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给出合理建议。结果 83名体检人员中异常血象检出率为42.2%,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90‰,微核淋巴细胞率为0.54‰,个人剂量监测率为61.5%。结论长期小剂量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改善防护设施,加强个人剂量监测及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谭秀洪 黄强 张丽龙重庆市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岗前基础知识培训的实践和体会 被引量:2 2018年 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理解放射防护相关的制度、法规、标准等至关重要,但往往得不到受训人员和相关单位的重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重庆市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岗前培训的基本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适合短时间集中培训的放射卫生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再联系实际进行适度的PBL课堂教学设计,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今后开展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培训和放射卫生知识宣传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相关经验。 王锋超 张丽龙 任泂 高美娇 许杨 冉新泽 粟永萍 王军平关键词:岗前培训 重庆市某医院医用加速器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医用加速器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健康及安全。方法采用检查表对重庆市某医院的1台医用加速器进行放射卫生学调查、放射防护检测及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项目工作场所布局、分区合理,符合标准要求。医用加速器治疗室面积为48 m 2,符合标准要求。医用加速器屏蔽设施、主要防护安全设施、主要防护性能及机房辐射水平均符合要求。该项目放射防护管理和应急准备与响应基本符合要求。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符合管理目标值要求及职业照射年剂量限值要求,公众个人年有效剂量符合管理目标值要求及公众照射年剂量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设施达到竣工验收要求。在采取相应建议的情况下,放射工作人员或公众受到的辐射水平符合标准要求,可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及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杨云福 李炜 张丽龙 李奎关键词:加速器 职业病 重庆市放射防护检测评价技术人员的培训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重庆市放射防护检测评价技术培训工作,为加强放射防护检测评价技术培训能力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培训有关要求,对参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结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参加本次培训的单位共42家,技术人员共246人。经考试(总分100分),成绩90分以上的占21.5%,70~89分占74.4%,60~69分占2.0%,60分以下占2.0%。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共241人。结论本次培训达到预期效果。放射防护检测评价技术培训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现场操作培训课程及提高培训经费投入。 杨云福 叶成 张华东 袁方 张丽龙 何英杰 黄强 刘继军关键词:技术人员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1部分:一般原则》(GBZ/T 201.1—2007)标准评估结果分析--放射诊疗机构相关人员 2024年 目的了解和评估放射诊疗机构相关人员对职业卫生标准《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1部分:一般原则》GBZ/T 201.1-2007的实施情况,为修订该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卫生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指南》WS/T 536—2017和标准评估实施方案,采用线上调查方式,对国内18个省份146家放射诊疗机构212名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建立调查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调查问卷215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212份。有77.8%的放射诊疗机构相关人员认为该标准的运用具有普遍性,有96.2%的放射诊疗机构相关人员认为该标准能够满足工作需要,有63.7%的放射诊疗机构相关人员参加过该标准的相关培训,有74.1%的放射诊疗机构相关人员每年使用该标准1次及以上,有10.8%的放射诊疗机构相关人员认为该标准“需要修订”。结论放射诊疗机构相关人员对该标准的基本情况和内容知晓率较高,但对标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程度有待提升,建议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强标准的宣贯和培训,结合实际情况修订标准部分内容,提升放射诊疗机构相关人员对标准的应用能力。 李炜 杨云福 翟贺争 罗行行 张丽龙 文湘闽 马永忠 杨春勇关键词:辐射屏蔽 博物馆展厅人流高峰期空气微生物丰度及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国庆"小长假"参观人数激增时博物馆展厅内空气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情况。方法于国庆参观日(2013年10月2日,即人流高峰期)和普通参观日(2013年10月22日),分别用空气采样器对博物馆展厅进行空气微生物采样,采用纯培养方法对空气微生物进行数量检测,采用基于细菌16Sr RNA基因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空气微生物进行组成分析。结果人流高峰期展厅内空气微生物菌落总数、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普通参观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空气微生物优势种属未发生明显变化,葡萄球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在人流高峰期与普通参观日均为博物馆空气微生物的主要菌属。结论参观人数的大幅增加会导致博物馆展厅内空气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 唐欢 周理坤 王春 张丽龙关键词:博物馆 空气微生物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小环境空气微生物种属与数量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2017年 为了发现文物展陈环境中潜在的微生物病害,为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合传统的纯培养技术和基于细菌16SrRNA基因的PCR-DGGE(PCR-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综合分析博物馆小环境中可培养细菌的种属、数量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博物馆小环境内可培养的空气微生物存在季节差异,在数量和多样性上均表现为夏季显著高于冬季,其主要优势菌群包括Acinetobacter sp.、Staphylococcus sp.、Pseudomonas sp.和Advenella sp.。此外,夏季空气的特征菌属为Acinetobacter sp.和Micrococcus sp.,冬季典型菌种为Bacillus sp.。 唐欢 范文奇 王春 张丽龙关键词:博物馆环境 PCR-DGGE 空气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