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清
- 作品数:39 被引量:29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 各种处理措施对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为分析不同地基处理措施对西南山区机场高填方边坡稳定的影响,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对坡脚前方综合采用反压护道与强夯置换、碎石桩的地基处理措施进行比较研究,给出了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最危险滑动面及其随不同地基处理措施、处理宽度的变...
- 陈金锋刘佳甘厚义赵尚毅周海清
- 关键词:高填方边坡反压护道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碎石桩强夯置换
- 基于VB和ANSYS的钢筋混凝土板数值分析
- 2006年
- 基于Visual Basic及ANSYS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APDL,开发了界面友好的高效率钢筋混凝土板数值分析系统。借助Visual Basic前台开发友好、方便、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对复杂、难于理解和掌握的ANSYS命令流进行后台封装,能够大大提高钢筋混凝土板分析效率。
- 邵军项宗方周海清
- 关键词:ANSYS二次开发VISUAL钢筋混凝土板
- 厦门近岸海床稳定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本文用多种方法对厦门几个典型近岸海床边坡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厦门近岸边坡工程设计时参考。
- 张伟陈正汉黄建南张胜周海清王权民
- 关键词:土力学地震海床边坡稳定性
- 基于FLAC^(3D)的岩土边坡施工效应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采用FLAC3D对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的岩土边坡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围绕施工中坡体位移场与应力场的变化以及下级边坡施工对上部已完成的支挡结构受力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体开挖引起的松弛区呈圆弧状,且位移由临空面向坡体内逐渐减小,坡体弹性模量与其变形呈非线性递减关系;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能有效抑制坡体变形,从坡顶到坡脚锚索轴力依次增大,故工程设计中宜对其分别设计,做到"强腰固脚";下级边坡与上级边坡的支挡结构相互约束,共同承担滑坡推力,形成一种"联合支挡结构"。
- 苏杭周海清李鹏举赵帅军
- 关键词:岩土边坡锚索框架梁数值模拟
- 大荒田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被引量:7
- 2001年
- 依据大荒田滑坡所处坡体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滑坡的变形特点 ,分析了该滑坡的性质及形成机制 ,并给出了它的整治措施。
- 周海清陈正汉王恭先
- 关键词:滑坡高速公路
- 面向对象遗传算法及其在抗滑桩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3年
- 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 ,定义了一种新的面向对象的遗传算法类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一个基于遗传算法的抗滑桩优化设计程序。程序在一个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表明 。
- 周海清
- 关键词:遗传算法抗滑桩
- 基于ObjectARX的边坡三维地质模型的分析与实现
- 2015年
- 采用Auto CAD提供的Object ARX二次开发工具,对边坡的钻孔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三维空间建模,实现了在Auto CAD中自动生成边坡的三维地质空间图的功能,同时,可生成任意方向的地质断面,大大减少了地勘人员的工作量,为地勘人员提供了更为形象全面的边坡地质信息。
- 武松周海清苏杭王旭
- 关键词:OBJECTARX地质空间剖面图
- 基于遗传算法的湿陷性黄土地基灰土挤密桩优化设计被引量:3
- 2009年
- 利用Visual C++语言,定义了一个面向对象的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类。运用可最大限度保证遗传算法搜索到问题的全局最优解的深度搜索策略,编制了灰土挤密桩的优化设计和造价估算遗传算法程序,并针对兰州某地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原有方案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优化方案在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条件下,在降低造价成本方面优势非常明显。
- 苗强强张红雨陈正汉周海清朱青青
- 关键词:灰土挤密桩遗传算法面向对象
- 面向对象的深度搜索遗传算法及其工程应用(Ⅰ)——算法与程序被引量:9
- 2005年
-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遗传算法的原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算法非常适合于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描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种深度搜索遗传算法,该算法是一种多重搜索算法,具有2个优点:一是可方便地嵌入到其他各种面向对象的系统中,二是可克服传统遗传算法在搜索策略上的局限性,能最大限度地搜索到待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在此基础上,分别开发了三种滑坡支挡结构和三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方案优化及造价估算程序。这些程序既可单独使用以对相应的结构进行优化和造价估算,又可联合使用进行支挡结构选型。
- 周海清陈正汉
- 关键词:岩石力学面向对象遗传算法
- 土体的结构性对边坡突变失稳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4
- 2017年
- 结构性土具有胶结、大孔隙的特点,以该土质为主的边坡在变形与破坏过程中表现出与一般素土边坡明显不同的特性。目前,有关结构性土岩土本构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尚处发展阶段,用于理论分析及具体工程指导的岩土模型均不成熟,更未达成共识,造成了结构性土坡稳定性的研究无法深入开展,存在较大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对国内外有关结构性土坡稳定性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其中以黄土、花岗岩残积土等代表性结构性土为研究对象的室内外边坡试验、理论公式推导等进行了重点分析。归纳了以数值模拟为主的结构性土坡研究存在的应用局限性较大、边坡失稳特征反映不完整等问题,并提出引入突变理论来分析该类边坡失稳问题的方法,为结构性土坡稳定性研究的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 汪儒鸿周海清吴润泽梁华友
- 关键词:结构性土边坡稳定性花岗岩残积土本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