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雪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物
  • 3篇药品
  • 3篇用药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2篇药品不良反应
  • 2篇整治
  • 2篇合理用药
  • 2篇妇幼
  • 2篇妇幼保健
  • 2篇妇幼保健院
  • 2篇保健
  • 2篇保健院
  • 2篇处方
  • 2篇处方分析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脏

机构

  • 9篇珠海市妇幼保...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9篇董雪
  • 6篇王丽
  • 5篇李林楷
  • 2篇刘旭东
  • 2篇许慧芳
  • 2篇李振东
  • 1篇陈彩云
  • 1篇程志宏
  • 1篇伍平
  • 1篇鲍烨
  • 1篇余辉华

传媒

  • 2篇中国处方药
  • 2篇抗感染药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今日药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年份

  • 6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珠海市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措施的时效评估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珠海市某三甲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及效果评估。方法:利用医院HⅠS系统收集医院2011年1月至6月,2012年至2018年抗菌药物数据。结果: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急性支气管炎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这些指标均低于整治前(P<0.05)。此外,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术前0.5~1h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比例、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疗程控制在24h内比例较整治前明显改善(P<0.05),门诊、住院抗菌药物费用/药品总费用的比例整治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日益合理,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方面仍需探索新的管理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遏制细菌耐药。
王丽董雪李林楷杨富恒
关键词:抗菌药物整治
某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改进工作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某院改进前后对比,总结成效、发现问题,保障该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高质高效运行。方法应用PDCA循环模式,分析原因,实施对策,通过改进前后对比进行效果检查,运用雷达图分析法查找改进后的不足并持续优化。结果该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明显提高,各科室医护能够主动监测更多系统和各类药品的不良反应。运用雷达图分析法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利于对下一步的改进标准进行修订。结论该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质量改进工作行之有效,持续开展不断优化,充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董雪李振东王丽李林楷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PDCA循环
HLA-B^*15:02基因阳性癫痫患者药物治疗及监护案例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为药物基因阳性癫痫患者提供合理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和监护方案。方法临床药师建立实践模式,用于1例HLA-B*15:02基因阳性癫痫患者,通过文献数据评价HLA-B*15:02基因与拉莫三嗪所致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相关程度,结合患儿个体情况评估用药风险,辅助医师合理选择抗癫痫药物并实施重点监护。结果 HLA-B*15:02基因与拉莫三嗪所致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相关性,患儿规避使用拉莫三嗪,后经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发作控制后出院。结论实践模式在病例中具有可操作性,可推广用于更多的癫痫患者用药分析。
董雪
关键词:药物基因组学抗癫痫药物特异质反应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体重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后体重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2013在本院治疗并进行随访的CPP女童。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体重指数标准差积分(BMI-SDS)。结果 32名CPP女童纳入研究,其中超重12例,体重正常20例,治疗前后BMI-SDS有上升趋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a治疗CPP会出现BMI波动,但符合正常儿童发育趋势。
陈彩云程志宏董雪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中枢性性早熟体重指数
吴茱萸次碱对阿霉素致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研究吴茱萸次碱对阿霉素致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1、5、10、20、40μmol·L^-1吴茱萸次碱作用H9c2心肌细胞48 h,用MTT法检测吴茱萸次碱对H9c2细胞的作用。选用1、5、10μmol·L^-1吴茱萸次碱或10μmol·L^-1右丙亚胺作为阳性对照预处理H9c2心肌细胞48 h,随后阿霉素(IC50=25μmol·L^-1)刺激4 h造成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流式细胞术、荧光探针DCFH-DA染色检测吴茱萸次碱预处理对阿霉素损伤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完整性、凋亡及活性氧水平的影响。结果10μmol·L^-1以下吴茱萸次碱对H9c2心肌细胞无增殖抑制作用,而20μmol·L^-1以上吴茱萸次碱对H9c2细胞表现出增殖抑制作用。与阿霉素损伤组比较,5、10μmol·L^-1吴茱萸次碱预处理H9c2心肌细胞48 h后,可显著改善阿霉素损伤后H9c2细胞的活力,减少LDH的释放和细胞凋亡。与阿霉素损伤组比较,1、5、10μmol·L^-1吴茱萸次碱预处理组活性氧的水平均有降低。结论吴茱萸次碱对阿霉素引起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活性氧的释放有关。
王丽董雪许慧芳杨佳伟
关键词:吴茱萸次碱阿霉素右丙亚胺H9C2心肌细胞心脏保护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药品使用监测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使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参考合理用药国际调研指标及前人研究,对本院信息系统中导出的2012—2017年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平均处方药费2012—2016年持续上涨,2017年有所下降。平均处方用药品种数2012—2014年基本不变,2015年增多,但2016年开始下降;抗菌药物、注射剂、静脉输液用药处方率2013年后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药占比除2014年略有上涨外,整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国家基药药占比2012—2015年逐年上升,2016年开始下降。门诊、住院抗菌药物药占比2013年为6年内最大值,2014年开始逐年下降。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逐年下降。结论随着阳光用药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专项处方点评的开展,本院药品使用逐渐合理,但是还存在处方药费持续上涨,基药占比下降、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偏高等问题,建议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以及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工作,加强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管理,提高基药使用比例,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李振东董雪鲍烨余辉华刘旭东伍平
关键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乳腺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调查与分析抗菌药物整治前后乳腺癌手术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相关因素及其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抽取2010年第4季度(整治前)及2012年第4季度、2014年第4季度、2016年第4季度和2018年第4季度(整治后)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手术病例901例资料,分析其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901例乳腺手术围术期患者中,预防用药率、用药时机、药品品种选择等方面基本趋于合理;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整治前100.00%降至整治后14.16%;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由整治前0.00%上升至整治后100.00%;药品品种选择整治后也更趋于合理,均选用第1代头孢菌素,但预防用药疗程整治后24 h内停药的比例仍然高于40.00%。结论:经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乳腺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得到显著改善,但在使用时间等方面仍需加大干预力度,以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王丽董雪李林楷杨富恒许慧芳
关键词:抗菌药物乳腺癌乳腺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
药学服务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护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护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药师参与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凭借对药品不良反应专业知识的掌握及适当的沟通,分析处理、解决药品不良反应相关问题,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监护需药师参与,药学服务融入药品不良反应监护工作能优化患者用药体验,减少医疗成本费用,改善预后结局。
董雪王丽李林楷
关键词:药学服务药品不良反应监护作用
某院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医院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为下一阶段合理用药整治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6月间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科门诊处方24299张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依据相关指南和共识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与合理性评价。结果:在24299张处方中,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6岁及以下(21488张,占88.43%),处方的药品品种数主要为3种及以下(19554张,占80.47%),抗菌药物以头孢丙烯分散片、头孢地尼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的使用率最高(分别占5.20%、2.02%和1.68%),抗病毒药的使用率为47.92%,复方抗感冒药方面以复方锌布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和复方氨酚愈敏口服液的使用率最高(分别为18.80%、12.48%和11.15%),解热镇痛药的使用率为34.11%。结论:针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处方药品品种数和抗菌药物使用率方面整体较合理,但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复方抗感冒药、解热镇痛药的使用上存在选择和/或联用不合理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改进。
王丽董雪李林楷杨富恒刘旭东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