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君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点刺试验
  • 2篇食入性
  • 2篇听性
  • 2篇听性脑干
  • 2篇听性脑干反应
  • 2篇皮肤
  • 2篇皮肤点刺
  • 2篇皮肤点刺试验
  • 2篇前庭
  • 2篇吸入
  • 2篇吸入性变应原
  • 2篇脑干
  • 2篇脑干反应
  • 2篇骨导
  • 2篇耳声发射
  • 2篇鼻炎
  • 2篇变应性
  • 2篇变应性鼻炎
  • 2篇变应原
  • 1篇单侧

机构

  • 14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大学总医...

作者

  • 14篇陈君
  • 6篇汪静波
  • 5篇金兰兰
  • 5篇彭建华
  • 4篇陈晓云
  • 2篇张悦
  • 2篇廖志苏
  • 2篇方潇碧
  • 2篇林碧
  • 2篇朱翌
  • 1篇吴贤敏
  • 1篇张琼敏
  • 1篇王本福
  • 1篇陈建福
  • 1篇李斯斯
  • 1篇贾明辉
  • 1篇潘芳芳
  • 1篇张恒欣
  • 1篇李贺

传媒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耳蜗电图与前庭冷热试验对单侧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耳蜗电图与前庭冷热试验对诊断单侧梅尼埃病的价值。方法58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均接受纯音听阈测试、耳蜗电图和前庭冷热试验检查。结果(1)耳蜗电图:病程0~5年,-SP/AP异常的百分率为58.3%,6~10年为78.2%,〉11年为90.9%,总阳性率为72.4%,各病程组患者-SP/AP异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前庭冷热试验:病程0~5年,冷热试验CP值异常的百分率为45.8%,6~10年为73.9%,11年以上为81.8%,前庭冷热试验的总阳性率为63.8%,各病程组CP值异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所有患者中,耳蜗电图异常者42例,阳性率为72.4%;半规管轻瘫(CP)异常者37例,CP异常的百分率为63.8%;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尼埃病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为基础,结合耳蜗电图、前庭冷热试验检查,可达到早期诊断、提高确诊率的目的。
汪静波陈君张悦林碧金兰兰
关键词:耳蜗电图梅尼埃病
伏隔核ERK信号转导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抑制丙泊酚复吸中的作用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伏隔核(NA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在右美托咪定(DEX)抑制丙泊酚戒断大鼠复吸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按固定比率1强化程序建立丙泊酚静脉自身给药行为。戒断14 d后,选取24只随机分成3组(n=8)溶剂对照组(对照组)、DEX 10μg/kg组(10μg/kg组)和DEX20μg/kg组(20μg/kg组),观察腹腔注射DEX对丙泊酚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上述各组大鼠NAc内磷酸化ERK的表达水平。另有18只na?ve SD大鼠随机分分成3组(n=6)对照组、10μg/kg组和20μg/kg组,以观测DEX对大鼠活动度的影响。结果 大鼠的有效鼻触次数随着丙泊酚自身给药训练天数的增加趋于稳定,而无效鼻触逐渐降低趋向于零(P <0.05),成功建立丙泊酚静脉自身给药大鼠模型。复吸行为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10μg/kg组和20μg/kg组大鼠的有效鼻触明显降低,即腹腔注射DEX明显抑制了大鼠有效鼻触(P <0.05),DEX 20μg/kg显著抑制NAc ERK磷酸化水平(P <0.05)且抑制了大鼠的活动度(P <0.05),而DEX 10μg/kg对大鼠的活动度没有明显影响(P> 0.05)。结论 DEX可能通过抑制NAc ERK信号转导通路减弱丙泊酚的复吸行为。
王本福王本福董张雷陈君岑柏言沈杨昊苏颖
关键词:丙泊酚伏隔核
正常听力婴幼儿骨导ABR的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0~2岁的听力正常婴幼儿骨导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波形特点、波V反应阈值及波V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为临床上开展婴幼儿骨导ABR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于镇静睡眠状态下对24例0~2岁听力正常婴幼儿(0~1岁12例,1~2岁12例,共36只耳)进行气骨导短声ABR检测。结果:1气骨导ABR在其阈值及阈上强度下的波形相似,在给声强度为35 d Bn HL时均可记录到清晰、稳定、重复性好及分化好的骨导ABR波形,其中Ⅰ、Ⅲ、Ⅴ波引出率分别为29.2%、46.7%和100%。2骨导ABR的波V反应阈为(15.00±5.48)d Bn HL,阈值处Ⅴ波的潜伏期为(8.32±0.54)ms。3不同年龄组间骨导ABR波V反应阈值和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0~1岁组波V阈值较1~2岁组高,阈值处波V潜伏期较1~2岁组延长。不同性别间骨导ABR波V反应阈值和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骨导ABR的V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表明骨导ABR的V波潜伏期随着Click给声刺激强度的递减而逐渐延长。结论:骨导ABR在一定刺激强度下可记录到清晰稳定的波形,其波形与相应刺激强度下的气导ABR波形相似。联合应用气骨导ABR的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可望对婴幼儿听力筛查、听力损失性质的判断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陈君汪静波彭建华方潇碧金兰兰陈晓云
关键词:婴幼儿骨导听性脑干反应
Epley管石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及其联合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Epley管石复位法、Semont管石解脱法及其联合治疗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确诊为单侧PC-BPPV患者1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Epley治疗组(52例)、Semont治疗组(50例)、联合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各组患者均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作为基线治疗,对照组不采用其他治疗方法。Epley治疗组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Semont治疗组采用Semont管石解脱法,联合治疗组患者先行Semont管石解脱法,再行Epley管石复位法。患者于治疗1周和1个月后复诊,评价疗效。治疗6个月时进行电话随访,询问症状复发情况。结果各组PC-BPPV患者治疗1周及1个月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pley治疗组、Semont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1周及1个月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管结石症患者治疗1周和1个月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pley治疗组、Semont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管结石症患者治疗1周及1个月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嵴顶结石症患者治疗1周和1个月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随访发现,各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ley管石复位法、Semont管石解脱法及联合治疗手法可有效治疗管结石症的PC-BPPV患者。
汪静波陈君朱翌金兰兰
关键词:眩晕半规管管石复位法疗效比较研究
儿童氨基糖苷类药物性耳聋基因快速无创检测法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药物性耳聋相关基因位点A1555G和C1494T的快速无创检测法在儿童耳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126例,收集其口腔黏膜拭子及静脉血。采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MAS-PCR)检测口腔拭子来源DNA中A1555G和C1494T突变情况。同时用Sanger测序法检测静脉血来源DNA中A1555G和C1494T突变情况,并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2种方法检出率的一致性来验证前者的可靠性。结果:采用MAS-PCR检测口腔黏膜拭子来源DNA中A1555G和C1494T突变的检出率为6.35%(8/126),其中A1555G突变7例、C1494T突变1例。静脉血Sanger测序法的检出率为6.35%(8/126),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2种方法检出率一致性较好(kappa=1,P<0.01)。结论:采用MAS-PCR检测口腔黏膜拭子来源DNA中A1555G和C1494T突变是一种简便、快速、无创的检测手段,为婴幼儿,乃至新生儿药物性耳聋检测的开展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张琼敏李斯斯陈君朱翌
不同选择注意任务形式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选择注意任务形式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幅值的影响。方法对30例(60耳)耳科正常青年人分别于无任务(基线)、视觉选择注意任务(注意计数电脑显示屏上靶刺激字母Q出现的次数)以及听觉选择注意任务(注意计数插入式耳机中靶刺激2kHz短纯音出现的次数)三种状态下进行DPOAE测试,观察不同选择注意任务形式下DPOAE幅值的变化,并比较视觉、听觉选择注意任务对DPOAE的抑制效应。结果视觉任务形式和听觉任务形式的选择注意均可使受试者DPOAE的幅值降低,且两者抑制效应均主要表现在中低频(0.75~2.0kHz)幅值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75、1kHz,视觉选择注意任务形式对DPOAE的抑制效应分别为8.54±4.76、7.66±5.22dB,听觉选择注意任务形式的抑制效应分别为5.27±2.32、3.22±2.15dB,前者强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选择注意和听觉选择注意任务形式均可使DPOAE的幅值降低,且前者抑制效应显著强于后者。
彭建华陈君
关键词:视觉听觉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自体荧光喉镜对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自体荧光喉镜对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22例早期喉癌或癌前病变患者同时进行白光和自体荧光喉镜检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二者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22例患者中组织病理诊断为高、低危病灶分别为95例和27例,自体荧光喉镜和普通白光喉镜分别检出82例和66例高危病灶,灵敏度分别为86.3%和69.5%(P=0.005),特异度分别为51.9%和63.0%(P=0.409)。自体荧光喉镜发现了20例被普通白光喉镜漏诊的早期喉癌或癌前病变。喉癌或癌前病变在自体荧光喉镜下表现为被绿色荧光包围着红紫色区域。结论:自体荧光喉镜有助于喉癌的早期诊断,为喉癌的活检和手术切除提供指导。
吴贤敏彭建华李贺陈君陈晓云
关键词:喉肿瘤
温州地区变应性鼻炎致敏变应原特征研究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常见的鼻黏膜(nasal mucosa,NM)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AR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
陈君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温州地区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儿的客观听力评估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儿的听力状况。方法对258例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儿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声导抗检查,部分加做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确定听力损失的性质和程度。结果本组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儿的听力损失检出率为69.8%。ABR反应阈值正常78例(30.2%),感音神经性聋103例(39.9%),传导性聋77例(29.8%)。听力损失180例中,单侧听力损失69例(26.7%),双侧111例(43.0%);轻度听力损失78例(43.3%),中度47例(26.1%),重度36例(20.0%),极重度19例(10.6%)。结论温州地区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儿中,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以感音神经性聋多见,传导性聋次之,双耳听力损失多见,听力损失程度以轻度居多。由于中耳因素和婴幼儿听觉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程度对听力评估结果影响较大,需重视跟踪随访。
陈君汪静波彭建华方潇碧金兰兰陈晓云
关键词:听力筛查婴儿听力损失听力评估
压力诱发复杂性耳鸣的感知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压力是否作为关键性危险因素诱发复杂性耳鸣的感知。方法:依据有无耳鸣相关不适症状,将183名参与者分为单纯性耳鸣组(n=45)、复杂性耳鸣组(n=88)和正常组(n=50)。使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评估所有参与者过去一年中的压力性生活事件总和,耳鸣致残量表(THI)评价耳鸣严重性。结果:复杂性耳鸣组的SRRS得分显著高于单纯性耳鸣组及正常组(P〈0.001),压力等级2(150~299)是复杂性耳鸣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OR值11.921,95%CI:3.613~39.333),SRRS得分与THI得分呈正相关。结论:压力作为一个关键性的诱发因素,参与复杂性耳鸣的发生。
潘芳芳张恒欣陈君谢如姣朱翌
关键词:耳鸣感知单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