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华
- 作品数:49 被引量:40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两型社会建设与投资、消费模式的转变——基于武汉城市圈的思考被引量:6
- 2008年
- 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工业化和城镇化,必须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必须在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前提约束下发展经济。如果把投资、消费增长、经济发展与两型社会两者对立起来,或片面强调投资与消费增长,片面强调工业化和城镇化而不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或者片面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而不加速投资与消费增长,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都是不可取的。武汉必须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其中转变投资与消费模式至为关键。
- 张中华
-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
- 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溢出效应”还是“挤出效应”被引量:2
- 2021年
- 作为生产要素的来源之一,投资通过持续不断的资本积累在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1996Q1—2020Q2中国宏观季度时序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全面考察了产业投资对各部门及经济总量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来看,农业投资对工业增加值有溢出效应,服务业投资对农业增加值存在着明显的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产业投资的短期冲击效应发现:工业投资对服务业增加值存在着较高的溢出效应,服务业投资对农业增加值起到了较明显的溢出效应;此外,总产出主要受工业和服务业投资的影响。因此,合理配置投资的产业构成,不仅能够促进该产业本身的发展,也能通过各部门间投资的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张中华蔡曦张金朵
-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 货币政策对房价动态冲击效果研究——基于供求关系视角被引量:27
- 2013年
- 基于VECM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基于供求关系视角来分析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动态冲击效果。结果表明:信贷余额对房价的冲击作用为正向,短期内逐渐增加直至峰值,而长期持续的作用效果有所减缓;货币供给量对房价的冲击作用也为正,效果最大且具有较强的长期持续作用效果;而利率对房价的短期冲击效果为正,长期来逐渐转变为负的持续作用效果,利率调控手段具有时滞效果。合理地利用货币政策的组合调控工具将有利于避免单一货币政策手段功能的有限性,有助于有效调控房价。
- 张中华林众雷鹏
- 关键词:货币政策冲击房价脉冲响应
- 投资结构影响供给结构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中国正处于向高收入水平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后工业化时期,供给的质量决定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如何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是供给侧改革中的重点。本文基于1996—201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投资结构对供给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结构水平越高的国家,部门供给结构水平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削弱了投资结构对供给结构的正向影响。上述结论验证了通过调整投资结构以优化供给结构的可行性。本研究丰富了发展经济学中与结构转型相关的文献,为现实中合理配置资本投资以优化供给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现阶段旨在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 张中华蔡曦
- 关键词:经济发展
- 政府创新补助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创新和非创新补助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 2022年
- 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政府创新补助是引导和保障企业开展改善生产效率的创新活动、助力实体经济可持续增长最直接的方式。利用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比较分析政府创新补助和非创新补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补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面影响,非创新补助则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倒U型影响,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寻租的遮掩效应和超额雇员工对研发资源的挤占以及创新补助释放的高风险消极信号,造成企业内部资源错配和外部资金减少,是创新补助产生负面效应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类补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融资约束水平、市场竞争程度、所有制、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异质性企业间呈现显著差异。研究结论既有助于深化理解政府补助和企业生产效率间的内在联系,也为政府完善补助政策顶层设计、激活创新补助引导效应提供政策参考。
- 张中华刘泽圻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风险信号
- 加速经济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被引量:2
- 2008年
- 党的十七明确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落实到每个单位和每个家庭。”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国家批准了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湖北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了充分利用机遇,必须正确认清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 张中华
-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武汉城市圈基本国策
- 股指期货对股市正反馈交易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利用正反馈交易模型与非对称冲击TARCH模型,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市投资者正反馈交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当前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股指期货的短期抑制效应不大,长期抑制效应渐现但不显著;股指期货有利于投资者对消息的理性反应,是抑制股市正反馈交易行为的重要原因。
- 张中华林众
- 关键词:股指期货正反馈交易
- 论提高我国财政投资效应的对策被引量:4
- 2007年
- 为了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避免或减少财政投资的负面效应,我们应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从我国具体的国情出发,保持财政投资的适度规模,优化财政投资结构。财政投资应从一般竞争性部门退出,缩小财政对垄断性部门、基础设施部门、行政事业部门的投资范围,增加财政对人力资本、农业和农村、落后地区开发、环境保护等的投资,并着力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及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
- 张中华
- 关键词:财政投资债务风险投融资体制
- 论我国资本市场的创新与风险管理
- 2009年
-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不仅引起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其实体经济,还波及全球许多国家。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与房贷公司和商业银行以次贷为标的创造了大量金融衍生产品不无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资本市场的创新日趋活跃,曾对其经济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过度创新又成为金融危机的传导链和放大器。这不得不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资本市场创新的作用及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张中华
- 关键词:美国资本市场风险管理金融衍生产品资本市场创新实体经济
- 资本市场的创新与风险防范被引量:3
- 2009年
- 资本市场存在外生性与内生性两种不同的风险。资本市场的创新可以分散和转移外部性风险,但加大了内生性风险,起到累积和放大资本市场风险的作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过度的金融创新起了传导链和放大器的作用。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创新,必须寻求创新与监管及风险防范的平衡;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健全资本市场的监督与宏观调控体系及机制;防范外部金融冲击和国际金融危机传染。
- 张中华
- 关键词:资本市场金融创新内生性风险